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yranny of Merit

书名:The Tyranny of MeritWhat’sBecomeoftheCommonGood?
作者:MichaelJ.Sandel
译者:
ISBN:9780241407592
出版社:PenguinBooks
出版时间:2020-9-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56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These are dangerous times for democracy. We live in an age of winners and losers, where the odds are stacked in favour of the already fortunate. Stalled social mobility and entrenched inequality give the lie to the promise that "you can make it if you try". And the consequence is a brew of anger and frustration that has fuelled populist protest, with the triumph of Brexit and election of Donald Trump. Michael J. Sandel argues that to overcome the polarized politics of our time, we must rethink the attitudes toward success and failure that have accompanied globalisation and rising inequality. Sandel highlights the hubris a meritocracy generates among the winners and the harsh judgement it imposes on those left behind. He offers an alternative way of thinking about success – more attentive to the role of luck in human affairs, more conducive to an ethic of humility, and more hospitable to a politics of the common good.

作者简介: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Sandel)

著名哲学家,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索邦大学客座教授,牛津大学博士。

桑德尔是社群主义代表人物,坚持批判自由主义的个人观,反思公共生活与公民问题,其代表作《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被翻译成27种语言,畅销全球并引起热议。美国政治学会授予其特别成就奖,《外交政策》评选他为“全球杰出思想家”之一。

桑德尔致力于“公民教育”的通识理念,他的传奇公开课《公正》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也是哈佛大学第一门在网上免费开放的课程。他擅长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通过对极端假设或热点新闻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公开辩论。

桑德尔的教室从校园延伸至全世界,讲学足迹遍及各国,他曾多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演讲。

书友短评:

@ 🔒⛓Nemik 更新:看了 Michael Young 1958 年出版的那本 the rise of meritocracy 后这本书减一星。桑德尔总是不喜欢下结论,或者说他总是得不到最根本的结论,就是我们需要多样化的标准。|本来只是自己有感想觉得meritocracy有问题而打开了这本书,没想到这本书…改变了我现在看一切东西的眼光。第一次真的觉得可以理解现在世界上的populist backlash、反精英潮流、反国际贸易的情绪,我感觉可以理解甚至我也有相似的感觉。(虽然还是对Sandel的文风不太喜欢 @ 武当派掌门 给我很大冲击的一本书。之前读过一些分析民粹主义抬头的作品,比如福山的”Identity”和Hochschild的《故土的陌生人》,但是感觉这些分析的深度都不够。桑德尔的分析相比之下透彻很多,尤其在学者普遍左倾的环境下,桑德尔对于左翼的核心观念做出了相当有说服力的批判。所谓的“进步主义”有不少根本性的误区:他们误以为现代社会里弱势群体的苦难是物质的匮乏,忘记了尊严的重要性;他们误以为教育可以改变命运,结果大学录取成了一场你死我活,最终却令强者更强的游戏;他们误以为专家治国可以解决社会顽疾,却忽略了沟通在民主生活中的地位……川普终有一天谢幕,但如果精英阶层不反思过去40年自己犯下的根本性错误,憎恨的恶灵会再次重生。 @ Jo 想认真地推荐一下这本书,很适合给当下各种卷的讨论提供一个思路。当我们普遍以为我们从贵族制进化到 meritocracy 是打破了封建藩篱开始人人平等的进步社会时,作者已经在质疑 meritocracy 给社会带来的毒害,这其中就包括因为人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才能参与竞争,导致成功的人认为凭的是自己的本事,而失败的人不仅地位低下,同时还伴有一种社会赋予的屈辱感,这进一步加剧了成功者的傲慢和失败者愤懑,以及中间阶层的极度恐惧。而是否真的存在所谓公平的竞争?我们当下对成功的定义是否过于轻视了对道德和common good的追求?对于民粹主义的反扑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种种我们正在经历的问题,作者或许没有直接提供答案,但是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反思该怎么看待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问题。 @ Billyboyzy 剖析了meritocracy的内在逻辑以及它如何导致了美国和世界范围内日渐兴起的民粹主义。不仅对政治经济这样的“大问题”颇具启发,也帮助我反思自己所受的成长和教育环境的影响—那些由“标签”与“比较”带来的纠结—以及自身不假思索的精英主义倾向。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对the tyranny of meritocracy所提出的实质解决方案相对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精英大学录取制度的层面,而没有触及如何将其所倡导的公民美德教育普及给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不过,相信这本书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在未来,不同阶级,身份的人都可以骄傲地说,“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丛林的薄雾 这本书梳理了很多我曾零星产生的疑惑和思考,看完后我又去翻出了《资本论》来读😂。优绩替代世袭制成为新的道德上的分配原理,要抵消这种有毒的理念影响,本书给出的解决方式明显欠缺,但至少给了一个思考方向,那就是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市场不足以建立社会需要的合理配置,而基于此的经济学之上衍生出来的社会治理结构,将成功者变得越来越焦虑,失败者变得越来越屈辱,走向撕裂的政治。那么非消费侧的社会财富生产、衡量、分配和人之间的关系入口又在哪里?只能去读马克思了 @ Acorn Sandel critiques two prevailing aspects of today's "meritocracy. First, he argues that meritocratic systems, like college admissions, no longer select the most talented but rather favor the privileged and wealthy. Yet, they grant credentials under the pretense of meritocracy. (1/n) @ Lucas 啰哩啰嗦,旁征博引,毫无条理,一本书想说的话都在conclusion这一章的一小段话。 也并没有去答辩来support这个论点啊。一本书一半都在批评奥巴马(虽然我不完全不是奥巴马的粉丝)

书籍目录

  • 我们越是认为自己是白手起家、自给自足的,就越不可能关心那些比我们不幸的人的命运。如果我的成功是我自己努力实现的,那么他们的失败一定是他们自己的错。这种逻辑显示优绩至上原则侵蚀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对我们的命运负有个人责任的观念过于强烈,让我们很难换位思考。
    —— 引自章节:第三章 阶层跃升的话语
  • 在李尔斯看来,美国大众文化就是一场机运道德观与自为道德观的不平等对抗,后者显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机运道德观明白人生有许多面向超越人的理解与掌控,才德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报偿。这样的道德观为神秘、悲剧和谦逊留下了空间。人的努力加上天命应许,给了才德至上论一飞冲天的燃料。它扬弃机运道德观,主张世俗成就和道德正当性互为表里。“一个文化愈不坚持人有责任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愈可能更加宽容、人后和体恤”;愈清楚察觉命运与机遇的不可预测,就愈“可能鼓励幸运之人想象自己身陷不幸,跳脱才德配位的迷思与傲慢,了解到人人得其所当得是多么偶然,无法预测”。
    —— 引自章节:◎第二章「良善故偉大」:才德思想簡史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The Tyranny of Merit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