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书名: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作者:陈世骧
译者:张晖编
ISBN:978710805049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4-9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12
豆瓣评分: 9.1

书籍简介:

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一个抒情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史诗和戏剧传统。陈世骧率先提出的“抒情传统”论,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本书是陈世骧相关论著的翻译、结集,首次完整地呈现了抒情传统论的全貌,将为中国文学和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作者简介:

陈世骧(1912—1971),字子龙,号石湘。河北滦县人。1935年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留校任讲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北平,在长沙湖南大学任教,1941年赴美,在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研工作,1945年起受聘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任该校东方语文学系系主任。著名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专家,他有关“抒情传统”的论述和对于《诗经》、《楚辞》、《文赋》、杜诗等经典文本的探讨,对美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至今不衰的深远影响。

张晖(1977—2013) 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龙榆生先生年谱》(2001)、《清词的传承与开拓》(合著,2008)、《中国“诗史”传统》(2012)、《无声无光集》(2013)、《朝歌集》(2014)、《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2014)、《张晖晚清民国词学研究》(2014)等。

书友短评:

@ 安公子 不朽! @ 谷谷哒。 跟理想中差距有点大,能以比较的眼光观照中西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是近代社会剧烈变动,中国猝不及防遇见世界,特殊时代背景的产物,所以我很怀疑这种方法论在今天再用起来能有多了不起的成果。抒情传统这个词太大,要谈细不容易。 @ 三五 耳目一新 @ 方琢月 那个时代的学者学问灵性兼而有之。书中对中国文学的综述流畅而优雅读来赏心悦目,不多的几处作品的的文本细读令人拍案叫绝。对楚辞的研究发人深思。文笔真好像散文。 @ 树之 从文字学角度解读“诗”的文章非常精妙,只是文章编排稍有重复,若有适当删减就好了。中华文明中的“诗”脱胎于音乐和舞蹈,来源于民间社会生活,这是几千年的中华文学甚至是文化之传统。 @ 隨涯閣主 抒情傳統很難肯定,但也不能就此否定。有抒情傳統這個東西不假,但它闡釋力度有多強,它佔據什麼文學史地位,都有很大討論空間——至少不是陳世驤這樣可以用來定義中國文學的。私以為近年陳國球王德威更傾向於把它作為一種闡釋範式來討論具體作家,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多年紛論後對陳世驤這代人的糾偏。其實陳世驤說「詩緣情以綺靡」,但他心中的抒情傳統似乎不是抒發情感那麼簡單,更傾向於詩人置身時代,詩心感通天地,以其所思所… 抒情傳統很難肯定,但也不能就此否定。有抒情傳統這個東西不假,但它闡釋力度有多強,它佔據什麼文學史地位,都有很大討論空間——至少不是陳世驤這樣可以用來定義中國文學的。私以為近年陳國球王德威更傾向於把它作為一種闡釋範式來討論具體作家,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多年紛論後對陳世驤這代人的糾偏。其實陳世驤說「詩緣情以綺靡」,但他心中的抒情傳統似乎不是抒發情感那麼簡單,更傾向於詩人置身時代,詩心感通天地,以其所思所想行諸文字,著作即詩人生命表達的充滿ego的過程。這更靠近其後學拈出「發憤以抒情」,發憤指向又不限於王陳近年論述的「危機時刻」,核心還在詩人行走人間之感念的傾注。這種模式本來就不能實證,是以闡釋者之心揣度當事人之心,其成果乃是闡釋者的情志而非當事人的情志,所以言其有不成,言其無亦未必,它是一種生成。 @ 非著名病患河洛 需要指出的是,“抒情传统”的提出与“中国现代小说史”或“被压抑的现代性”算得上“殊归同途”,即,较为稚嫩的现代中国文学和学术、缺乏系统和体系的中国传统文论,如何面对已经成型的西方传统。本书一个困难(或许是因为论文结集)是”抒情传统“有点孤证不立的意思,陈先生没有就此出一本专著,是很遗憾的事情(楚辞的时间诗学也是够专著的体量的),后文论诗艺的反而较多,自然也是处处与西方对比啦,陈的能力在于,有家学… 需要指出的是,“抒情传统”的提出与“中国现代小说史”或“被压抑的现代性”算得上“殊归同途”,即,较为稚嫩的现代中国文学和学术、缺乏系统和体系的中国传统文论,如何面对已经成型的西方传统。本书一个困难(或许是因为论文结集)是”抒情传统“有点孤证不立的意思,陈先生没有就此出一本专著,是很遗憾的事情(楚辞的时间诗学也是够专著的体量的),后文论诗艺的反而较多,自然也是处处与西方对比啦,陈的能力在于,有家学,而通西方理论,故随手剪裁,如其中一篇发言稿是临时改的,也有相当的创见和穿透力。如果不是战乱和去国经历让他难以超越历史语境——陆机四十三岁四十而作《文赋》,会有更大创见。 @ 宋有理 多数文章已在《陈世骧文存》中读过,陈世骧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展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所以根源性的思考比较多,整体偏文学批评一路,确实有见识,但这本书收录的文章有些还是略疏阔了些。 @ 淒城 在读研究生,想看这本书的一些新鲜的方法论! @ ice cream 《毛诗序》中提出“诗言志”,诗歌第一次被表述为某种心理上的目的论。只不过在当时是用作政教目的,体现为儒家的道德伦理对人的规范。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而绮靡”不仅仅强调了诗作为纯粹感情的审美特性,又强调了体物与缘情的通力合作(朱自清语),这体现了主观情感作为有目的的美学情感在文体形式中的均衡与整合。

代序:“抒情传统”以前——陈世骧早期文学论初探 / 陈国球
辑一 抒情传统与早期诗学
论中国抒情传统
寻绎中国文学批评的起源
中国文学的文化要义
中国诗歌及其民间本源
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
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
辑二 《楚辞》与《文赋》
论时:屈赋发微
《楚辞•九歌》的结构分析
以光明抵抗黑暗:《文赋》英译叙文
关于《文赋》疑年的四封讨论信 / 陈世骧、逯钦立
姿与Gesture——中西文艺批评研究点滴
辑三 理解中国诗的诸角度
中国诗学与禅学
时间和律度在中国诗中之示意作用
中国诗之分析与鉴赏示例
——1958年6月7日在台大文学院第三次讲演辞
附:《八阵图》圜论提要
中国诗歌中的自然
中文意象之重塑
辑四 人物透视
顾恺之传
对着镜子观看,历历可见
——阿瑟•魏理之中国传记术
附录:
六松山庄访陈世骧教授问中国文学 / 商禽
柏克莱:怀念陈世骧先生 / 杨牧
桃李成蹊南山皓:悼陈世骧教授 / 史诚之
断竹•续竹•飞土•逐穴 / 谢朝枢
——陈世骧教授谈诗经、海外、楚辞、台港文学
编后记 / 张晖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