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

书名: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作者:[德]丹尼尔·施赖伯
译者:郭逸豪
ISBN:978752281187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80
豆瓣评分: 9.5

书籍简介:

对桑塔格来说,“最后的知识分子”的荣誉应该属于本雅明。《在土星的标志下》的末尾有一段令人十分动容的话,它不仅标志着一个个体存在于世的使命,更标志了知识分子时代的终结。这段话也是桑塔格一生的基调,她写道:在末日审判时,这位最后的知识分子——现代文化具有土星气质的英雄,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睥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且超人的方式来捍卫精神的生活,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丹尼尔·施赖伯(Daniel Schreiber),曾在柏林与纽约学习文学和比较文学、戏剧、斯拉夫语文学及表演学,并为《日报》(Die Tageszeitung)、《今日戏剧》(Theater Heute)、《星期五》(Freitag)和《法兰克福评论》(Frankfu rter Rundschau)等撰写文章。目前生活在柏林。

【译者简介】

郭逸豪,法学博士,毕业于罗马第二大学,现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担任讲师,参与合译《柏林共和时代的德国法学》。

书友短评:

@ 赫恩曼尼 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过五六十年代文化和艺术崛起的巴黎,穿过六十年代美国文化最后真正严肃的时刻,在一众知识精英的地盘尽情绽放着才华、热情和智识的魅力,终生以写作为武器抗争媚俗、讲述不公,坚定地站在虚伪政客的对立面,思考的同时果断行动。70年代初,桑塔格来到了父亲曾经工作、生活、离世的中国,这次中国之行让她明白:“一种服务于社会的严肃道德主义不仅会消灭美学上的自治,而且会让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生产变得不可能。美学的自治必须得到保护,它作为智识不可或缺的养料必须予以珍惜。”放在现在,同样成立。 @ 薰 读过旧版,相当好看,文学性很强。 @ SansAgate 很罕见..传记作家怎么像个严苛的教导主任似的拷打和怀疑传主,这只会把读者推向两个都不信任的位置。抱着贴近的心思读,反而推远了和桑塔格的距离(是啊毕竟没几个女性能复刻这样的人生经验)。最有意思和启发的大概在于后现代知识分子对媚俗文化、公知群体、大众和媒体、行动力和文学艺术的关系的有转变的认识。 @ 黄小旭 她一生都未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是因为她放弃了追求,不是因为她智慧不足,而是她永远看向未来。 @ ancora 郭老师的修订版,听说还有新增插图。封面真是好大的土星🌝 @ 羽扇纶巾 生动诠释了智慧可以被运用的向度,智慧可以用作集合的、对复杂问题的思考,但这是不能算作沉思。安静思索的智慧意味着什么,这就是那些桑塔格抛弃的大学教授教授的内容了。 @ 欧 好吧其实是桑塔格思想变化历程的整理,以至于其童年时期的叙述几乎仅仅作为后期思想的产生的某种理由,很无趣似乎也很固化思维。不过将经历和社会背景与桑塔格的作品联系的结果还是蛮好的,确实展现出了作为作家和评论家的桑塔格的风貌。很有魅力阿! @ ancora 郭老师的修订版,听说还有新增插图。封面真是好大的土星🌝 @ 紫香檀 从小就智力超群的苏珊·桑塔格,美国的第一代公知,被称为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个“雌雄同体”,女权?社会公知,有太多的标签在她身上,我觉得她的一生就像一个女战士,自始自终在捍卫“不死性”。她的墓地和萨特、波伏娃在同一个地方,有机会重去巴黎,希望能去这个墓地走走。 @ 黄小旭 她一生都未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是因为她放弃了追求,不是因为她智慧不足,而是她永远看向未来。

书籍目录

序 章
第1章 一个所谓童年的回忆,1933~1944
第2章 发明“苏珊•桑塔格”,1945~1948
第3章 学院迷情,1949~1957
第4章 巴黎,一段罗曼史,1958~1959
第5章 纽约的关系网,1959~1963
第6章 坎普,1964
第7章 先锋的风格,1965~1967
第8章 激进的时髦,1967~1969
第9章 镜头背后,1969~1972
第10章 半流亡,1972~1975
第11章 疾病的王国,1975~1979
第12章 最后的知识分子,1980~1983
第13章 小型政治,1984~1988
第14章 重返魔山,1989~1992
第15章 精神的先锋戏剧,1993~1997
第16章 生命与死后生命,1998~2001
第17章 他人的痛苦,2001~2004
· · · · · ·

  • 桑塔格写小说,也写散文;但她更钟爱小说,却又不得不写散文。因为她那些横空出世的散文极具风格又无比睿智,在赢得同行和大众认可的同时,也给了她愈发接近“不死性”的幻觉。而她的小说如同梦呓般使人困惑,难以卒读,抑或表现为将齐奥朗式的哲学片段塞进号称小说的结构和对话中。她的小说被文学批评家们一再地批评为是对法国新小说的拙劣模仿,而她的屡次否认也显得毫无说服力,因为是她亲手将法国新小说和艺术先锋主义带到了美国。桑塔格把自己写作散文的睿智带进了小说创作,风格化的文字破坏了小说,却符合她先锋的审美标准一艺术的形式高于内容。
    —— 引自章节:一个所谓童年的回忆(1933-1944)
  • 苏珊・桑塔格的惊世骇俗在于,她开始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批评话语,包括“新感受力”、“坎普”和“反对阐释”,发明了一套为了形式而非为了内容的描述性词汇,由此避开了高雅文化擅长的道德伦理之维的批评。她在《反对阐释》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认为阐释是智识对艺术和世界的报复,文章最后那句在当时看来十分“大逆不道”的话成了她的审美标准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
    —— 引自章节:一个所谓童年的回忆(1933-1944)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苏珊·桑塔格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