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

书名:论家个体与亲亲
作者:孙向晨
译者:
ISBN:978756755131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51
豆瓣评分: 8.3

书籍简介:

“家”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学界悄然而成一重要论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如此显要的主题在近现代却迟迟难以进入主流话语,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立场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中国人进入现代世界的巨大障碍。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应该更从容地面对这个问题。针对以往或“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的偏颇,本书以“双重本体”立意,坚持现代个体的自由,尊重传统亲亲的价值;以此“双重视野”重新审视“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个体”与“亲亲”以一种相反相成的方式确立其在现代世界的内在关系。 “家”在现代西方伦理中曾一度失落,从霍布斯到康德,现代个体的价值无疑取代了家庭的独到地位,但“家”的理念仍不时出现。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由“生生”而“亲亲”,由“孝”而“仁”,再到“家国天下”,这绝不是简单地建构一种伦理规范,“家”更具有一种本体论的地位。

作者简介: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法国哲学、比较哲学。

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加拿大Regent College、美国Yal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hicago、法国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德国FreeUniversity of Berlin、英国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台湾大学等机构做过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世界汉学大学理事会理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主席,并担任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

著有《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合著,香港道风书社,2007年)、《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译著:《上帝是否存在》(汉斯·昆著,香港道风书社,2003年),《精神分析与宗教》(弗洛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

书友短评:

@ 李北山 四星半。基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性思考,要以哲学的方式将“家”上升至与近现代西方哲学中“个体”同等的价值高度,以纠偏西方普世主义。相比不少批判式论述,有一定建设性。作者对西方近现代哲学史中个体走向前台过程的梳理很清晰,并创新海德格尔的概念框架,提取中国传统中“家”的生存论经验。除以家的生存论经验回应西方现代性发展至今个体主义泛滥的问题外,作者更关注的则是五四以来中国人如何面对传统家的解体与个体主义侵蚀的后果。但对后一个问题,以传统父权制下对家的理解构建现代社会的价值本体仍有力不足之处。中国的问题并非家被边缘化,而是在家走出封建的转型尚未完成之时,新生产方式又注入了新形式的父权制。若作者声称要将生存论基础和历史上机制化表达区分,那么在现时代构建家的伦理,仅论理念而不见当代现实恐是哲人的天真。 @ 阿树 自由阅读的轨迹构成了自我的精神记录。这是个体猖獗的年代,无家可归的年代,这是重权利无爱意,见自己不见他人的年代,我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这些现代病症,残喘着回到了家中。充满劳绩,在大地上,在家中,渴望着生存,病症不见踪迹,然而,机制化的家又不可避免地误伤着个体的自由,于是接续着另一轮的出走,在短暂的假期中,我重复地缩演着出走与归家的这一近代喜剧,由此,在概念性理解中对“双重本体”持有某种狂热的支持,但是在机制化地表现和实际的运用中有不可避免地持有悲观的态度。总会失去什么,总能得到什么。 @ rebel_angel 家庭的建立和繁衍离不开女性从身体到精神全方位的付出,尤其世代的传承是建立在“使用”女性的身体的基础上的,很不幸,作者完全忽视了女性在进入家庭后面临的困境,完全没有反思为什么当代女性更多强调个体化的价值而主动远离婚姻和家庭叙事,全文都在以一种父权视角试图建立一种“美好”而抽象的家庭,完全没有直面真正的“个体”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所在。本来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读的,看到后面发现成了反面教材。 @ E 读了一部分,黑格尔那部分云里雾里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还是等有点基础再读一次吧 @ 社会学菜鸡 从哲学层面论证了以个体入亲亲的可及性 @ Ur_Bowl 有点啰嗦,好像无话可说似的,从始至终,重复的语义,一直在打转。 @ 轩儿高了 一种没有根基的制度终不能成为一种活的制度,一种没有文化传统支撑的现代性终不能健康运行。挺佩服能掰持这类话题,还能讲出门道的学者专家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双重本体
第一章、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
一、现代的,还是西方的
二、反思“五四”,还原自身文化的逻辑
三、重新定位中国文化传统
四、生活世界的“双重视野”
五、“双重本体”的概念
六、“双重本体”的关系形态

第二章、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
一、“个体”之于现代性的意义
二、“个体本位”的消极影响及西方文化传统的抵御力量
三、“个体”在近现代中国的发现与陨落
四、儒家的道德自主性与非道德性的权利观念
五、儒家传统之于“个体”的现代意义

第三章、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再反思
一、个体主义的倡导及个体的沉沦
二、家庭主义的批判及家庭的没落
三、现代中国的文化复兴需要建构双重命题

第二部分:迂回西方
第四章、“家”在近代伦理话语中的缺失及其缘由
一、亚里士多德论“家”的问题
二、近代“家庭”的契约化理解
三、财产问题的个人化处理
四、亲情问题的同情化理解
五、道德教育的自然化倾向
六、婚姻问题的法律化关系
七、“家”的双重性及“家”的瓦解

第五章、现代社会中的“家”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解读
一、近代“家庭”的契约化理解及黑格尔的批判
二、家庭的“伦理性原则”
三、家庭与个体
四、家庭与市民社会
五、家庭与国家

第六章、关于“家”的一种现象学分析:
——基于莱维纳斯《总体与无限》第四部分
一、“爱欲”中“女性她者”的他异性
二、“生衍”与跨世代的“实体转化”
三、“父子关系”与“子亲关系”
四、“兄弟之爱”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五、“绵延不绝”的时间观

第三部分:重建家哲学
第七章、生生:在世代之中存在
一、“向死存在”与“生生不息”
二、在世代之中存在与“此身”
三、“亲亲”作为源初情感的结构
四、“孝”的“共世代”结构
五、“家”与“代际共在”
六、“在家存在”之“乐”
七、“学”作为“跨世代”的筹划
八、世代性与历史性
九、世代之中的“死亡”问题

第八章、亲亲相隐之“隐”的机制及其本体论承诺
一、“隐”的训诂问题
二、“隐”作为道德困扰解决的机制
三、沉默权与容隐权
四、“亲亲相隐”的本体论承诺

第九章、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一、现代世界关于“家”理解的多重误区
二、一种饱含“个体自觉”的现代“家”观念
三、现代世界中的“修齐”与“治平”
四、“家”的本体论意义

附录: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
后记
· · · · · ·

  • 在西方早期现代性的历史中,现代性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对应关系可谓目了然,现代性观念有一个“脱胎”于其文化母体的过程,这过程经历了二、三百年,其间的“脱胎”痕迹历历在目。举例来说,现代世界的“思想自由”理论,在密尔的“论自由”中得到了很完备的论证。但是其论证的前设却需要追溯到马丁·路德那里。马丁・路德为个人採救问题提出了“内在人”与“外在人的区别,人的内在信仰属于上帝的范畴,公共权力不得干预人的内在信仰,这一思想经过洛克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关于“宗教宽容”的思想,结合了上帝权威与理性独立的双重特征;再到密尔那里,就完成了一套基于认知理由的关于“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的现代论述。借助理性化论证的“普遍性”特征,现代社会关于内在与外在,公共与私人的概念已经无须依赖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阐释而获得了一种独立的表述。到19世纪下半叶,现代性思想通过一系列理性化方式的重新界定,完成了与西方文化传统相“脱胎”的过程,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现代形态,以更为普遍的方式流传于世。笔者称之为“现代性的脱胎论”。
    —— 引自章节:一、现代的,还是西方的
  • 这个看似自治的现代性观念体系之所以能在西方世界相对顺利运作,还需要其“里”(合理的内容)的一面起更为关键的作用,它依旧需要依托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支撑来进行运作。虽然两者叙述的理据不一样,但其在结构上保持着某种同构与制衡的关系,这是现代性能在西方顺利运作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密尔虽然在哲学上论证了“思想自由”的必要性,在现实中,基督教新教传统的内外之别和“宗教宽容”的神学理据,与之完全同构;现代性之“表”与西方文化传统之“里”,虽“表”“里”分开,但仍是“表”“里”如一,这是“现代性的表里论”。
    —— 引自章节:一、现代的,还是西方的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论家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