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塔尤
※14世纪法国一个200余人小山村里的江湖 ※历史人类学名篇,心态史、微观史代表作 【编辑推荐】 《蒙塔尤》这本书是历史人类学名篇,是心态史、微观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也是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勒华拉杜里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从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的角度,呈现了一个丰富具象的中世纪。文字流畅,深入浅出,极具可读性。 【内容简介】 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
※14世纪法国一个200余人小山村里的江湖 ※历史人类学名篇,心态史、微观史代表作 【编辑推荐】 《蒙塔尤》这本书是历史人类学名篇,是心态史、微观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也是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勒华拉杜里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从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的角度,呈现了一个丰富具象的中世纪。文字流畅,深入浅出,极具可读性。 【内容简介】 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
本书主要由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巴黎市民写给国王及其代理人要求秘密监禁自己家人的密札构成。这些密札大致按照主题分类,围绕不睦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诉说了琐碎且难堪的家庭丑闻。 这些密札被上呈给当权者,以期绕过正规的司法程序,在隐秘的情况下监禁自己的家人,并改正他/她的恶习。通过这种隐秘的监禁,家庭的名声便不会被败坏,同时也展现了请愿人对于国家权力的遵从和支持。 但在这种非正...
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在政治、思想等领域为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基础,倡导理性、人本思想的启蒙运动似乎与只会带来杀戮的行为毫无联系,甚至互相违背。然而,与一般的认知不同,本书作者指出,该领域的变革也是启蒙运动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从加拿大到加勒比海和印度,法国军队恰恰是旧时代少数将进步思想融入实践的团体之一。在这里,系统化的军队纪律、军人...
本书以“存在”、“异在”和“他者”三个关键词为入口,切入列维纳斯的哲学体系,尤其是其文论思想。并以这三个关键词为线索,梳理列维纳斯在三个不同的面向上与法国当代文论的代表人物布朗肖、德里达、福柯、罗兰 · 巴特、利奥塔、朗西埃等人的复杂关联。近年来,国内的列维纳斯研究正渐入佳境,但对于其文论和诗学的研究,还亟待拓展。与此同时,对于法国当代文论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多见,本书试图以列维纳斯为核心...
本書為法國當代重量級思想家巴塔耶 #生前最後一本著作,全書透過傳統圖像呈現了「原始愛欲」與「情色影像」的歷史,藉原始石雕與洞穴畫、希臘羅馬瓶繪及文藝復興以來各大流派的畫作,回顧了史前時代至二十世紀的情色、極限圖像史。愛神(Eros)與眼淚同處於一種模糊性當中。書中更以哲學觀點重新詮釋中國的「#凌遲」酷刑,點出「苦痛」與「狂喜」的極端糾纏狀態。而宗教儀式的犧牲形象與究極恐怖,遂成為聯繫欲...
《拉康选集》是拉康对其代表作品的选编,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拉康主要的理论学说,也可以感受到其文字的隐晦艰涩。 《拉康选集》出版后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国文字,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巨大影响。中文版最早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01年出版,断版已久,此次重版对译文进行了修订。 本书汇集了拉康一生最主要的学术研究论文,涉及精神分析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每一篇论文的发表,不仅在法国,乃...
【亮点推荐】 ☆全景式新文化史典范力作,在社会变革前夕的历史中重新讲述“狼人”故事的原点。1760年代,“长尾巨爪”的怪兽缘何出现在穷山恶水的热沃当?它是凶猛嗜血的野兽还是邪恶残忍的狼人?它为什么杀死了那么多受害者,为什么偏爱女性和儿童的肉?这一发生在边远之地的离奇事件如何变为传奇,引发上至国王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的举国关注并流传至当代欧美的流行文化? ☆以微知著,从想象的魔...
自從一九八○年代初筆者負笈法國巴黎進修,眾多當代法國哲學家的著述,成為筆者思考人類處境的重要思想資源。然而,要正確運用這些思想資源,意味著我們既要準確地理解相關哲學家的論說,也要能夠與這些論說保持一種批判性的距離,以防自己躲在名家論斷的舒適中,逃避了把這些論說與千變萬化的世界互相對照而產生的思想衝擊。思想上的安逸感,是哲學學習的終結!──劉國英 本書是作者三十多年來學習準確理解五...
本书属于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系列。吉尔•德勒兹(1925-1995)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被视为左翼尼采主义者,被看作是后马克思思潮的一份子。本书是吉尔•德勒兹的“敌人”——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著作,围绕着“大写的一”以及其他内容,巴迪欧以自己的 方式,对德勒兹的思想进行言说。全书分为十章,在书中,巴迪欧试着展示一种思想运动——抗拒、加速与减速、翻覆与逆转德勒兹...
穿抵“五月风暴”的智识核心! 呈现法国后现代思想群像的高光时刻! 选取六位著名法国当代哲学家:康吉兰、萨特、福柯、阿尔图塞、德勒兹、德里达的理论进行解读,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缅怀他们的荣光,更是为了通过对这六人相互交织碰撞的理论的梳理展现二十世纪后半叶法国学界的生活,并引导读者们创造出不拘泥、盲从于过去,面向未来的新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