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之地

书名:欲望之地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作者:[美]威廉·利奇
译者:
ISBN:97873013104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72
豆瓣评分: 7.2

书籍简介:

《欲望之地》是一部记录美国生活大规模转型的编年史。 ——《纽约时报书评》 如果你想追忆那个更简单、更朴素的美国,就请阅读《欲望之地》……商业领袖在宗教和资本主义之间建立起一种神秘的关联,利奇在分析这一关联时展现出了多层面剖析历史的卓越才能。下次怀旧时请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历史过往并不仅仅是一连串被珍藏的事件和回忆。过去就在我们面前。 ——《洛杉矶时报》 利奇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缜密的研究者……该书围绕一个矛盾展开,即资本主义要求人们在工作场所是虔诚的信徒,而在收银台前却是狂热的异教徒。 ——《华尔街日报》 利奇这部大作耗时十余载,它对美国消费主义文化转型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描述,令人振奋。大规模的生产和分销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满足了人们从未意识到的需求”,消费主义文化转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波士顿凤凰报》 1880年至1930年间,美国从一个由职业道德主导的社会,转变为一个被消费资本主义支配的社会。利奇分析了美国文化历史中促成这种转变的权力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出版人周刊》 《欲望之地》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概述性历史书。它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我们现今这样的购物方式、需求、想象和生活方式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巴尔的摩太阳报》 利奇的书,其最振奋人心之处在于,它的论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即消费主义是由一系列态度构成的,这些态度就像机械鸟的动作一样,都是人们精心设计出来的。 ——《哈泼斯杂志》 谁有能力构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谁就拥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1880年至1930年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旨在阐明这种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给美国带来的道德巨变。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新的文化中,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被重新界定,儿童如何逐渐被视 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济学观点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宗教和政府机构如何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文化界如何批判这种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商人和大企业如何逐步在美国社会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者简介:

(美)威廉·利奇(William Leach,194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美国文化史。

书友短评:

@ 莫羡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美国的商人们永久地改变了美国的精神面貌,也重塑了社会共识。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关键节点。第一个节点,巨大的生产能力带来了分销危机,为了将货物卖给更多的人,商人们向艺术家取经,推出很多新广告营销手段。第二个节点,为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商人们同社会机构、政府合作,积极服务大众,商业由此更深地嵌入社会系统,获取更多利益。最后第三个节点,在改变集体共识方面,商业退居幕后,以服务者的姿态,推动人的欲望,让民众自己去面对欲望和传统宗教的对立和自洽。之后再对宗教进行改造和转型,完成了对集体共识的再造。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商人好像始终站在民众一边引导着消费,但他们并不是普罗大众而是社会精英。买卖的过程是精英单方面地把商品塞到民众手里,民众的欲望被不断地满足,但被带领着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 徒然鸟 市場不只包括商品,也包括消費者,他們也被商品化了。消費主義文化以這樣一種壓力為特徵:被迫成為別人,去獲得在市場上被人需求的特性。今天,你不得不營銷自己,不得不把自己設想為商品,設想為能夠吸引客戶的產品。成熟的消費主義社會成員本身就是消費品。可矛盾的是,這種強迫你去模仿當前市場銷售者兜售的 「值得擁有」的生活方式,並因此而修正自己的認同,不被認為是外在的壓力,反而被認為是個人自由的表現。把自己變成一件人們想要的、可以營銷的商品,能增加一個人在競爭中獲得最多關注、名聲和財富的機會。這就是編織今天的夢想和童話的材料。身份認同不再是一個根的問題。 和拔出自己的根、把自己從社會的監護中解放出來不一樣,起錨既非不可逆轉,也不是什麼決定性事件。只有在我們不再是我們現在所是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變成別人。 @ Lpure 在成书的时期已经属于比较老派的研究,在那十年前美国史学界已经在尽可能发掘消费主义文化下消费者的能动性,甚至是消费作为一种抗争方式的可能(虽然论证和结论比较emmm…也还没有成体系),这样一种只强调生产者营销者单方面灌输,不关注消费者能动性的研究,大概是会被好好商榷一下的。不过还是以相当充分的史料扎实的论证,展现出确确实实有一大群个体/机构,出于与消费主义相契合的观念,参与了消费主义文化的构建。消费主义的确是有意为之的产物。且关键是并非只有生产者营销者在推动,那些似乎会是阻碍力量的主体,教会高校政府等等,都以各自的方式助推了消费主义。只有一系列复杂主体的共同参与,权力环路打通,消费主义才有可能成为笼罩性支配性的文化。以及消费主义所能提供的并非美好生活本身,而只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求、永不止息的躁动 @ 笔记本 别人明码标价告诉你这就是幸福,但你要知道,幸福也可以有其它的模样。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导言 欲望之地和消费资本主义文化
第一部分 诱惑策略
第一章 一个商业帝国的开端
第二章 色彩、玻璃和灯光构成的外墙
第三章 室内展示
第四章 时尚与不可或缺之物
第五章 阿里巴巴之灯:为个人和公共利益服务
第二部分 权力环路
第六章 “商业掌管世界”:新秩序背后的机构联合
第七章 沃纳梅克的简朴生活和国教道德的沦丧
第八章 心灵疗愈和幸福机器
第三部分 管理梦想文化:1922—1932
第九章 “整合时代”:商品、金钱和合并热潮
第十章 “把他们的梦想卖给他们”
第十一章 盛会
第十二章 胡佛的绿宝石城和政府管理
结论 遗产
注释
· · · · · ·

  • 学家、文人墨客,以及众多“普通”公民。这其中有许多人主要忠于那旧式民主生产传统,那是一种有着强大力量的传统,它宣称人们应该自主决定自己的文化命运、政体形式和劳动条件。而其他人则只是担心,这种消费资本主义文化会对精神生活和创造性生活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这种文化的新奇性使得许多经历过其创造过程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种不安感和疏离感,当他们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时,他们经常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生活在自己国家的陌生人。然而,尽管有这种反对和异议,这种文化最终还是站稳了脚跟,占据了主导地位,并重塑了美国经验的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诱惑策略
  • 这种商业美学发展的核心是那些能够激发人们欲望的视觉材料:色彩、玻璃和灯光。过去几个世纪,这些视觉材料被宫廷和军队用来激发民众的献身(精神)、忠诚和恐惧,被宗教用来描绘天堂;现在,在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它们则被用来暗示:这是一个没有压力的“快乐”的人间天堂。保罗・希尔巴特( Paul Scheerbart)是德国一位建筑乌托邦主义者,他写道:“彩色玻璃可以化解仇恨。”“色彩让光线变得柔和,柔光让人精神平静。”到1910年,在努力创造新商业美学的过程中,美国商人掌了对色彩,玻璃和灯光的运用,在它们与消费之间形成了一种根为紧密的联系,以至于在今天看来这种联系似再自然不过。20世纪20年代、许多商业机构和商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去利用“色彩”一一根据《组约时报》上的说法,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
    —— 引自章节:导言 欲望之地和消费资本主义文化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欲望之地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