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在镜中

书名: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
作者:戴锦华
译者:
ISBN:9787501520275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92
豆瓣评分: 8.8

书籍简介:

这是北京大学女教授戴锦华在美洲、欧洲以及台湾地区的一些名牌大学访学的过程中撰写的一部思想新著。书中既有对比较文学的反思,也有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重新审视,还有对文化学、电影学、和自我内心的不断追问。其体裁虽采用名人访谈的形式,但她显得更灵活。其话话显得更有“平民”意味。用她的一些学生的话说,她不但具有一种观照“平民”的文化精神。还拥有一种拯救妇女的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她在国内外。尤其是在北大获得成千上万的学生的爱戴。应该说,这也不足为怪。

作者简介:

书友短评:

@ 棠棣之华 也许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读到戴老师这般人物在起初也会害怕展现自己的女权主义者身份,更为此前几个世纪里铁屋里醒来的女性先驱们深感痛苦与曲折。甫翻开书时还担心于二十几年前的采访录于今天还有多少指导意义,却发现正如书中所讨论的90年代暗含着的与80年代的承袭,我们看似天翻地覆的新世纪,也只不过是此前历史的续写与沿袭,这也就意味着今日的种种问题,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被书写和讨论。而这种可以当面指出问题,表达反对意见,甚至近乎于吵架的访谈或对谈今日已不多见了,弥显出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 owiiwo 1. 特别精彩但很难推荐给他人的书,戴先生句句切中要害且善于揭示简单议题之后得复杂性。本是为了女性主义的话题去看的,却在其他地方收获更多。太喜欢这种抛出一个话题能为你展开一个历史图景的学者了~ 2.1999年出版的书,谈论八、九十年代如信手拈来,如有可能还想听关于新世纪的讨论,但我深深怀疑在二十年后的今天,这样直言的话语再没有出版的可能了。 3.很重要的一个启示是,在压迫/反抗的游戏中仍有选择拒绝游戏的可能和空间。 以上。 @ Amarcord 身处九十年代的他们在讨论属于他们的当下,但我在书里读到的不仅是内容本身,还感受到了过去的历史情境。戴老师八九十年代之交经历的商业大潮冲击下的思想精神危机反而成为了寻找更多理论资源来认知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动力,虽然犹在镜中,但是不断突围而且走得越来越远。书中有些内容(比如对《渴望》的讨论)已经被时代浪潮淹没,但更多议题放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悬而未决。与王姓评论家的访谈更像是剑拔弩张的吵架,很有画面感。而高密度的观点与知识输出就是戴老师最大的特点了。 @ Pengu 想到这是一本出版于1999年的图书,就会不自觉地感到羞愧,别人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充分反思到的东西,自己竟在二十多年后还要绕偌大一个弯子才能反应过来。当然,我不应该为自己开脱,但想到自己受教育过程中那些至今仍执守着某种八十年代启蒙幻梦的教授,还是有些愤懑的。而后感到的则是敬佩,戴在世纪末的思考竟能在相当程度上命中今日之现实。戴的经历很好地说明,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必然要经过两次自我的启蒙,一次反思传统与革命,另一次则反思西方与后革命,而两种反思之间的张力,无疑会使我们更加明晰某些问题以及最为重要的立身处世姿态。但退一步说,戴似乎也已经意识到,如果只是停留于意识形态批判式的“文化研究”,实际上已不可避免地丧失了某种更为可贵的批判力。对于自身的这一矛盾,戴虽真诚而不掩饰,但似乎也未给出一种解决方案。 @ 枫林红调剑圣 恋恋不舍地看完了,戴老师作为牵引我阅读兴趣的人在这本书中继续散发学术魅力,也学到了一些与历史更近的东西,可能和其它戴老师的著作相比这一本没有那么正式和严谨,但是也因为访谈录的特别形式,更加直观地触碰到了以前的生命状态。

书籍目录

目 录
犹在镜中(代序)
1、清醒的立场
学术自传
文化研究的描述与立场
文学批评种种
福柯、权力与“游戏”
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
萨特与知识分子角色
文学、哲学一议
2、电影史的文化精神反思及其他
学术转型与文化思考
反思80年代
历史断裂与原画复现
学术“近代热”及其他
电影理论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讨论与电影史
理论资源及反思
女性主义与电影史写作
电影、文学与个人习惯
3、都市文学、文学批评和知识分子角色
都市、都市文化与“革命”
历史与现实
关于“都市”的话语
90年代文化与文学
“代”文化与文学
文学体制与文化格局
知识分子身份
西方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现实
4、革命 意识形态・文化研究
“五月风暴”与现代世界
意识形态批评与中国批评空间
“缸中之脑”与面对现代噩梦
5、女性主义:文化立场、性别经验与学术选择
中国女性主义与女性学,昨天和今天
女性文学?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和“女儿”
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
女性写作
性别研究及其困境
性别的差异与本质主义
个人经验与女性主义立场
附录1、对话录: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
女性写作脉络与男性视点
反诘
个人化写作与女人的“被看
对反诘的反诘
女性空间的争论
附录2、四人谈:面向挑战的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与理论立场
再读《渴望》
构造“个人”与社会转型
附录3、四人谈:漫谈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讨论及其他
广告研究与文化语境
关于“世俗化”的质疑
广告与社会机制
跨国资本与广告表象
“命名”与“断裂”
现代性话语与二项对立式
“别人”和“自己”的故事
对80年代文化的一种检讨
· · · · · ·

  • ‘五月风暴’的失败标志着某种‘最终的’失败,它是双重意义的失败:一,在资本主义体制之内,以革命来建立别样社会的理想难以实现;二,‘五月风暴’一夜之间在巴黎、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点燃了革命之火,学生们占领了巴黎,戴高乐出逃,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加入学生的行列,但这给人们带来极大希望、甚至狂想的局面,迅速地为暴力的国家机器镇压并终结。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向知识分子展露出来的面目,仍然是镇压巴黎公社时的嘴脸,国家机器的暴力本性在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旗帜的资本主义体制中并无丝毫改变。这一事实完全粉碎了欧洲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最后残存的一点幻想。……所谓‘二十世纪所有的预言都是关于革命的预言,二十世纪所有的记忆都是关于革命失败的记忆’。也正是在类似的双重意义上,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与这段历史和欧洲左翼知识分子的经历产生了某种深刻的、也许同样充满误读的认同。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角色的认同。 ‘五月风暴’永远会在文化史上留下它深深的印痕,因为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唯一的一次革命,同时是一次真正的、对一种革命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的实践,是对一种理论探讨所提供的可能性的社会实践……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五月风暴’也意味着某种绝对的终结:既终结了20世纪在体制内颠覆体制的可能,也彻底终结了知识分子以自己的力量直接参与或构造社会实践的可能。在深深的绝望之下,欧洲知识分子全面从历史舞台上撤退,退回大学,退回书斋。……于是,由话语实践参与社会革命实践,进而投身于真正的社会实践的行为方式,转而为话语实践、单纯的文化实践或曰一种‘表意实践’的样态。……而在“五月风暴”之后的西方电影理论中,我们目睹了各式各样的激进的理论话语实验,这种电影文化理论中的激进动作和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全面撤退恰恰是同一个历史进程的两个侧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理论本身是一个‘革命的学科’,电影理论进入大学是‘…
    —— 引自章节:“五月风暴”与现代世界
  • 在我看来,相当代中国文学始终是写在‘家国之内‘,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启蒙与救亡’的主题、‘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所有文化的主流话语都在否定‘个人‘的可能。“【党/国家/集体所塑造的意识形态无所不在,个人无法逃离】
    —— 引自第79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犹在镜中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