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

书名:裸体
作者:(意)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黄晓武
ISBN:978730127237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2-28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64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译者简介:

黄晓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书友短评:

@ 历史小学生 摘豆友:似乎摸到了一种阿甘本非常乐于使用的“悖论式”论辩模式:看着是A,其实是A的反面,也即B——看着是无用的器官,其实它的无用恰恰指向了另一种“用”的可能性;看着是庆典安息禁绝了一切活动,其实是一种特定的活动:敬奉;看着是卡夫卡笔下的K被追捕,其实是他的自我诬陷(这里可以结合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来理解);看着是黑暗,其实是还未到达的遥远星辰之光;看着是裸体,其实是恩典之衣的缺场……《无人格的身份》对我的研究最有启发。 @ Argentumia 阿甘本基于福柯式的分析方法,对前现代的资源进行解剖,并令这些文本不断再生产出超越其原本时代的意涵。回溯性的解读视域中,连续性或断裂性不再截然对立,正典或负典亦非从来如此,一切都最终为了通向根植于今日的语言游戏。敏而好古的情怀无法解释,系谱叙述亦有些太长,绕的弯子过大,否定性的姿态也就被遮蔽了大半,完全变成了游戏。阅读体验不错,但实际在脑海中留存下来的内容有限,最有启发的是:“女体”的圣化与物化之争构成了中世纪的一条线索,其中是意义与反意义的争夺。其“遮蔽”与“敞开”的状态在不同时代依附于不同的心智结构,而“色情”作为伦理概念,与“女体”的关系若即若离,“色情”的解离(向着私密与公共分头前进)既解放了“女体”,又导致其被“肢解”。在现代仪式中,“女体”代替了耶稣的圣餐与雄性利维坦。

书籍目录

目 录
译者序言
第一篇 创造与救赎
第二篇 何谓同时代人?
第三篇 K
第四篇 论生活在幽灵中的利与不利
第五篇 论我们能不做什么
第六篇 无人格的身份
第七篇 裸体
第八篇 荣耀的身体
第九篇 公牛般的饥饿:关于安息日、庆典和安歇的思考
第十篇 世界历史的最后一章
· · · · · ·

  • 那么,如何理解阿甘本所说的这一姿态呢?在阿甘本看来,重要的不是未来新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我们打断现状的行动和能力,是悬置和去功用化行为本身所包含的积极力量。这也就是他在分析何谓同时代人时所说的,同时代人是紧紧凝视自己的时代,以便感知时代的黑暗而不是其光芒的人,“感知这种黑暗并不是一种惰性或消极性,而是意味着一种行动和一种独特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热衷于感知黑暗呢?阿甘本从当代的天体物理学对此作出了解释:我们所仰望的夜空群星璀璨,而围绕群星的是浓密的暗夜,但暗夜并不是虚空,它也是由光构成的。“在一个无限扩张的宇宙中,最远的星系以巨大的速度远离我们,因此,它们发出的光永远无法抵达地球。我们感知到的天空的黑暗,就是这种尽管奔我们而来但无法抵达的光,因为发光的星系以超光速离我们远去。”同时代人就是感知时代之黑暗的人,他将这种黑暗视为与己相关之物,视为永远吸引自己的某种事物。与任何光相比,黑暗更是直接而异乎寻常地指向他的某种事物。同时代人是那些双眸被源自他们生活时代的黑暗光束吸引的人,“在当下的黑暗中去感知这种力图抵达我们却又无法抵达的光,这就是同时代的含义”。暗夜不是光明的对立面,不是光的缺乏,而是尚未抵达的光,这种对黑暗的感知也与阿甘本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在一起,阿甘本认为,我们对事物无知的方式可能和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因为恰恰是我们对事物的无知界定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如果说人类在长期的历史中建立了知识的条件、范式和结构,并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传播,那么无知领域这一知识之外的暗夜,我们仍对它缺乏基本的认识,而阐明无知领域可能恰恰是构成我们所有知识的条件一一同时也是其试金石。强调无知领域并不意味着要对其进行探索,正像阿甘本所说的,无知领域甚至可能并不包含任何特殊的东西,而是要在无知与知的这一关系中对知识领域进行重新思考,“它意味着使自己与无知保持一种正…
    —— 引自第32页
  • 我们必须为寻找人类的新形象做好准备,既不满怀歉疚,也不满怀希望,这一新形象应该既超越个体认同,又超越无人格的认同。或者说,我们必须寻找的可能只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因为超越了面具的脸和超越了生物数据的脸是一样的。我们仍然没有尽力去看清楚这一形象,但对它的预感会突然惊醒我们,有时是在我们的困惑中或梦里,有时是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或完全清醒的状态下。
    —— 引自章节:第六篇 无人格的身份
  •   文化理论译丛(共9册),这套丛书还有《论友爱》《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生命本身的政治》《激进诠释学》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裸体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