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作者:李红涛/黄顺铭
译者:
ISBN:978730025204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42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 本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 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力图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记忆之所的记忆实践。
作者简介:
李红涛(1980- ),黑龙江牡丹江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2010),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院研究院。研究领域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媒介社会学、国际传播等。出版译著两部,在The China Quarterl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Ai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及《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
黄顺铭(1973- ),重庆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201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媒介与记忆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员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媒介与集体记忆、荣誉社会学、新闻社学会等。出版专著《加冕:新闻评奖制度与实践》,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
书友短评:
@ 东篱岸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出了在目前的主流叙事中对受害者(或即幸存者)话语的有意忽视。即使出现了他们的话语,也是用来服务于当下的“耻化”叙事,刻意强调加害者与作为第三方的见证者,反而抹消了幸存者的主体性。其内在意涵其实是将他们拽入“耻辱-复兴”的民族主义叙事的一环。然而,正如作者们所说,将创伤的解决思路归为日本的道歉反思及自身的复兴强大,幽微的近代史被囊括为看似精炼实则粗暴的“落后就要挨打”,这种叙事仍然顽强占据着近代史的话语,反而削弱了南京大屠杀本身的特殊性以及不可饶恕性。这是不可理解的战争暴行,不该放在这个大框架之下看待。维基百科一章特别好。
第一章 绪论: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一、记忆的重量 /3
二、从“历史事件”到“感情记忆” /7
三、相互缠绕的记忆场 /12
四、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 /18
五、文化创伤与集体认同 /24
六、媒介创伤:问题意识与方法论
七、本书结构
第二章 从暴行到大屠杀 1937-1948
一、1937年的两个片段 /41
二、海外媒体:“地狱般的四天” /45
三、中国报章:“为匹夫匹妇复仇” /53
四、战后审判:“最恐怖的暴行” /65
五、审判报道:“历史上最黑暗之一页” /74
六、南京大屠杀纪念:“永不宜忘的一日” /84
第三章 耻化叙事与创伤建构 1949-2012
一、引言 /97
二、研究方法 /99
三、“重新发现”南京大屠杀 /101
四、耻化叙事与双重创伤 /107
五、谁在说话? /117
六、结论 /126
第四章 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
一、引言 /131
二、集群及其镶嵌与“场所作为集群” /134
三、研究方法 /136
四、数字标识的空间化与意义生成 /138
五、记忆实践及其脚本化 /156
六、结语 /169
第五章 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
一、引言 /177
二、数字记忆的“镶嵌性” /180
三、案例背景与研究方法 /184
四、构筑公祭空间 /188
五、“生产”纪念公众 /199
六、结语 /212
第六章 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
一、引言 /219
二、维基百科作为全球记忆空间 /223
三、条目历史与记忆协作 /226
四、记忆争夺:规则支配下的冲突与妥协 /237
五、结语 /251
第七章 结论:中介化与创伤过程
一、中介化与创伤叙事 /257
二、文化创伤的中介化 /263
三、进一步的研究 /267
四、全球记忆与东亚和解 /276
· · · · · ·
人文书托邦(共10册),这套丛书还有《超越自由与尊严》《在逃》《何为真正生活》《怀旧的乌托邦》《马丁·路德·金自传》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