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文

书名:天道与人文
作者:竺可桢
ISBN:9787200058314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09
豆瓣评分: 8.3

书籍简介:

《天道与人文》作者竺可桢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一位卓越的大学教育家,《天道与人文》所收文章,主要依据《竺可桢文集》,部分依据《竺可桢文录》《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物候学》《看风云舒卷》等书,多数是竺可桢长篇大论中与文史知识相关的精彩节选。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3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我国第一个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骨干之一。开创了我国近代地理学、气象学研究领域。在东南大学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1927年筹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在全国布设了四十几个观测台站进行地面和高空观测,开始天气预报工作。整理出版了中国气候资料。改革了气象观测中的计量标准,开展了我国区域气候的研究。建国后为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领导并指导了我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在物候学研究中有创造性的贡献。发表的《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论文,阐明了我国优厚的气候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1972年增补、修订了《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书友短评:

@ 迪克羊仔 虽然只是详细的看了其中一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但确是大家之笔。 @ 将芜 物候学是一门温暖的学问。 @ 翠湖心 不完全读过 @ 辄馨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里面最有名的 @ CS 气候的变迁 @ 陡河移民 跨度几十年的文章集,琐碎。第二部分古今气候变迁考读起来最有意思。 @ 星河清梦 里面确实整理了不少好文章,竺可桢先生千古!!!但是文档收集的过于琐碎,且删掉了不少关键科学信息,颇为可惜,看的好不过瘾! @ 客 真不错,文笔也好。 @ 丧心病狂Rachel 凡交通便利、人口较多之处,略有潦旱,即登奏牍。若荒郊僻地、人口稀少之处,则非大旱大水,不以上闻。是故历代建都之省,其雨灾与旱灾之次数,均远较他省为多,在东汉以河南为最,唐代以陕西为最,南宋以浙江为最是也。至明、清两代始破此例。盖以长江下游诸省,为赋税粮食之所自出,故国家之重注,亦不亚于首都所在之直隶也。 @ 晓来霜林 文史之积淀,科学之专业。

一、天道与人文
气候与文化
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一
中秋月
牵牛与织女
北斗九星
说云
苏东坡舶掉风诗之是否合乎事实
柳条能漏泄春光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天气和人生
气候和衣、食、住
气候与卫生
二、古今气候变迁考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
中国古籍上关于季风之记载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考古时期(约前3000一前1100)的中国气候
物候时期(约前1100-1400)的中国气候
方志时期(1400-1900)的中国气候
三、顺应天时
顺天时,救民疾
中国之节气
中国古代之月令
月离于毕俾滂沱兮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季风之成因
气候与其他生物之关系
什么是物候学
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
我国古代农书医书中的物候
物候的南北差异
物候的古今差异
以农谚预告农时
四、改造自然
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二十八宿与浑天仪
我国东部雨泽下降之主动力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纸鸢与高空探测
气球航行之历史
飞艇航行之历史
沙漠的概念与沙的来源
沙漠的魔鬼
论南水北调
让海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二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天道与人文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