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影像杂谈
作者:陈丹青
译者:
ISBN:9787220119019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65
豆瓣评分: 7.3
书籍简介:
作者影像评论十二篇首次结集,并配以作者的手机快照。《影像杂谈》以画家之眼,谈论时间对于摄影的参与,记忆对于影像的介入。作者犀利的图像视角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一张照片的平易切口。每幅图片,都有一段详尽或确凿的文字说明,介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隐形距离,得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真相与想象,而作者的文字,收放如锚。 * 【编辑推荐】 * 1、以文化的取景器,框取媒介的传统与观看的经验。视野宽广,极富洞见。 2、只是按下“快门”,收录作者手机快照若干帧,看图说话,意犹未尽。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陌生的经验》及新书《张岪与木心》。
书友短评:
@ 落冰云 陈丹青先生写摄影隨筆,更多地也是表達憤慨,譬如他講:“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或)历史感——虽然今日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彼時摄影同义词是每个手机组成的“转发”,摄影的功能和价值因此被改变了什么,他沒細說。他追溯的是本雅明、巴特、桑塔格所灌输的摄影意识(西方的厉害,是摄影评论),并且“摄影总使我想起纽约…我被纽约宠幸的经验之一,是观看摄影的原件(Vintage)”,而”摄影的性格,非但取决于拍摄的一瞬,之后在被观看的不同瞬间,引来不同的解读。”他批判画家群很少有人格外留心摄影;学生们不知本能地观看,不知自然地开始。亦講布勒松与刘香成拍摄的新中国照片,“熟悉、亲切、荒谬,伴随久经淡忘的辛酸,并夹杂轻微的惊愕”,在人性从未充分表达的国度,倒是外国人才留得住這種感覺。 @ 陳拙 其實兩本小書亦是一場”回顧展”,而我們在對此”回顧”。”溫故知新”的兩層釋義和雙重效果。 @ 晓林子悦 序跋集。散漫地读过一些。比如,《褴褛的记忆》,那时,读冯克力主编的《当历史可以观看》时,觉得序写得很好,有温情,有识见,与正文也相扣。现在,它们脱离了原初语境,像是一叠老照片,当事人知道当时情境,仍有触动,而旁观者难以把握流动的情绪,只据表面影像来领会,终究有隔。 @ 防晒霜 退步荒废草草加手机 @ 精力善用 收文多已读过。只读了110页后新收录的图文。 @ Misaki _ 一些遵从历史进程的序言集,可看,且更应去看三集。 @ Komorebi. 杂谈,确实太杂了。后面有几篇写得非常不错,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摄影家。 @ 大只 旧文集子,多已看过,不觉新鲜,但仍有益,尤其是近期正在翻看布列松、马克·吕布、阎雷、刘香成、李振盛、吕楠等人的摄影作品,对照着陈丹青的言论,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实他一直在追问摄影的本质、观看的重要性、国内为何缺乏此一传统,但自己也没答案,或者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所以只能不断重复:去看、去看、去看吧。然后开始拍吧。自然的开始。 @ 里靼 绝大部分收录的文章都是围绕影像在中国。不如把书名改成影像中国分析好了。其实不像是在谈论摄影,而像是在批判自己文化体制下的影像。如果忘记这是一本关于影像的集合书,那会是一本有意思的。正如他犀利评价道:“舌与嘴的功能,一是吃饭,一是说话。美国人太自由,太在乎说话的功能了。中国人可不。中国这么大,这么多问题——先吃饭吧。”
序:影像与时间
影像与中国
摄影的严肃,严肃的摄影
知青与农民
无言的劝告
历史与观看
影像的影像
历史与照片
正在成长,正当青春
善良的观看
摄影与黑白
褴褛的记忆
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附:山西水泉梁墓室壁画局部四幅
· · · · · ·
理想国·陈丹青作品(共21册),这套丛书还有《局部:我的大学》《退步集》《多余的素材》《外国音乐在外国》《目光与心事》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