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书名: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作者:[智]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ISBN:9787521706673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7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20
豆瓣评分: 8.4

书籍简介:

1998年,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荒野侦探》发表,记者玛丽斯坦发现了这位"可以和自己的读者做朋友"的作家。几封书信往来之后,两人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就"真理"与"结果"进行了一场长久的讨论,也成为波拉尼奥生前的最后一次访谈。这次访谈首次译成中文,和另外几篇同时收录,其中包括波拉尼奥与南美的几位记者所做的访谈,为读者理解这位"拉丁美洲的T.S.艾略特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提供了丰厚的图景。围绕波拉尼奥的创作、奇书《2666》的诞生、作家与同时代作家好友的交往等,这些轻松而精彩的对话,都在他的巨著《2666》的写作期间完成,它们展现了作家的处世态度,对爱的追求,以及对致命疾病的现实最为深邃的个人忧虑。 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甚至比阅读他的小说更有趣。 –《洛杉矶时报》 波拉尼奥 x 《首都》 我反对一切事物。我觉得自己像个幸存者,就是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我没死掉。我有很多朋友都死掉了,因为革命的武装冲突,吸毒过量,或者艾滋。活下来的一些人,现在都是杰出的西班牙语文学名流。 波拉尼奥 x 《炸弹》 每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传性的。《伊利亚特》中,我们端详两个同盟、一座城市、两支军队的命运,但我们也关注阿喀琉斯和普利亚姆和赫克托的命运,而所有这些角色,这些独立的声音,都反映了创作者的声音和孤寂。 波拉尼奥 x 《图里亚》 如果由我来决定,我愿意活到一百岁,这样就能永远保护我的孩子。我认为理性和亲子关系没有任何关系。也许从孩子的角度,理性确实会强加于自我,但从父母的角度,很难将理性强加于人。 波拉尼奥 x 《花花公子》 我为那些阅读科塔萨尔和帕拉的钢铁般的年轻人所感动,就像我阅读它们并打算继续阅读一样。我为那些头下夹着一本书睡觉的年轻人所感动。书是世上最好的枕头。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2003)

智利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包括《遥远的星辰》《荒野侦探》《2666》《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等。《纽约时报》称他为"拉丁美洲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之声"。

书友短评:

@ QING 首要声明:这本访谈集极大地破坏了我长年与波拉尼奥勉力维持的友情——想要无条件做波拉尼奥的情人。事实上,访谈集一般都是粉丝读本,尤其这么薄薄一册,不带本子入场根本不知道演员在演什么。开篇巴尔德斯的评论是一流的,我是说从写作角度和深度上,但不是围观读者最好的入门读物,因为她的写法不比波拉尼奥的侦探小说更容易破解;4篇访谈质量参差不齐但真的已经超乎我的预期:1和3的入门性更强,但也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些完全出乎我意料的回答;2完全是作家间的对话,问题本身包含大量知识点,很爽,很爽;4这种快问快答真是…不及格的访谈…但波拉尼奥也太可爱了吧!我哭! @ #vivida# 读波拉尼奥谈阿连德那段我似乎明白他的小说为何给我矛盾感。阿连德左得很古典,波拉尼奥左得很文学,而我很难不得出一个很傻的结论,人类社会的自由是守恒的。七三年九月那天波拉尼奥先是失望,然后在之后的日子里把阿连德的死文学化为伟大。于是有了《智利之夜》那段令人目眩的描写。他又写皮诺切特把阿连德嘲笑一番,说他不阅读也不写作,却被打造成烈士和知识分子,“因为如果单纯只是一位烈士的话,如今已经不太能使人们感兴趣了,对吧?”再看智利此后二十年,再二十年,感觉就是聂鲁达、波拉尼奥都失落失传,最准确描述已给出,“道德上的问题,有一些。美学上的问题,一个也没有。” @ stvnl 父親/母親永遠是作家滔滔不絕的話題,小孩則是作家為數不多的失語時刻。或許世上最難的工作是做父母(又或是做誰的小孩),所以我們才總要逃避。 @ 好凶熊 【补签】 @ 橘外人(海狸版 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我们停泊在某本书中。一座图书馆,就是人类的隐喻。

书籍目录

孤身在众幽灵间
"文学不止由字词构成",《首都》,圣地亚哥,1999年12月
"阅读往往比写作更重要",《炸弹》,布鲁克林,2002年
"体位是体位,性爱是性爱",《图里亚》,2005年
最后的访谈,《花花公子》,2003年
· · · · · ·

  • “我本想成为一名凶杀案侦探,而不是作家。””我对此非常确定。一连串的杀人案。我是那种可以在夜里独自回到犯罪现场的人,不怕鬼。“侦探故事和具有争议性的言谈,是波拉尼奥所热衷的——他曾宣称詹姆斯·埃尔罗伊(James Ellroy)是在世最好的用英语写作的作家——但相比情节和文体这类事物,他对侦探故事有更大的兴趣。究其本质,侦探故事是对暴力的动机及机制的调查,而波拉尼奥——他在1968年特拉特洛尔大屠杀那年搬家去墨西哥,他说自己在1973年祖国智利的军事政变中身陷囹圄——也为这类事物深深着迷。他全部作品中的重大主题,就是艺术与罪恶、职业与犯罪,以及作者本人与极权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波拉尼奥所有成熟的长篇小说都在仔细审视作家该如何应对专制政权。
    —— 引自第3页
  • 你是怎么发觉阅读的乐趣的?这当然因为我曾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孩子,一个非常理智的少年。我父亲乃时候是一个邮递员,也是智利南方的以为职业拳击重量级冠军。在那个男人面前,唯一该做的事就是变得比他更强壮——否则就意味着选择成为同性恋、如果他让我选,那我会选择成为同性恋,对我而言这是一种重要的审美上的逃离,而非天性如此。我是异性恋。那剩下的就只有电影和书。从童年开始,我就全心投入地看大量电影,读许多书,主要地,还有点明显地,是为了“杀死”我父亲。当然,我父亲一直都爱我,跟其他父亲一样。现在,我儿子也很想“杀死”我。我要做第一个这样跟他讲的人:杀死我,儿子。我脖子在这里。这根那个犹太母亲的消化有点像:疯癫发作的时候,儿子砍掉了母亲的头,逃跑了,然后绊了一跤,他正趔趄起身的时候——母亲的头还夹在他怀疑——那个头说道:“儿子,你没事吧?”父亲对儿子的哎也与此类同。我猜在他的蛮横和勇气之中——他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我父亲就像我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着我、到头来,要是讲父子关系,那可以讲几个小时。这其中唯一清晰的部分,就是儿子想唾弃父亲多少次,父亲都必须甘愿奉陪。即便如此,父亲也没法偿还他欠下的十分之一,因为儿子从来没要求自己被生下来。如果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你至少德能忍受他想施加于你的任何羞辱。
    —— 引自第60页
  •   最后的访谈(共6册),这套丛书还有《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海明威:最后的访谈》《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