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病人”

书名: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
作者:杨念群
译者:
ISBN:978730027665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1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95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常态”变成“病态”,又如何在近代被当作“病人”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史。“东亚病夫”的称谓既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治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医疗过程,而是变成了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聚焦的对象,个体的治病行为也由此变成了群体政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以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通过数十幅相互衔接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变迁波澜壮阔的另一个历史侧面。在这些场景中活动的人物既有西医传教士、助产士和社会改革者,亦活跃着坐堂中医、顶香看病人和走方行医者,还有各类政治家和赤脚医生的身影。本书力求在一种“情境化写作”的状态中充分展示近现代政治演变与传统医疗因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博弈关系。

作者简介: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2019)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书友短评:

@ 陈苯环 “现代中国”传统的形成不但与西方对清代帝国的想象有关,而且更与中国人自身对这种想象的再利用密不可分。晚清以来,中国人的“身体”乃至由这些“身体”组成的“国家”都被视为是“病态”的。西方人相信,亚洲人不像欧洲人(或白人)那样会对疾病感到痛苦和悲痛,把疾病与穷人或社会中的异类在想象中联系起来,也强化了疾病与异域通常是原始地区之间想象的关联。中国人就是在这种话语的不断规训中确定自己的现代位置,并一度确信这就是认定自己落后的最合理的隐喻性理由。

书籍目录

导言:医疗史的另一种叙事
第一章救不了灵魂的医生
第二章对陌生空间的恐惧与接纳
重设内与外的边界
病人是怎样委托给外人的?
对非常状态的控制
第三章“公医制度”下的日常生活
从“话语”到“制度”
从“临床医学”到“地段保健”
第四章现代城市中的“生”与“死”
从生到死:空间仪式的传统表现
“街道政治”:生死场中的抗拒与变迁
“产婆”档案中的多重声音
阴阳生:徘徊于法律与医学监控之间
第五章乡村医疗革命:社区试验
“白大褂”如何下乡?
“巫”与“医”的现代之争
第六章追剿“巫医”
“巫医”与民间宗教秩序
“坛仙”的空间安排
灵验决定一切
“顶香看病”与社会秩序
在城与在乡:“巫医”的移动与控制
“地方感”为什么消失了?
第七章中医自救面面观
1929年:中医成为“社会医学”的救治对象
最后抵抗的逻辑
插曲:对“公医制”的微弱质询
个体防疫与诊疗经验
为争取群体防疫身份而苦斗
体制容纳的后果
参与“防疫”的新体验
“西医化”浪潮的威胁
新型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医世界”
中医“自组织形态”的蜕变
第八章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小小“细菌”改变了世界!
“沾带”行动后的空间效果
“美国细菌”变成了上帝扔下的“瓶子”
防疫如何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政治
“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化过程
第九章在政治表象的背后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政治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网络
尾声:赤脚医生的黄昏
结论:医疗史、“地方性”与空间政治想象
附录: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
参考文献
· · · · · ·

  • 早期进入中国的西医传教士都认为,中国人的疾病是没有建立类似基督教西方世界那样的道德秩序的一种反映。因此,身体患病实际上暗示着中国的一些风俗习惯的丑陋和低下正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命状态,只有通过灵魂得救,才能真正治愈身体的疾病而得到新生。西医传教士的观点来源于西方中世纪的以下理念:疾病的隐喻具有道德劝谕和惩罚的意义。内心最深处所恐惧的各种东西如腐败、腐化、污染、反常和虚弱全都与疫病画上了等号。疾病本身变成了隐喻,然后借疾病之名,这种恐惧被移置到其他事物上,疾病于是变成了形容词,具有被当做隐喻使用的最广泛的可能性。它们被用来描绘那些从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上来说不正确的事物。
    —— 引自第3页
  • 公共卫生的实行变成了民族主义目标的一种制度化表述,因为“由体育观念和预防医学中之卫生观念、一切的改革心理与趋势观察起来,我们就可明白民族力量的增进一定要提倡健康,尤其要提倡整个国民的健康,然后可以顾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优生优种与进化的目标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这种逻辑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卫生行政空间的日趋独立运作而得以表现的。国家对生命控制的范围和领地已逐步从公共空间渗透进了家庭私人空间,特别是防疫场合下分区式的强迫接种与隔离,几乎使私人化的空间荡然无存。个人的身体这时必须接受国家在民族生存复兴的话语下的积极支配和干预。
    —— 引自章节:什么是“医学的国家化”
  •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共107册),这套丛书还有《走进分析哲学》《美国的奠基时代》《胡适新论》《佛学与儒学(修订版)》《江南的早期工业化》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再造“病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