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课

书名:小说课
作者:毕飞宇
译者:
ISBN:978702012273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12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关于阅读,他们这样说: 通过认真阅读小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不管多忙,生活多困苦,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都是不变的巨大喜悦。唯有那喜悦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日本] 村上春树 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毕飞宇这样说: 有时候我把小说看得很重,足可比拟生命。有时候我也会把小说看得非常轻,它就是玩具,一个手把件,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一遍又一遍。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集结万千读者的热情期待,网络阅读量超千万,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获奖作品! 广受好评,最不一样的阅读范本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带你进入最妙不可言的小说世界 你,真的读懂小说了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渴望我的这本书可以抵达文学的千分之一。——毕飞宇 经典不仅仅是文学史上那些德高望重的作品,经典首要的意义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 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的毕氏解读 以小说家的眼光读小说! 以普通人的姿态读人性 !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 本书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广为流传,特结集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毕飞宇 1964年1月生于江苏兴化,现为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2003)、《毕飞宇作品集》七卷、(2009)毕飞宇文集九卷(2015),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Three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平原》获法国《世界报》文学奖,《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

书友短评:

@ 坦克手贝吉塔 片儿汤话太多,更适合公众号上看。促织,小说逻辑,杀手这几篇讲得挺好。 @ 半岛璞 除了毕老自己讲自己写的《玉秀》那段比较无聊 @ 子文东 书很好,就不多评论了。但看完后陷入深深的焦虑中,很久没认真读过小说了,也许自己就从来没读到算得上“读懂”过、想起大学时不屑读小说,觉得不够“深刻”,后来才意识到那是因为太缺乏生活阅历,“道理”怎么可能比“故事”更丰富真切。 @ [已注销] 【2017.7.18~7.19】(12.5万字,199页)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小说家,专业性解读小说的非学院派演讲集。吴晓东曾说,看小说家来解读小说,能从创作的角度看到更多小说奥秘。比毕飞宇高一辈的作家出过不少这样的作品,王安忆《王安忆小说讲稿》,马原《阅读大师》,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等,身经百战的作家在解读经典时就更为别出手眼。毕飞宇的解读均为缝隙式的文本细读,陈思和亦擅长此道。他教授的是细读的方… 【2017.7.18~7.19】(12.5万字,199页)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小说家,专业性解读小说的非学院派演讲集。吴晓东曾说,看小说家来解读小说,能从创作的角度看到更多小说奥秘。比毕飞宇高一辈的作家出过不少这样的作品,王安忆《王安忆小说讲稿》,马原《阅读大师》,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等,身经百战的作家在解读经典时就更为别出手眼。毕飞宇的解读均为缝隙式的文本细读,陈思和亦擅长此道。他教授的是细读的方法和眼光,提到的“阅读的才华”、“写作的天赋”、“作者写了什么、又没写什么”等观点常常闪烁真知灼见。关于小说人物的说话语气与叙述者语气的扞格,则在《小说机杼》中也有所提及。 @ 东林君 这才应该是学院派、技术流,对准确性的强调非常类似电影编剧。「写到关键的地方,作家的手不能抖。手抖了,小说就会摇晃,小说就会失去它的稳固和力量。」解释社会环境时略弱。 @ 大盗.洋 蛮好,满满人间的味道 @ 软软的甜甜圈 非常精辟,很精彩!值得细细读的书 @ 谁是螺丝钉 读了部分 @ Chris 勃 18年补录 @ 不 比较好读,讲的通俗易懂,也很真诚。不过讲的比较好的不是以一个评论家角度出发的文理性质的分析,而是以作者角度出发的非理性直觉部分。 @ 李小丢 惭愧,没看《小说课》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是连读书都不会的,顶多就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囫囵吞枣咽下去罢了。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读经典,和三四十岁读经典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读书时,往往痴迷寻找小说里的爱情,或者说性(就像我第一次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时偷偷摸摸匆匆忙忙翻阅的是书中对性爱的描写一样),因此读书的时候都是跳着读,像是青蛙知道哪里有虫子,因而眼睛里盯的都是虫子,别的细节往… 惭愧,没看《小说课》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是连读书都不会的,顶多就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囫囵吞枣咽下去罢了。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读经典,和三四十岁读经典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读书时,往往痴迷寻找小说里的爱情,或者说性(就像我第一次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时偷偷摸摸匆匆忙忙翻阅的是书中对性爱的描写一样),因此读书的时候都是跳着读,像是青蛙知道哪里有虫子,因而眼睛里盯的都是虫子,别的细节往往都忽略不计了。对许多经典的印象,不是被简化成爱情故事,就是被教科书的刻板印象害了,全是阶级斗争式的理解。所以,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后的重读经典,显得尤为重要。在毕飞宇这里,所有以前读过的经典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意义,期待自己的重读,也能有新的发现。

建构生动有趣的全民阅读(丁帆、王尧)
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
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和反制衡
奈保尔,冰与火——我读《布莱克·沃滋沃斯》
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刀光与剑影之间——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
反哺——虚构人物对小说作者的逆向创造
倾“庙”之恋——读汪曾祺的《受戒》
附录:
我读《时间简史》
货真价实的古典主义——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小说课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