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宋人

书名: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
作者:仇春霞
译者:
ISBN:978755985317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3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60
豆瓣评分: 8.4

书籍简介:

一部宋人命运浮沉录 120 余幅书信真迹,60 余位名士笔迹里的密码 于史书之外,勾勒出一幅宋代千人千面的风雅群像 . 宋人的命运千人千面,没有人能如愿以偿地善始善终,可是,终究还是有人在命运的滚滚洪流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不仅免于沉沦暗流,还有机会看到满天的星斗。 — — 仇春霞 . 一座随身携带的宋人信札博物馆 近60余位名士,120余幅书信墨迹, 看尽宋人内心情感、才华品级 . 宋史的全新切入角度 从书信中读懂历史 . 5大主题 <<<<<<< 战场 官场 治学 人情 生死 范仲淹《边事帖》、黄庭坚《雪寒帖》、米芾《武帝书帖》、 徐铉《私诚帖》、韩琦《旬日帖》、司马光《天圣帖》、 蔡襄《安道帖》、蔡京《致节夫亲契》、赵构《付岳飞书》、欧阳修《端明帖》…… .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120余封宋代士大夫之间的往来私信,结合史料重新解读这些孤立的历史碎片,将书信中所涉的人、事、物及背后的故事巧妙地糅合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从战场、为官、治学、人情、生死五大方面剖析宋代文人的社会关系、政治倾向、内心情感和才华品级,最后还原出一幅在宋代历史大背景下宋人普遍具有的性格共性拼图。 . 同时,从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情绪饱满的笔迹里,“破译”其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以及蕴藏在每个文人身上独特的个性。 . ▶这些书信的背后,都讲了哪些帝王将相、忠臣贼子、贩夫走卒的故事? 信里的范仲淹是真实的,是做回他自己的,在他身上同时展现出爱人之心和激愤之情。 “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看欧阳修在诗酒年华之时如何收获一路政声与文名。 苏轼为何送一担酒作为丧礼?一封信透露的丧葬礼仪,探寻宋人笔迹里的神奇密码。 . ▶不止是人生百态,更有其背后的历史风云、文坛轶事、社会风俗 山药如何从山野间走上了文人士大夫的餐桌,再走入寻常百姓家? 知名的建茶是如何从默默无闻升级为贡品,成为宋朝皇室最爱的? 蔡襄见到喜欢的墨是如何“骗”和“抢”的? 隐居山野的林逋是如何凭自己的诗歌混入顶级官场的? 宋代士大夫都是如何玩“高雅”和“风雅”的? . ▶宋代文坛巨擘留给我们的书信礼仪范本 写给不同身份的人,应该如何行文? 应该如何用词?应该用何种格式?何种书体? . . 【本书看点】 ▶ 一部以书信为题材的宋史类著作,通过宋代士大夫之间的私人往来信件,于史书之外,另勾勒一幅宋代千人千面的风雅群像。 ▶ 所收录信札一部分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社会变革联系密切,是当时思想交锋的产物;另一部分则是宋人心绪和情感的真实流露,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内容。 ▶ 书信的私密特性,是书写者最真实的一面,是读者最能满足好奇心的窗口。 ▶ 上百封宋人墨迹,就像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所谓“见字如面”者,如也! ▶ 作者文风优美,语言情绪饱满,擅将碎片的历史以可爱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 古文翻译的天花板:将拗口的古代书信文体化为日常语言,拒绝教科书式的直译 ▶ 这是宋代文坛巨擘留给我们的书信礼仪范本。 ▶ 从书信中读懂历史,从历史中欣赏书法,从书法中体悟情感。 . 【名家推荐】 《千面宋人》讲述了很多个“别人”的故事,有人家世富贵,却一生坎坷;有人出身贫贱,却出将入相;有人身负奇才,却不得重用;有人平庸无奇,却富贵终老。命运的玄机究竟在哪里?我们如何才能“全身而退”?《千面宋人》可以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林木(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 .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同时具有学术性、史料性和故事性的专著。本书经过历史性的钩沉与论述,成为记叙历史的另一种式样和格式,或者说一种体例。通过信札寻绎其所记内容的前因后果与背景,在条分缕析中展现主人翁的事迹和生平,之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论述清晰,简明扼要,言之有物。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 . 仇春霞博士用最经济的笔墨为读者展现了现存数百封宋人书信中的人生百态,及其背后的历史风云、文坛轶事;同时,也让我们随着书中经常变换的视角时时读到她的个人评价与感触。 ——刘墨(文化学者、艺术家)

作者简介:

仇春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西南大学古典文学硕士,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新疆美术理论(1949—2009)》;编著有《画论备要》《书论备要》等。专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与传播,有手工作品“缠是一枝花”系列新古典文艺插花灯。

书友短评:

@ qqzoom1999 以信写人,以信书史,信本身就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载体,总体上而言展现了尤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的性情、格调甚至是痔疮这种个人体病,非常的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对苏轼个人的生平,与陈季常、米芾、黄庭坚等人的交往作了简要论述,可能略显不足或者说是遗憾的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显得浅薄了些,比如用《宋史》评价王安石、曾布等人,还不如正儿八经的谈人物关系变化在书信中的反映,从而论述各人为官为学的品德与学识。 @ 小七 三星半,概念很好,完成度一般,《请战》一辑最好,其后乏力、拖沓,个别插图括入正文很出戏。P049应为“岳飞(1103-1142)”。 @ Lynn 很特别的选材, 厚厚一本书,一封封年代已久的书信,从这些宋朝文人士大夫的书信中,让我们看到了较为真实又不同角度的他们。碎片的历史,也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对于想看系统历史的小伙伴来说,零散了些。 @ 馅子饼太郎 宋的士大夫集团,比之前后的朝代,有话语权得多,书信窥得那时候的人情往来,多也着眼于士大夫阶层,小民当然更多的也是消失于洪流之中,熟悉的唐宋八大家都有另外一面,倒也是件有趣的事~ @ 哪端世界微尘里 书四星,图片加一星。 @ 老水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而且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却能读出来作者的功力。这本书可以写一大篇书评讨论。 @ 舒允 这本书真不错,选题新颖,论述客观,那些远去的宋人形象一下子就鲜明起来。

书籍目录

1 / 自序:一本夹有私货的宋人命运浮沉录
.
请战
002 / 范仲淹在战场的那些年
014 / 逢君莫说当年事
024 / 没有无数个余靖,哪有北宋文人的风雅
032 / “游击战”名将
043 / 宋辽谈判与蔡京的痔疾
049 / 私下拉拢岳飞管用吗?
054 / 岳将军,请警惕皇帝的低姿态
061 / 名将落魄之后
072 / 岳飞的最后一个春天
080 / 一个拯救了南宋的小文官
.
为官
090 / 一位有政治觉悟的书法家
112 / 亭台楼阁里的政治情商
128 / 被压制的宰相
138 / 司马光与恩师庞籍
148 / 宰相世家里的家贼
160 / 何人朝堂当众怒斥宰相
167 / 苏轼与章惇的恩怨情仇
177 / 沈家三兄弟三种人生
188 / 艳福不浅的李之仪
200 / 蝗灾与变法哪个更祸害?
205 / 蔡京书信里的小心机
216 / 乱世长寿人—孙觌
226 / 一生“不欺”的状元王十朋
.
治学
234 / 降臣徐铉的晚年
242 / 一般人混不进的小圈子
252 / 你的格调配用澄心堂纸吗?
262 / 笔芯之死
272 / 一条赠墨成就一位收藏家
286 / 老来得志的苏洵
302 / 黄庭坚的患难之交
310 / 米芾的晋帖情结
.
通人情
324 / 善于经营人生的“李西台”
336 / 范仲淹的伴手礼
344 / 山药在北宋这70 年
352 / 跟着蔡襄上京城
378 / 上下级的君子之交
389 / 蔡襄是如何应酬皇亲的?
399 / 玩物不丧志的唐询
408 / “段子手”苏东坡怎样向文同求画
430 / 苏轼被宝月缠上之后
444 / 苏轼和陈季常的友情
462 / 宰相张商英的三位朋友
470 / 日本刀与河豚
.
了生死
478 / 不想和开封说再会
486 / 欧阳修人生剧终
494 / 苏轼为何送一担酒作为丧礼?
500 / 苏轼斗赢痔疾之后
506 / 东坡临终
518 / 多数书法家的同一种死因
526 / 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
534 / 参考文献
538 / 后记:宋人笔迹里的密码
· · · · · ·

  • “15”对于古人来说是个神秘的数字。古代读书人家的孩子,5岁发蒙;第一个15年以学习古人经典著作为主,读、抄、默、宣讲、点评;20岁左右开始参加各种国家级选拔赛,完成第一个阶段竞赛。如果前20年蓄电充足,第一个阶段很快就结束,比如像蔡襄、苏轼等,都是一“举”成名,顺利结束第一个阶段。而有些人的这个测试过程要持续多年,甚至熬到白发苍苍,这当然深深影响了人生第二个阶段。第二个15年,也就是20—35岁,是命运的分水岭,绝大部分青史留名的人基本上都会在30岁左右通过国家考核,进入仕宦阶段,并且在工作和社交活动中检阅特殊的才学、个人品德、性格习惯等。有人天生如鱼得水,有人在打磨中调整自己,有人就此死水微澜。所谓检阅“特殊的才学”,就是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比如国家图书馆的编撰人员、国子监的教员,除了学问好,多半也要求写得一手好字。大书法家黄庭坚就干过这两个职业,李建中、杜衍、范仲淹字都写得好,都当过教员。另外,在宋代,字写得好也是社交润滑剂,像蔡襄、苏轼、黄庭坚等,都是借助书法实现社交自由的人。文笔好要比书法好重要得多。文笔好大致分两种,一是公文写得好,逻辑清晰、语言优美。这种特长生往往是领导的最爱,因为他们经常要汇报工作,还要述职,有笔杆子代劳是最欢喜的事。二是诗文辞赋好,苏轼便是最好的例子。据说他中年以后成为元祐红人,就与高太后喜欢他的文采有密切关系。在宋代,无论是公文还是诗词文赋,都要求博览经史,融会贯通,这些用的都是第一个15年的存货。第二个15年是职场塑型阶段,这与人的性情、习惯以及家风家教有关,它们的重要性甚至胜过早先知识的储备,司马光便是例子。司马光早年在人群中并不发光,但是他刻苦踏实、诚实孝悌,在父辈朋友中有影响,深得庞籍厚爱。司马光在一次事件中差点被严重处罚,身为宰相的庞籍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保全司马光的政治清白,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保驾护航。
    —— 引自章节:1 / 自序:一本夹有私货的宋人命运浮沉录
  • 另一个反面例子是苏轼。苏轼是在20年之前就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永不断电的太阳能蓄电池,他第一次科举考试就名扬天下,可是为什么他第一个工作(外放)居然被分配到了大西北?一般来讲,宋代的前十名、甚至一甲几十名都是国家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当然也是朝中要员笼络的对象。赫赫有名的苏子瞻,背后还有文坛盟主、朝中要员欧阳修老师撑腰,怎么第一次轮岗(外出)就像是被发配了一样?苏轼文集里没有对这件事进行过分析,但是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来看,基本上可以判断与他的性格缺陷有关。他傲慢的态度和刻薄唇舌使他在大西北被罚了八斤铜,还写了检讨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政治污点。苏轼恨死了在西北的领导陈希亮,他和他的弟弟一有机会就报复陈。直到20年后,苏轼被发配到长江以南去反省,才觉悟到自己的过错。可是人的天性很难改,苏轼血管里流淌着苏洵的血液,那是一个非常倔强、古怪、傲慢、沉默寡言的老头。苏轼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所以经常是积极认错、死不悔改,这个很难被塑型的文曲星在凡间也是吃尽了苦头。一个人在50岁时是否能够有所成就并且继续扬帆出海,主要看他在第三个15年间是否继续充电。这里得说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学业不算顶级优秀,是个复读生。但他八面玲珑,有特长、有爱好,是个活得很明白的人,他是游进深海里的大鱼。欧阳修最令人佩服的地方,是他持之以恒地热爱史学,风雨无阻地收集、整理各种史料,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学术笔记。他即使在攀登副宰相的高地时,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历史学者,但凡有一点点工作闲隙,身体还能支撑得住,就一定会伏案研究。所以,我们会忘记他的政治成就,忘记他的过错,却记住了他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
    —— 引自章节:1 / 自序:一本夹有私货的宋人命运浮沉录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千面宋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