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

书名:魔术师
作者:[爱尔兰]科尔姆·托宾
译者:柏栎
ISBN:9787532791569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4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36
豆瓣评分: 8.9

书籍简介:

*《大师》《布鲁克林》作者科尔姆·托宾最新长篇力作 * 英国弗里欧文学奖获奖作品 * 入选《纽约时报》2021年十大历史小说 *《华盛顿邮报》《时尚》《华尔街日报》《彭博商业周刊》年度图书 …… 还原一个充满欲望和秘密的托马斯·曼 跨越半个世纪的动荡岁月,令人眼花缭乱的家族史诗 真正的艺术家能否像其他人一样生活? …… ◎ 内容简介: 《魔术师》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边远小城吕贝克拉开帷幕,男孩托马斯·曼在那里成长,父亲保守,受礼教约束,母亲来自巴西,迷人而难以捉摸。年轻的曼向父亲隐瞒了他的艺术抱负,向所有人隐瞒了他的性取向。他被慕尼黑最富有、最有教养的犹太家庭吸引,娶了这家的女儿卡提娅,生了六个孩子。 在意大利度假时,曼对在海滩上遇见的一个男孩产生渴望,并写下《死于威尼斯》的故事。陪卡提娅在瑞士疗养时,他又迷惑于使人无法离开的高山氛围,写下《魔山》。他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小说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反复期待他的政治表态。他逃离德国,前往瑞士、法国,再到达美国。他的漂泊最后结束于苏黎世以南的基尔希贝格。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传奇,背景跨越半个世纪,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托宾精心打造了一个复杂但富有同情心的作家形象,他一生都在与自己内心的欲望、家庭和他们所经历的动荡时代斗争。 …… 和科尔姆·托宾所有了不起的作品一样,《魔术师》也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杰作——好读,渊博,充满世俗烟火气,会意,完成度高。 ——理查德·福特 《魔术师》是了不起的杰作。读完你会相信,曼本人也会赞同这一看法。 ——约翰·班维尔 当代没有哪位小说家能像科尔姆·托宾那样深刻而优美地用小说表现艺术创作,也没有哪位小说家能像科尔姆·托宾那样很好地表现想象与欲望的纠葛……读他的作品是我们的文学能提供的最深刻的乐趣之一。 ——加思·格林韦尔 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作品,托马斯·曼人生中的私密部分和关键部分得到了巧妙的平衡。故事中的这个男人,成年后的所有时间几乎都在书桌旁,或是与妻子饭后散步度过。就是从这种静止的生活中,托宾塑造出一部史诗。 ——《卫报》 《魔术师》不是传记,而是一部艺术作品,是对一个变革世纪的情感反思,聚焦了一个努力站稳脚跟但被变革之风吹得摇摇晃晃的人。 ——《泰晤士报》

作者简介:

科尔姆•托宾,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镇。毕业于都柏林大学。自199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十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诗集,多部戏剧、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都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文学奖。《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魔术师》出版于2021年9月,是他最新一部长篇小说。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书友短评:

@ 沐月 托宾的小说总让人有安全感。他站得离火场足够远,读者也得以冷静夷然地观赏浓烟火势,不用担心火星子溅到衣襟上,烧出小洞。死亡、战争、决裂,什么都没法让他的书页发烫。好喜欢他给予句子的力量,以及他对那种力量的沉稳的信任。关于托马斯·曼的生平和家人,托宾写过一篇《宠坏孩子的新方法》,收在《出走的人》里。有点惊讶的是,那篇文章里写到的曼氏家族很多戏剧性的东西、能让(普通?)小说家们大展拳脚的情节,并没在《魔术师》里看见。托马斯曼始终生活得富有。即使在那样的战争年代,他身为一个德国人,没受过狼狈转徙的罪。最糟的不过是他们全家逃亡到美国期间,他在船上没有单间卧室,跟英国人分享舱房。这让小说里的战争缺乏实感。托宾下一本会不会写田纳西威廉斯呢?EM福斯特?毛姆?卡波特?金斯堡? @ 诚石 没有办法不打5🌟的一本书。作为一本传记性质的小说,行文中肯定有相当多来自托宾的“大胆臆测”,我一开始也的确抱着一种“看看诺奖作家背后令人震惊的风流韵事”的玩闹态度去读的,但最终还是沉浸在托宾细腻的行文、对人物的深度剖析和独具匠心的思辨色彩里。对于完整经历了二战的旅美德国作家而言,战争是人生履历中绕不开的一部分,托宾很巧妙地将舞台聚焦于“个人”和“家庭”上,从非常私人化又局限的视角去阐释真实世界里残酷的战争和更隐晦的没有硝烟的政治斗争。托宾笔墨下的托马斯·曼,褪去了诺奖作家的光环,呈现了他个性中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某些切片,写他的胆怯和懦弱,犹豫和迷茫,也真实地展现出他作为父亲的失职和失败。他将曼一家人的聚合离分与战争的始终交织在一起,以德国人的视角思辨性地探讨民族内核和国家命运。 @ 钱墨痕 几本下来看得出托宾喜欢在每段/每章节结尾地方突兀地收束,读起来挺不习惯的。最后结尾回到母亲讲的故事,真好啊真好啊 @ 尘封&记忆 宏大历史之中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史诗。 @ 彩票站 从吕贝克出发,最后回到吕贝克。写摇摆的同性情感,也写宏大的历史变迁下的流亡。但是后面稍微有点泄气,人物来来去去登场又退场,留给情绪的片刻停顿少了。 @ lvu2333 很久很久没有想要通宵读完一本书的欲望啦冲着这一点给五星!

书籍目录

  •   他可以想象文雅,但在邪恶滋长的时代,这几乎不算美德。他可以想象人性,但在颂扬群体意志的时代,这毫无作用。他可以想象脆弱的智慧,但在尊崇野蛮力量的时代,这了无意义。当缓慢的乐章沉重地结束时,他意识到,如果他能鼓起勇气,他就要在书中接纳邪恶,他就要敞开大门,面对外面他理解不了的黑暗。  有两个他没能成为的人。如果他能恰当勾勒出他们的灵魂,也许能用他们来写一部书。一个没有他的才能、抱负、但有他的敏锐。这人在德国民主的氛围中如鱼得水,他喜好室内乐、抒情诗、安宁的家居生活、缓慢的改革。他具有良知,但即便德国变得野蛮,他也会留在德国,流放自己的心灵,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  另一个不知谨慎为何物,想象力如性欲一般狂野而不肯妥协。他毁灭了爱他的人,他想要创造出藐视一切传统的严肃的艺术品,如同正在成形的世界一般危险。他与魔鬼擦肩而过,他的才能正是与魔鬼签约的结果。  加入两人相遇会如何?会产生什么能量?会成就什么书?会从中诞生什么音乐?  ……  托马斯想,如果音乐能唤起同时也包含混乱、秩序、决心的情感,既然这首四重奏留下的空间让浪漫的心灵狂喜或在悲伤中垂首,那么导向德国之难的音乐将是如何?它不会是战争音乐,也不是进行曲。它不需要鼓点。它会更甜蜜,更狡猾,更柔顺。德国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肃穆的音乐,还得是柔滑而模糊的,还有对严肃性的戏仿,它提醒人们,不仅仅是对领土或财富的渴望导致了德国现在这种对文化的嘲弄。他想,是文化本身,是塑造了他和他这样的人的现实文化,包含了毁灭自身的种子。这种文化在压力下毫无还手之力。而这音乐,这浪漫音乐,以它发出的至强情绪,帮助滋养了原始的愚昧,如今它变成了野蛮。  他听音乐时自身的迷乱状态则是一种恐慌。音乐让他摆脱了残余的理性。它制造混乱,令他获得灵感。它不可信任的声音创造了让他能够写作的条件。对于其他人,包括如今统治德国的人,它则激发了残暴的情绪。
    —— 引自第409页
  • 没有人来检查他的进度。他把两本账册都摊开放着,确保自己看起来像是在专心工作。他确实抄了一些,但一天比一天抄得少。如果他写诗,也许就会在凝神深思中把眉头拧得太紧,或者低声哼出节奏,所以他写小说。
    —— 引自第53页
  •   群岛图书 科尔姆·托宾作品(共7册),这套丛书还有《大师》《布鲁克林》《名门》《黑水灯塔船》《马利亚的自白》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魔术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