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导读
比起德国古典哲学思潮的其他巨星,谢林一直备受冷落,人们往往认为,他的作品少了些理性和结构,多了些幻想与激情。 在这本清晰与深度兼具的导读中,当代谢林研究权威学者雅各布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俯瞰谢林思想的视角。作者主张,对“自由”的思考,既是谢林思想事业的开端,也是其一生思索之路的终点。阅读谢林之所以不过时,就因为他直指现代人的根本问题: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存在时,他失去了什么,...
比起德国古典哲学思潮的其他巨星,谢林一直备受冷落,人们往往认为,他的作品少了些理性和结构,多了些幻想与激情。 在这本清晰与深度兼具的导读中,当代谢林研究权威学者雅各布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俯瞰谢林思想的视角。作者主张,对“自由”的思考,既是谢林思想事业的开端,也是其一生思索之路的终点。阅读谢林之所以不过时,就因为他直指现代人的根本问题: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存在时,他失去了什么,...
《启示哲学》与《启示哲学导论》构成了一个整体。如果说《启示哲学导论》表明了谢林晚期哲学的最终诉求、思想出发点和方法,那么《启示哲学》则是对前者的运用和具体化。谢林在其中着重考察的是神话史、三一论、基督论、人类学和教会史,以一种不同于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的历史哲学方法,重新构造了一条人类理解自由的历史谱系,对当代的哲学、神学、宗教学、比较神话学,乃至海德格尔的“存在史”观和沃格林的“政治观...
《布鲁诺》是谢林唯一一部以对话录形式展示哲学思想的著作,属于谢林“同一性哲学”时期的自然哲学代表作,也是继《先验唯心论体系》之后又一部集中展示绝对者问题的作品。通过虚拟五位历史名人——安瑟伦、亚历山大、琉善、布鲁诺和波吕虚尼奥——之间的对话,谢林突破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先验哲学范式,不再将客观东西的根据置于主观意识之中,而是确立客观东西自身的根据性、秩序性。该书的主题包括:1)哲学的合理状...
《德国观念论的终结——谢林晚期哲学研究》初版于1955年,是瓦尔特•舒尔茨的教职论文。在本书中,舒尔茨对谢林晚期哲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认为晚年谢林对于理性与绝对者的关系进行了更彻底的也更艰涩的思辨,谢林晚期哲学绝非一种基督教哲学,而是纯粹的、正统的、继续向前推进着的、 以“主体性的自我建构”为基准的观念论哲学。相对于德国观念论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峰点的传统看法,他在本书中声称,德国观...
本卷中译除1842/43年的“启示哲学导论”外,还加入了另外三个文本,即1839年的“对肯定哲学本原的另一种演绎”,1841年的“柏林首讲”和1850年的“论永恒真理的源泉”,这四个文本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入“启示哲学”,或者说谢林晚期哲学的“大导论”。其中“柏林首讲”奠 定了谢林晚期哲学的基调,同时表明了他最终的关切。本卷中1842/43“全集版”的“启示哲学导论”则是谢林对“启示哲学”...
《论世界灵魂》(1798)是谢林关于自然哲学研究的代表作品之一。从1796年起就致力于电学、磁学与化学方面的自然科学研究的谢林,在借鉴同时代其他人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启了自然哲学研究的征程。谢林的自然哲学研究不止停留在对经验事实的描述,而是追问这些事实的根据。借用“以太”“生气”“本原”等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谢林对重力、物质、光、电、生命等现象给出了存在论意义上的解释,体现出...
从1810年开始构思写作的《世界时代》是谢林自许的其整个哲学的“代表作”(Magnum Opus),尽管这部著作在他活着的时候从未以完整成书的形式出版。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谢林一直试图以“世界时代”的形式对自己的哲学体系作出最终的决定性的阐述,并为此创作了二十多份不同的书稿。这个计划最终搁浅,“世界时代哲学”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否定哲学-肯定哲学”或“神话哲学-天启哲学”的奠基性导论...
2003年前后,中国哲学史大家余敦康先生在北京大学为本科生讲授“哲学导论”,后来,余先生又在社科院、乾元国学班等多次讲授这一主题。本书整理了余敦康先生于不同年份的讲授哲学导论的讲稿。全书共分十二讲,从“哲学是什么”开始讲起,探究哲学的起源,综合概述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特点与问题,落脚至哲学的终极关切,为读者步入哲学门径、了解哲学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本书保持了讲座语言的通俗性...
《哲学与宗教》(1804)是谢林的“同一性哲学”时期的代表著作之一,其从发表伊始就引发大量争议,被认为在他的整个哲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在这部著作里,谢林提出了哲学与宗教“同源分流”,并最终回归“永恒同盟”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出发,谢林一方面反驳了宗教信仰对于哲学的僭越主张,坚决捍卫哲学和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以一种简明扼要的方式勾勒出了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
1803年出版的《学术研究方法论》记录了谢林1802年夏季学期在耶拿大学的讲授课内容。这门课程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和关注,谢林从他的“同一性哲学”立场出发,不仅阐发了“科学的整全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哲学的本质”等经典哲学问题,而且深入讨论了学术机构的“科学使命和道德使命”以及学术机构内部的各门科学之间的有机关系。这些思想对于威廉•冯•洪堡(1809年筹建柏林大学)的现代大学理念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