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今注今译

书名:庄子今注今译
作者:陈鼓应
译者:
ISBN:9787101114997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1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935
豆瓣评分: 9.5

书籍简介: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庄子今注今译》参考了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择善而从,对《庄子》全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是一部经典的《庄子》通俗读本。本书最早于1974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书局于1983年以繁体字再度印行。其后作者又对注译的老、庄两书分别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继续交由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排发行,200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以简体字排版印行。后中华书局以台湾商务印书馆本为基础,吸收了北京商务印书馆简体字本的新修订内容,再与中华原版复校,改正了原版的一些排印错误,全书增删异动之处约一百多条。中华书局这次重排本,是作者自己最为满意的一个修订本。此次作为著作集之一种而再版。

作者简介:

陈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 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著有。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此次出版的“陈鼓应著作集”系列,是他学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

书友短评:

@ kayoko 木心有言:若说西方的哲学是歌剧,那中国哲学就只能算是民谣。确实,以西哲为印证,老庄思想并不难懂。但所标举的本无、守静却又是西哲所无。《庄子》更是一部先秦艺术家丛书,文学性胜出于其思想性,或者说其文学性远远拔高了其思想性。南方人的文采飞扬呀。“老庄”并称,我以为思想之质出于老子而文出于庄子。《胠箧》《盗跖》对儒教的反动,千古以来不知道暗暗给中国文人透了多少气。内篇七部篇篇都好;外篇《在宥》《秋水》《胠箧》印象最深;杂篇《寓言》是庄子写作原则,《盗跖》是小说笔法(盗跖更是以武犯禁的偶像级人物),《天下》中所列老庄之所不同及惠子思想的两篇概要则所论中肯即便非庄子所写也至为紧要。 @ 水先生 不分彼此、不辨是非、不惧生死,天下一切都一样罢了。有些篇章虽然像绕口令,但确实能缓解焦虑,需要时常重读。 @ 夜幕 有幸在人生某个苦闷的阶段读到。 @ llsthm 说剑是对逍遥游的注解,竟然被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这些人显然没有读懂逍遥游 @ 1416 才疏学浅 个别章节太难理解 配合网课北大杨立华教授的课一起服用 会好一些 @ 芥末。 看了一半没读完 @ 诺阿 庄子是多么有趣的人啊,这本书里他更加鲜活了。 @ momo 拖了很久终于读完了,“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怎么能有想得这么明白的人。有时候读书觉得自己通透一点了,境遇有变的时候又会按惯性思考,可能就是修行在日常吧。 @ 蜂蜂蜂蜂蜂子 考研、毕设都在用,

书籍目录

最新修订重排版序
修订版序
前言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胜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本书主要参考书
· · · · · ·

  • 〈逍遥游〉篇,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本篇可分三章,首章起笔描绘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次写“小知不及大知”,点出“小大之辩”;接着写无功、无名及破除自我中心,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第二章借“让天下”写去名去功,借“肩吾问连叔”一段写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篇末借惠施与庄子的对话,说到用大与“无用之用”的意义。
    —— 引自章节:内篇综述
  • 〈齐物论〉篇,主旨是肯定一切人与物的独特意义内容及其价值。齐物论,包括齐——物论(即人物之论平等观)与齐物——论(即申论万物平等观)。全篇共分七章。第一章,劈头提示“吾丧我”的境界,“丧我”即去除“成心”(成见)、扬弃我执、打破自我中心。接着写“三籁”,述自然的音响。第二章,评“百家争鸣”——学派间的争论,以至众人役役,迷失自我。第三章,指出学派辩论、人物争论,乃由“成心”作祟,因此产生种种主观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因而提出“以明”的认识方法。并申论事物的相对性与流变性,以及价值判断的相对性与流变性,因而提出“照之于天”的认识态度。第四章,归结到“道通为一”;各家各派所见,不是宇宙之全,不是物如之真,只是主观对于外界的偏见。再提出“以明”的认识方法。第五章,再度申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第六章,例举三个寓言故事,引申前义。第一个故事“尧问舜”一段,写自我中心之排他性与开放心灵之包容性的不同。第二个故事“啮缺问乎王倪”一段,提出“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的命题,申说价值标准不定于一处,并指出人群习于“人类自我中心”之非。第三个故事“瞿鹊子问乎长梧”一段,描述体道之士的死生一如观及其精神境界。篇末第七章,例举二则寓言“罔两问景”一段,喻“无待”之旨。“庄周梦胡蝶”一段,写“物化”之旨。
    —— 引自章节:内篇综述
  •   陈鼓应著作集(共23册),这套丛书还有《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道家哲学主干说》《庄子人性论》《管子四篇诠释》《尼采新论》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庄子今注今译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