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性的界限

书名:先验性的界限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审思
作者:马迎辉
译者:
ISBN:978752033058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06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先验性的界限: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审思》立足于阿多诺的《认识论元批判:胡塞尔与现象学的二律背反研究》,以胡塞尔从描述心理学到现象学的发展为参照,从科学论与逻辑学、意向性、认识论概念本质与纯粹自我四个角度对阿多诺的胡塞尔批判做了深入的文本梳理。 《先验性的界限: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审思》的研究表明,尽管限于新康德主义视角,阿多诺的胡塞尔批判时常陷入文本和义理上的误读甚至曲解,但他还是从马克思哲学角度洞悉了描述心理学的若干内在理论困境,并且在此基础上向现象学提出了一系列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譬如现象学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现象学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批判的关系问题,在澄清阿多诺对胡塞尔的误读的基础上,《先验性的界限: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审思》也对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做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回答。

作者简介:

马迎辉,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现象学、精神分析、法国哲学以及批判理论;完成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各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中国社科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0余次。

书友短评:

@ Lumen404 阿多诺的批评根本上混淆了胡塞尔描述心理学到先验现象学两个不同阶段的思考,阿多诺批评胡塞尔认识论陷入到了前批判时期,但真正陷入其中的是他的辩证法。马迎辉的出色分析与其说是在评论阿多诺的批评,倒不如说是利用这个契机来详细阐述胡塞尔早中晚现象学筹划的主导思路。其中对胡塞尔质料先天对康德的感性直观的根本性突破,与马克思事像化批判的比较性分析,为我们搭建了一条沟通现象学和康德与马克思主义之路。全书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纯熟专精的文本工夫让我们惊喜地看到年轻一辈优秀的现象学学者正在崛起。 @ 存在之途 #購於三聯韜奮# 一個先驗的命題並不斷定任何經驗的界限。它只斷定我們是試驗的提供一種範疇系統,這個範疇系統組織的如此嚴密,以至如果其中一個概念與實在不適合,那麼其他的概念也就不適合,因此我們將放棄它而試驗另一個。我們只有當具有了如此嚴格的圖示,才能說完全具有了關於實在的知識。因為如果一個對象可以用一個特定的概念來識別,那麼我們一定得有一個標準用來判定該對象是否這個概念的實例。如果當一對象不能作為這個概念的例證,我們就要改變標準的話,那就永遠不會有任何標準,也絕不會有知識。當然,我們關於對象的知識只能是或然的,絕不是確定的。因為無論有多少關於被期待對象的現象的預言已被確認,總有可能下一個不被確認。一切證實都是部分和程度的問題。因此,如果我們要求經驗知識一定是確定的,那我們注定要失望。 @ 一杯里尔克 哈哈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科学论与逻辑学
第一节 科学性批判
第二节 逻辑绝对主义
第三节 现象学的动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意向性理论
第一节 本质与意向
第二节 体验与意义
第三节 观念抽象
第四节 含义与所思
第五节 本质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认识论概念
第一节 被给予性的悖论
第二节 感知问题
第三节 构造理论
第四节 先验观念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本质与纯粹自我
第一节 现象学的突破
第二节 范畴直观与现象学的悖论
第三节 观念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先验性的界限
第一节 先验哲学
第二节 先验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先验性的界限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