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学中医

书名: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
作者:王伟
译者:
ISBN:9787513218481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82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中医治病几千年来一直沿用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天地间四时五运流转的规律,在人体就是六经阴阳传遍规律,这个规律古人称之为“道”。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至简至真,“道”的本体与“道”在针刺上的应用详细记录于《黄帝内经》的各篇章里,《神农本草经》则详细记述了“道”在中药上的应用,张仲景《伤寒论》详细讲述了“道”在汤液治病上的应用。本书带领读者,拨开思维中的谜雾,学习中医经典智慧,领会经典所传载的天地之道,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六经脉证与《灵枢》针刺,找到天地智慧所带来的如大醉初醒般目明心开的感觉,找到至简至真的天地之道。

作者简介:

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精研《内经》《伤寒论》,临床善用古方与微针治疗各科杂症。

书友短评:

@ 小熊座贝塔星 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干货的。读完并不像有些评论所说,作者有多狂,并不是的。里面没有多少废话,反倒是有不少歪路作者在提醒学弟学妹别走。同学提问那里,实际有不少犀利的问题,作者的回答也让人豁然开朗。今天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读完了本书,结果发现之前居然已读过却没留下什么印象。学校的公众号在推这本,有幸又看了一遍呀~ @ 黄河边 很好! @ Polaris 感谢师姐推荐~!真的是好书 是要有多厚的功底才能写出每个字都是干货的书啊~而且理解的真的很好,有种得道高人,看破中医红尘的高度,老师也强调只读经典,作者也这样强调,并且作者比老师更加指了条路,本来只是想看看随手摘点笔记。。到最后每句话都想摘抄。。 @ 天医门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从自己学中医成长的过来人经历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学中医,怎样学好中医等,有很多见解颇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不过总体而言,作者无私的分享自己的学医体悟,对较正确的引导初学者来说不失为一本好书,还是很值得好好一读的。 @ 木鳖子 前半部分还有对经典的新颖阐述与热忱,后面渐渐落入窠臼 @ 发呆巴巴 对我来说有些深奥看不懂 @ 古典也流行1982 给学习中医指出了一条道路,坚持学习经典。 @ Polaris 爱好者读起来很吃力,不过我认同作者的话。其实道早在远古就定下来了,哪有那么多新的突破,不过都是概念包装而已。对于每个人来说,读经典应该是得道最容易的办法 @ 子非鱼 一直想着退休之后做什么,就读中医经典吧!这可是个耗时耗力的慢活,快节奏的时代大概只能望洋兴叹。唯有沉下心来,才能有所领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熟读经典很重要 …………………………………………….1
为什么要强调读经典 …………………………………………….2
读经典医书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6
返本还源学经典……………………………………………………8
读经典要坚守的方法 …………………………………………..11
理、法、方、药贯穿的看病模式 …………………………13
淳于意读经典三年大成 ……………………………………….14
同学提问…………………………………………………………….15
第二章 回归古人的思维模式 ……………………………………24
《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 ……………………………..24
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26
阴阳之道 ……………………………………………………………..28
五行之道 ……………………………………………………………..33
《黄帝内经》中的两种思维体系:脏器系统与藏象系统……………………38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42 第一章 熟读经典很重要 …………………………………………….1 为什么要强调读经典 …………………………………………….2 读经典医书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6 返本还源学经典……………………………………………………8 读经典要坚守的方法 …………………………………………..11 理、法、方、药贯穿的看病模式 …………………………13 淳于意读经典三年大成 ……………………………………….14 同学提问…………………………………………………………….15 第二章 回归古人的思维模式 ……………………………………24 《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 ……………………………..24 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26 阴阳之道 ……………………………………………………………..28 五行之道 ……………………………………………………………..33 《黄帝内经》中的两种思维体系:脏器系统与藏象系统……………………38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42 同学提问………………………………………………………………48 第三章 观天地,法阴阳…………………………………………….52 中西方医学思维的差异………………………………………..53 天地阴阳的运行规律……………………………………………57 人体阴阳的运行规律……………………………………………60 阳明之为病,胃中寒是也…………………………………….69 将人体状态进一步细分………………………………………..72 重视那些被忽视的望诊资料…………………………………78 找找“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的感觉..80 同学提问…………………………………………………………..82 第四章 六经脉证………………………………………………………91 经典真正的灵魂——天地思维……………………………..91 人体中风与中寒之机理………………………………………..94 六经病的产生与传变原理…………………………………….98 每一经病的正治大法………………………………………….102 六经病误治举要…………………………………………………107 痰饮病脉证论治…………………………………………………115 “属”病的治法…………………………………………………118 判断病人病情轻重与预测死期……………………………120 方不贵大而贵偏…………………………………………………124 简单实用的八纲辨证………………………………………….127 理法方药一以贯之……………………………………………..129 以指指月,指非月……………………………………………..130 同学提问…………………………………………………………….134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药物谈………………………………….144 中药治病之理——以偏纠偏……………………………….144 《神农本草经》难懂之谜…………………………………..146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三品的道理……………..148 古人对中药的认识——通过药物的生长判断药物气味……………………..150 再看许胤宗不著书之因………………………………………157 附:也谈中医养生……………………………………………..158 同学提问…………………………………………………………….165 第六章 张仲景常用中药分析………………………………….173 附子的气味分析…………………………………………………174 麻黄气味苦温考…………………………………………………181 张仲景常用苦味药分析………………………………………184 张仲景常用辛味药分析………………………………………191 张仲景常用甘味药分析………………………………………195 叶天士用药物气味指导临床思维初探…………………196 失理而后法、失法而后方、失方而后药……………..198 同学提问…………………………………………………………….201 第七章 略谈《灵枢经》中的针刺………………………………208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灵枢经》的精华篇章《终始》……………………..209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如何诊断人体邪气所在………………………213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精确判断该补泻的经络…………………………..217 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精确判断该补泻的穴位………………………………222 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详细的补泻手法………… .230 补则益实,泻则益虚——判断补泻手法是否成功…………………….239 经气已至,候其自护——如何保持而不反弹…………………………….243 之守形,上之守神………………………………………….244 同学提问…………………………………………………………….246 第八章 拨开迷雾学中医…………………………………………254 中医理论的迷雾…………………………………………………254 学得越多,离道越远………………………………………….258 分析出现迷雾的原因………………………………………….260 拨开迷雾的方法…………………………………………………266 中医的传承………………………………………………………..269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274 同学提问…………………………………………………………….276 后 记……………………………………………………………………279
· · · · · ·

  • 我个人认为:学习最大的痛苦就是知识间的互相碰撞,费劲心力地获得很多知识,可知识间却相互矛盾,并各自有理,死死纠缠于得到的知识非常痛苦,这种纠结的痛苦难以形容。所以需要我们轻装上阵,轻松地没有过多要求地学习经典,这就是快乐的开始。
    —— 引自第53页
  • 外界能量进入人体的过程是阳,人体向外界消散能量的过程是阴。人体处于阳盛,则阳气由外向内增加,而阴气向外消耗减少,此为阳道实。人体处于阴盛状态,正好与阳盛相反,是阴气外出增加,而阳气内入减少,为阴道虚。阳气入的多则为三阳病,阴气出得多则为三阴病。
    —— 引自第62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拨开迷雾学中医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