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书名: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作者:陈平原
译者:
ISBN:978730116490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08
豆瓣评分: 8.3

书籍简介:

与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的初版本相比,北大“增订版”的最大差异是,减少了《“五方杂处”说北京》与《“通俗小说”在中国》二文,增加了《“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重建“文学史”》、《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校友与大学文化》等六文,另外,还有十六则议论当下的“学术随感录”。为何加一括号,以“续”相称?那是对于“八十年代”青春激情的呼应。1988年,我曾放下手头的研究,为《嘹望》周刊及《人民日报》撰写《关于“学术语法”》等六则“学术随感录”。这组短文,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等书,在学界影响颇大。不同于昔日的一鼓作气,这回的写作,断断续续,只是表达了一介书生对于“当代中国学术”的持续关注。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30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书友短评:

@ 江上悬鱼 在《“民族主义”及其他——答吴晓东问》中,陈平原说:“实际上,我是用两种文体写作。如果做史学研究,则相对冷静,不太流露激情,另一种则是写作文化评论和学术随笔,借此保持对社会、对人生、对当下的介入与批评。”此书即是后一种。 @ benfish 陈平原在知识分子“自处”问题上的个人立场。最喜欢前两篇和关于学术文写作教育的那篇。“关键词”那篇提供了不错的书单。陈的个人立场可作为例子之一,至少在我的视野范围内,我看到的相关问题的表达很不相同。 @ 肥妞要奋斗 相较侠客梦,这本真心一般啊 @ 历史小学生 对人文研究者来说首先是求知求解,至于“以何为鉴”是自主的选择与发挥。 @ 来公望 相对来说学术性差一些,但本来也不是学术著作。 @ 豆友zxy6kiyMPU 陈老师具有温度的人文知识分子立场令我敬佩,但时至今日回看这本书不免感慨,关于人文学,陈老师的诸多设想并没有实现,反而是担忧正在一个一个地发生。 @ 江上悬鱼 在《“民族主义”及其他——答吴晓东问》中,陈平原说:“实际上,我是用两种文体写作。如果做史学研究,则相对冷静,不太流露激情,另一种则是写作文化评论和学术随笔,借此保持对社会、对人生、对当下的介入与批评。”此书即是后一种。 @ 阿春 去蹭李伟老师文学导论的课,老师在课上推荐的,正好之前听过陈平原老师,看书名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就买来读了。陈老师真的是一个很有情怀的学者文人,明明很多是十多年前的看法了,现在来看问题仍然存在,观点仍不过时,大学怎么改革,文学如何教育,用语保守沉稳,但绝对够真诚了。 @ (。 ́︿ ̀。) 还行

书籍目录

新版序
初版自序
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
一 商品经济大潮与通俗文化的挑战
二 文化精英的社会角色及经济地位
三 泛政治意识、革命崇拜以及平民文学的迷思
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
一 人文学者的失落感
二 三个时期三种研究心态
三 文化人与学院派
四 重建学术自信
学术史·知识分子·民族主义——与东京大学渡边浩教授对话
一 学术史
二 知识分子
三 民族主义
(附录)“民族主义”及其他——答吴晓东问
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
一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
二 关于“两种文化”的论争及其超越
三 网络时代的文化承传
四 答听众问
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风的转变与文言的重现
三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顺利推广
四 关于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论争
五 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六 怎样看待文言之“模仿秀”
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
一 “学者在电视上露脸”能否“得分”
二 人文学者如何面对大众传媒
三 大众传媒能否赞助现代学术
四 在“拒绝”与“同化”之间
武侠小说与功夫电影
一 关于游侠的想象
二 武侠小说作为学术课题
三 从武侠小说到功夫电影
四 打斗场面与特技表演
怀念“小说的世纪”——《新小说》百年祭
一 “小说的世纪”
二 政治与文学的纠葛
三 漫无涯际的文类
四 “新世纪”的困惑
[附录] “文学”如何“教育”
“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
一 关于“学术文”
二 何谓“Seminar”
三 作为训练的“学术史”
四 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
五 学术文章的经营
[附录一]“现代中国学术”课程阅读文选目录
[附录二]学术史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
一 幽灵一般的“关键词”
二 《关键词》之进入中国
三 不同的工作目标
四 从“词汇的结构”到“观念的历史”
五 “新训诂学”与外来词研究
重建“文学史”
一 学术史视野中的“文学史”
二 可爱但又可疑的知识
三 知识、趣味与技能
四 以“阅读”为中心
五 “重写”抑或“重建”
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答《书城》记者问
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答《上海书评》记者问
校友与大学文化
学术随感录(续)
一 坦然面对新世纪
二 有感于“学术腐败”
三 谁来监督中国学界
四 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五 《读书》的文体
六 大学的“实”与“虚”
七 “有话”为什么不“好好说”
八 怀念“小书”
九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十 “剑”是怎样“磨”成的
十一 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
十二 请加入这道“风景”
十三 “博雅清谈”开场白
十四 “中国作家北大行”开场白
十五 “学术”谁来“评价”
索引
· · · · · ·

  博雅英华·陈平原著作系列(共8册),这套丛书还有《千古文人侠客梦》《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