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书名: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作者:李怀印
译者:
ISBN:978755984412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44
豆瓣评分: 8.8

书籍简介:

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本书聚焦地缘政治、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三个关键因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 仲伟民、赵世瑜、陈锋、吴重庆、李里峰一致推荐。大学问出品。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图书亮点】 1.中国近现代史知名学者李怀印新著,“超级教授”黄宗智主编的“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05号图书; 2.仲伟民、赵世瑜、陈锋、吴重庆、李里峰一致推荐,《亚洲研究学刊》《二十世纪中国》重点评介; 3.新见迭出。本书对影响现代中国形成的地缘政治、族群关系、传统治理等问题的研究,对东亚传统秩序、现代主权国家理论的剖析,对欧洲中心论及革命和现代化叙事方式的反思,均有独到的见解; 4.研究方法新。采用“宏观历史”的研究路径,以综合的视角努力挣脱宏大历史叙事的空疏化与日常历史叙事的碎片化之泥潭,将诸多微观研究升华为宏观考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解析结构; 5.视野宏大。本书从全球史视野出发,将近世中国的国家转型置于世界近代史的视角下加以认识和照察,立足于对中国历史的深层次理解,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现代主权国家形成的独特性; 6.时间跨度长。对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做了全面论述,打破了国内外中国史学界所习惯的古代与近代、近代与现代之间的分期藩篱,把延续数个世纪的中国国家转型历史作为一个既有不同环节又前后贯通的完整过程; 7.强烈的现实关怀。站在新千年的全球地缘政治的高度,重新探求对今日中国历史认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思考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和转型等深层问题; 8.史料丰富。充分利用大量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书中论点皆有扎实的文献史料和数据图表作为支撑。 【名家推荐】 本书从全球史视野,立足于对中国历史的深层次理解,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现代主权国家形成的独特性:中国是唯一一个建立在昔日王朝(帝国)基础之上并且成功转型的现代国家,而其转型时间之长,过程之复杂艰巨,同样世所仅见。而理解此点,是理解当代中国之关键。本书对于地缘政治、族群关系、传统治理等诸多问题之研究,对东亚传统秩序、现代主权国家理论之剖析,对欧洲中心论及革命和现代化叙事方式之反思,皆新见迭出,为近年少见之佳作。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作者致力超越以往的革命和现代化主导叙事,去重新勾勒中国向现代主权国家转型的历史;其次在于作者将地缘战略、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这三个要素形成分析架构,以此解释这个转型过程的发生。这三个要素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近年来多学科学者对包括边疆民族研究在内的区域及跨区域研究、明清财政史研究和政治文化意义上的认同研究取得长足推进,故而使诸多微观研究得以升华为本书这样的宏观考量。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探讨“现代中国的形成”,不只是历史学家的责任,也为一般读者所关注。李怀印教授的这部新著,不同于以往的所谓宏大历史叙事以及“碎片化”的细微考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解析结构。这种全新的解析结构虽然遵循宏观历史的研究路径,但呈现四大特色:一是紧紧围绕现代国家形成的要素——疆域(领土、边疆)、人口(族群)、政府(国家治理能力)、主权展开论述;二是重点选取地缘战略、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等关键变项进行精细而恰当的探讨,并追究诸类项之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三是打破社会形态界限,将近三百年的中国国家——社会转型作为一个继承、变革、贯通的完整过程;四是将近世中国的国家——社会转型置于世界全史的视域下加以认识和照察。作者所论,非同类著作所可比肩。 ——陈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李怀印教授深耕中国长时段的历史实际,将宏观历史视野与中观地缘政治、财政及政治认同机制分析完美结合,摒弃宏大历史叙事的空疏化与日常历史叙事的碎片化,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可以既大且强又充满发展的韧性与惯性,为什么可以超越“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演进范式。本书充满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敏锐而果断地回应了挑激现代中国国家合法性的种种论述。 ——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何以能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政党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在“宏大叙事”早已祛魅、史学研究日益“碎片化”之今日,李怀印教授大胆揭橥“宏观历史”(macrohistory)的大旗,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大要素,对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进行重新诠释,讲述了中国由族群国家而疆域国家而主权国家,并最终形成高度集权与统一的现代国家的故事,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上述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书视野宽广,内容闳富,体大思精,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李里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 李怀印的新著全面阐述了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国家建造过程。作者充分利用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将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置于财政-军事视角和大历史的架构下,对制约国家形成过程的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等因素条分缕析,指出清朝国家独具特色的形成路径对理解现代中国疆域和族群构成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全书引人入胜,不仅有力论证了地缘格局、财政构成和认同塑造在现代中国的国家转型中的关键作用,而且在研究路径上与“中国中心论”遥相呼应,立足中国自身的经验,以理解中国的历史轨迹。作者令人信服地论证,要正确理解现代中国的国家形成过程,必须摆脱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存在的因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所造成的种种偏颇和臆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中国的独特路径。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学刊》) 在诸多历史学家中间,李怀印的近著代表了一种分析架构上的突破。作者在丰富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如何动员财力支撑战争、巩固政权。通过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的比较,此书彰显了民国早期自下而上的国家形成过程。作者对军阀时期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财政基础的颇具洞见的分析,则让人相信,有关国家建造的历史社会学理论确可应用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而作者对南京政权和共产党革命的分析则揭示了国家走向统一和集中的不同路径。 ——Twentieth Century China(《二十世纪中国》)

作者简介:

李怀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美国徳克萨斯大学奧斯汀分校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2015—2021)。主要论著有《重构近代中国》《乡村中国纪事》《华北村治》,主编两套大型丛书:“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的再思考”丛书、“当代中国史研究”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

书友短评:

@ meta 李怀印采取宏观比较历史分析路径,以地缘政治、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为核心建构理论框架,旨在解释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缘何异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范式。他将1644-1949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讨论中国近现代疆域国家、主权国家与民族国家的次第建构过程,以及宪政民主的失败与集权的强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点在于清代低度均衡财政构造的维系(和平环境与人地比例合适)与晚清高度不均衡财政构造的建立(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以及工商业税收替代田赋成为财政主要来源)。但作者未能对其核心概念(如疆域国家)予以清晰界定,对中国现代国家的性质界定也模棱两可(如果认同主权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同一性,那么将中国国家建构路径划分为三阶段则无必要)。另外,书中有少许别字,参考文献存在找不到的情况。 @ 维舟 读过《重构近代中国》,看得出李老师想做一种新的叙事,突破革命史与现代化两种叙事。习惯做实证性质的考据,个别地方的论述因此略感缺乏支撑。读完似乎又回到了80年代“超稳定结构”那里,强调传统、连续性、特殊性,和孔飞力的论述也有差异感。p41讲“现代中国国家…的再造过程仍未完成”,已有的财政、地缘、认同三个视角,却无法作为现代国家内容的支撑,“现代”的含义反而更为模糊,亦为读罢的遗憾。不知是不是中文版本之故。 @ 杭州腐皮包黄鱼 极其有启发,二月初读完的 @ -Ruanc 清王朝边疆和内地的关系与统治思维:边疆-稳定边界统治,内地-统治重点,经济文化政治来源清王朝脆弱的稳定性:大规模人口的低税负+无外部侵略 @ 长歌怀采薇 都是阐述国家与文明独特性的一面,本书看完只觉得厉害,视野之广阔,方法之多样,是许多吹喇叭或故弄玄虚不能比的,当然其针对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出发点还是在从学理出发,虽然确实会有一种后视的决定论之感。之前看新清史的时候,隐隐觉得不同区域之间地位作用是不太相同的。看到李从地缘,财政出发的剖析,真有一种混沌到贯通的感觉。 @ 等风的旗 清朝对中国的疆土的贡献极大,如果不是沙俄占领了外东北,外西北,鼓励外蒙古独立,那么就更完美了。 @ 南虹桥的四季 系统、立体的剖析了清朝入主到49年的中国——国家的经历、变迁与背后的本质与原因等。可读性很强,引人思考。 @ 觅索嘶 如何写一本反西方中心主义及其叙事的精彩教科书。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变过,却一直是(西方)世界的变量。

书籍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问题所在
地缘、财政、认同:一个分析架构
若干关键论题
★ 第二章 早期近代疆域国家的形成:清朝前期和中期的中国
边疆的整合
治理边疆
治理内地各省
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
★ 第三章 边疆整合的限度:清朝财政构造中的低度均衡机制
清代的战争与财政
清朝财政的低水平均衡
清朝在世界历史上的独特性
★ 第四章 地方化集中主义:晚清国家的韧性与脆性
财政分权
有条件忠诚之滥觞
地方化集中主义
★ 第五章 从内陆到沿海:晚清地缘战略的重新定向
传统地缘秩序之终结
塞防与海防
地方化集中主义的成与败
★ 第六章 迈向现代民族国家:清末新政时期的国家重建
财政构造中的高度非均衡机制
地方化集中主义的陷阱
缔造新的民族
★ 第七章 集中化地方主义:民国前期财政军事政权之勃兴
军阀竞争中的赢家与输家
为何国民党势力胜出?
走向国家统一
中国后来居上:从区域到全国的建国路径
★ 第八章 半集中主义的宿命:国民党国家的成长与顿挫
制造新的正统
党国之政治认同
国民党国家的半集中主义
★ 第九章 国家建造的全面集中主义路径:一系列历史性突破之交汇
共产党革命的地缘政治
打造政治认同
东北地区与国共内战
共产党根据地的财政构造
一个比较分析
★ 第十章 比较视野下的现代国家转型
疆域的扩张与整合
王朝的衰落与调适
迈向民主抑或集权国家
★ 第十一章 历史地认识现代中国
欧洲中心论的迷思
现代中国之成为“问题”
中国为何如此之“大”?
中国为何如此之“强”?
国家转型的连续性
★ 参考文献
· · · · · ·

  • 令人称奇的是,晚清中国不仅幸免于列强的征服,而且开始向主权国家全面转型,且一直将自己的边疆(包括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大体保存完好。清朝在1911年的终结,并没有导致边疆脱离中国;相反,清帝在退位之际,将其版图完整地由新生的中华民国加以继承。因此这里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有何凭借,使其能够抵抗帝国主义的冲击,保持领土的大体完整?晚清中国当然算不上是非西方世界在卷人入世界国家体系之后最为成功的国家,尤其是跟邻近的日本相比的话。不过1949年之前和之后流行于中国的民族主义历史书写只突出晚清以来的“百年屈辱”,远不足以全面概括中国在这一个世纪所经历的突破和坎坷。
    —— 引自章节:问题所在
  • 清朝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历了三大变化。其一是地缘政治战略的重新定向,即为因应欧洲列强和日本的威胁,将其战略优先目标,由传统的防卫西北边疆转变为兼顾东部和东南沿海防卫,甚至以海防为主。其二是财政一军事构造的转型,即从中央集权的旧体制转向各省督抚日益自主的新体制,进而重塑汉人官僚与清廷中枢的关系,使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变得越来越具有条件性。这两大趋势加在一起,使清朝国家越来越“内地化”或“中国化”,而原先的“亚洲内陆”特征则日渐模糊。其三是清朝国家从过去相对于周边藩属国的宗主国逐渐向近代主权国家转变。在甲午战争失败,从而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权之后,清朝的朝贡体系基本终结。清朝不得不按国际法准则与周边各国平等相处,也不得不接受与相邻国家之间的边界,而这些边界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外国列强通过双边条约强加给中国的。
    —— 引自章节:地方化集中主义的成与败
  •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共11册),这套丛书还有《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黄宗智对话周黎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