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

书名:在美国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
ISBN:978753275911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22
豆瓣评分: 7.7

书籍简介:

本书以真实故事为题材,写波兰最著名的女演员赫莲娜.摩德洁耶夫斯卡在一八七六年移民美国的故事。一八七六年,波兰最伟大的女演员玛丽娜·札兰斯卡退出舞台,率领一群同胞,飘洋过海到加州建立他们的乌托邦公社。玛丽娜的儿子与丈夫随同在侧,护花使者中还有一个深爱她、刚窜起文坛的年轻作家。《在美国》描写拓荒时代时依然空旷的西部,在那里,他们的公社失败,多数成员返回波兰,但是玛丽娜留下来,在美国舞台大放光芒。 《在美国》是一本生动、令人惊喜的巨作,是桑塔格最迷人、最杰出的成就。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书友短评:

@ 默然 太厚了!几近读不下去,后现代主义,去中心话语、碎片化,不太喜欢。 @ 小细 历史文本中的真实与虚构,毕竟是fiction。情节基本呈线型发展,十分清晰,不过是不停变幻手法和角度。女王征服舞台史,公社的插曲虽然是转折但是总的来说没啥挫折的呈现。最后布斯的醉话倒是有深化之处,演员的身份和生活,哈姆雷特的“好像”。关于美国的评论和展现并无新意可言。总的来说,现实真的像故事那么乏善可陈么? @ 安德 要不是翻译弱爆了,要不就是桑塔格掉线了,这本不好读,不耐读,空大气的样子。 @ 未眠甜筒 我们总会成为我们未来可以成为的人。 @ 苏达小姐姐 于是,他们都来到美国,每一个失意过、期待成功的、渴望重生的人,他们认定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乐土,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所有的所有都会被认可。 @ 陈青 惊艳的开篇,美丽的片段,虽然情节和细节上打滑,但我好喜欢 @ Deepseababe 和波伏娃、阿伦特并称的才女,在博尔赫斯书店只翻了后记和浏览了下文法,夹杂传统和后现代,一句话来说就是讽刺美国技术和金钱对西方文明的灾难性影响,顺带着一点女性主义的宣言 @ liekkas “如果不能激发每个人改变生活的愿望,讲故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桑塔格可能是想讲个心灵鸡汤。日记里的反反复复才是真实。 @ 吃到十二分饱 一位女性的螺旋式上升记录。事业婚姻情欲的理解和探索,乌托邦社区的尝试,戏剧皇后所必需承受自我救赎。

书籍目录

  • 所以,跟我商量我们怎样飞走,奔向何方,带上些什么。不要因世事变迁而独自伤心,把我撇下,对着因同情我们而变得苍白的天空我起誓,不论你说什么,我都将与你同行。
    —— 引自第21页
  •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间屋子,等我们去摆放家具,准备住人;如果要认真倾听,你得让自己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安静下来,这样你就能听到你头脑中另一间屋子的声音。你会听见火噼噼啪啪燃烧的声音、滴滴嗒嗒的钟声、马车夫的吆喝声(如果窗户打开的话)或者小巷里摩托车的轰鸣声。如果房间喧闹嘈杂,你就什么也听不见。声音沙哑或轻言细语的人坐下来就餐,讲述一些你不太能听懂的话,听不懂的原因希望不是屋里开着电视,而且音量开到最大;你是要抓住主旨。开始只是一些片言只语,一个名字,一阵急促的低语或哭喊。
    —— 引自第25页
  •   苏珊·桑塔格文集(共17册),这套丛书还有《同时》《床上的爱丽斯》《恩主》《激进意志的样式》《疾病的隐喻》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在美国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