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子与魔法
阿格里奇传奇的一生恰如她最喜欢的作曲家拉威尔一部作品的标题:童子与魔法。她像古典音乐界的巫师,拥有神秘而无与伦比的弹奏技巧,同时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从24岁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到1965年在肖邦大赛的评委席上拂袖而去,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维也纳,再 到日内瓦,本书完整地呈现了阿格里奇的传奇经历和伟大成就。“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波德莱尔的话仿佛是为阿格里奇而写,或...
阿格里奇传奇的一生恰如她最喜欢的作曲家拉威尔一部作品的标题:童子与魔法。她像古典音乐界的巫师,拥有神秘而无与伦比的弹奏技巧,同时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从24岁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到1965年在肖邦大赛的评委席上拂袖而去,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维也纳,再 到日内瓦,本书完整地呈现了阿格里奇的传奇经历和伟大成就。“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波德莱尔的话仿佛是为阿格里奇而写,或...
大众的古典乐听力为何退化了?古典音乐为何会演化成仪式化的极限表演情境?古典音乐是否像很多人所宣称的那样无关乎政治、金钱与社会环境?……知名文化评论家萨义德在本书中,变成了“一位音乐思考者”,将古典音乐视作一种文化现象,并置于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中,重点阐释了古典音乐在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交集。 这一系列文章包含了音乐的各种面向,从普鲁斯特到托斯卡尼尼,从贝多芬到古尔德,从梅西安到勃拉...
《穿T恤听古典音乐》由田艺苗同名系列讲座的十七篇演讲稿整理而成。从怎么听古典音乐,到古典音乐的礼仪、知识、背后的故事,既有针对音乐作品的评论,也生动刻画了音乐家的个性和生活。听古典音乐,穿什么并不要紧。你可以穿T恤、穿牛仔、穿西装、穿睡袍……古典音乐不是老古董,不是装饰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也无需附庸风雅,艺术本身就是为了质疑一切规则与繁文缛节而生。 ...
★ 就像爱一样,好音乐永远不嫌多 ★ 小林秀雄奖 获奖作品 ★专家与业余人士、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其实隔着一道高墙。但我觉得这未必是敞开心胸对话的障碍,最重要的是找出一条越过这道墙的路。——村上春树 ——————————————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和名满天下的作家相遇会 聊些什么? 就是这本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一起写成的,六堂关于古典音乐、关于人生的“公开课...
本书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必读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在音乐史上始终是难以捉摸的谜题。人们很难将那些恢弘伟大的作品,与一个看似庸常、难解,偶尔疯狂的个体联系在一起。英国指挥家约翰·艾略特·加德纳在父母家的两幅巴赫肖像的陪伴下长大,每日每夜他拾级而行,都会经过在战争期间保护着的肖像。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并演奏巴赫,日后成为现今最伟大的巴赫诠释者。这本书便是他毕生奉献的精华与凝结。他考察了巴赫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丰盛...
这是一个既献给伟大音乐家,也献给一颗伟大心灵的故事。 贝多芬的一生难称幸福。世人向往的爱情和圆满家庭与他无缘,病痛与磨难始终徘徊不散,健康的体魄也变成奢求,他要借助纸条才能与他人交流。但他从未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始终渴望成为一个善良、高贵,并为人类献身的人。 他历经磨难,最终成就辉煌。 扬·斯瓦福德在这本厚达870页的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像我们一样,他被贝多芬吸引,先是...
本书是美国著名音乐学者梅纳德•所罗门为莫扎特所作的传记,首次出版于1996年,当年即获得普利策传记奖,并得到各个大学学者、作家、各重要报纸书评版的好评。世界著名学者萨义德在《纽约客》撰文,称从未读过如此动人心弦的音乐家传记。这本书从莫扎特年幼时写起,讲述了他的父亲利奥波特•莫扎特对他的巨大影响和培养经过,全面回顾了作为音乐家,也作为一个孤独的天才莫扎特的短暂一生,试图为读者讲述天才是如...
没有公开的伴侣,旅行时总带着妈妈,一位长期与他共事的前同事形容他是“地球上最不快乐的人”。 这位半个世纪以来最有天赋的德国指挥家……对瓦格纳的音乐有直觉性的把握,加上他的音乐语言和隐秘内心,在整整一代人中绝无仅有。 ——诺曼·莱布雷希特(英国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 作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以严肃、低调、内敛、谨守德奥传统著称。在三十年的歌剧指挥生...
美国电影协会评分为最棒的25部电影中,有一半以上的配乐作曲师受到马勒的影响。他是唯一进入主流文化的交响曲作者,轻易就跨越了文化与政治的樊篱,在所有人心中召唤出共同的欢笑与泪水。不知为何,他总能对各种人产生影响。 为什么是马勒?为什么他的作品流行起来?究竟我们着迷的是他的音乐还是他本人?又或者,因为在当时的维也纳,从婚姻到军队等大小体制都面临时代挑战,一切都在改变,所以我们着迷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