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工人

书名:静寂工人码头日与夜
作者:魏明毅
译者:
ISBN:978720817916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76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基隆码头工人的“伤心民族志” 被甩出全球供应链后,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境遇 “像个男人”的期待背后,不堪重负的压力 ★2017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非小说类首奖 ★2017年金鼎奖非文学图书奖 ◆ 内容简介 昔日人声鼎沸的基隆码头陷入停滞,随着基隆港的衰落,码头工人一步步沦为全球化“弃民”。伴随生存困境而来的,还有“男子气概”的失落,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情感纽带的断裂。 被时代抛弃的码头装卸工人、入不敷出的大货车司机、饱经风霜的茶店仔阿姨、失语返家的父亲……人类学学者魏明毅走进基隆的日与夜,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不断叩问这静寂背后深层次、结构性的原因。 ◆ 推荐语 源自心理咨商与文化人类学的双重训练,本书作者魏明毅独具只眼,由情绪和感知的观察角度入手,生动地描摹了全球供应链如何在公共空间以及私密领域里,深刻影响了这些男女和代间的行动与不行动、希望和失落。 ——赵彦宁(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本书让我回到了基隆,在台湾经济起飞时,这个北部港口曾经非常繁忙,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基隆变得没落,甚至有些悲伤,正如那里常年的阴雨绵绵。读完这本书,才知道那里有码头工人这样一个群体,以及半个世纪以来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几乎就要被遗忘和抹除了。作者用细致的观察,清晰的历史梳理、饱含感情又带有性别视角地进入了这个男性的世界,不仅记录下了这个群体和历史变化,也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郭玉洁(作家、媒体人)

作者简介:

魏明毅,从事心理咨询十余年,曾参与台湾“9.21”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后考入新竹清华大学人类研究所,硕士论文题目为《基隆码头工人:货船、情感及其社会生活》(2012)。

书友短评:

@ 2koo 居然可以这么高分,台湾作者就这么一点水平?看这本书首先要搞清楚一个大环境,就是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是怎么发展的,和日本韩国一样,台湾早起就是做代工,利用岛内的低人力成本承接国际订单,然后透过船运向全球,你说工人苦?不这样做,他们只能回家种田,看看码头附近那些灯红酒绿的场所,工人的待遇绝对比种田要好。六七八年代就是这样崛起,跻身亚洲四小龙。后来呢?当然就是工人待遇提高了,而大陆又开放了,国际的代工订单就从台湾转移向大陆,所以你说台湾码头工人苦?你咋不看看我们大陆?人口红利,低成本做代工承接订单都是后发国家必走之路,没什么特别的,你说很惨,对,细看是很惨,被剥削,但对比不接订单然后发展成工业国,回家种田更惨。回到现在就是越南要承接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了,为啥,因为越南也要走这条路了。 @ 辄馨 前天在《一席》上看到作者的演讲,马上搜了这本书阅读。第一次听到“基隆”这个地方,是在初中时的音乐课上,老师教我们唱《鼓浪屿之波》,印象最深的歌词就是“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曾经的基隆港,作为全世界的第七个大港,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他们背景离乡,进入了向往又陌生之所,经历过辉煌,卷入了一个“gao”的世界之中。随后,希望破灭,他们从“高高在上”到“被人踩在地上”。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一枚枚被压扁的“螺丝钉”,我们处在这个快速的变化之中。今天你下岗,明天可能会是我。 @ 夜萱钟晓 我总是对这些描写“底层”的田野报告和民族志感兴趣,并且在后记部分流下眼泪…其实前面记录的部分我是并没有特别多的感觉的,作者的这种故事叙述与评论分开的模式我是又喜欢也又不喜欢。最后的评论部分,与我而言我更想用一种感性的思维去评价,就是至少让我觉得有一种安慰,虽然作者实在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嫌疑,但是这样一种伤心的安抚人心的取向,至少让人在结束这本书的时候心理好受一些,也自然在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时不觉得那么无力,尽管是一种麻醉的感受。诚然,我们很难去说谁的影响是最终决定了基隆码头工人如今的样态的,但是一种较有温度的选择一定是——不要让他们在这场审判中首当其种。

书籍目录

序 章 从会谈室掉进田野地 ………………… 1
成为人类学学徒之前 …………………………… 3
掉进陌生之所 …………………………………… 4
跑田野 …………………………………………… 7
永远的田野魂 ………………………………… 11
第一章 基隆港的码头边上 ………………… 13
清水嫂 ………………………………………… 15
李正德 ………………………………………… 29
第二章 彼时,那海洋边上的少年与壮丁 … 41
码头上的苦力 …………………………………… 44
岸上的日与夜:等船 …………………………… 53
桥式机底下的工人头家 ………………………… 57
第三章 茶店仔里的阿姨仔 ………………… 65
铁路街仔 ………………………………………… 68
无以言说的渴望 ………………………………… 76
作为一个男人:gâu ……………………………… 83
第四章 失格 ………………………………… 95
安静的驱逐 ……………………………………… 98
挂断 …………………………………………… 102
孤身工人 ……………………………………… 114
失声父亲 ……………………………………… 123
第五章 他们是我们…………………………… 131
第一回合:与新自由主义的接连 …………… 135
“ 像个男人”与伴文化 ……………………… 138
下一回合:挂断,但新自由主义留了下来 … 141
无以为( 男)人与苦难的形态 ……………… 146
他们与我们 …………………………………… 152
后 记 那城里城外的清水嫂与李正德 … …… 157
· · · · · ·

  • 工作,不只是一个位置,它同时影响着人如何看待自己,能与什么样的人互动,可以在什么样的时间行走在哪些地方。
    —— 引自章节:无以为( 男)人与苦难的形态 ……………… 146
  • “像个男人”不只是“像”而已,它框架出一个日常的理想样态,让男人在当中行动,以及思考如何形塑自身以成为“有价值”的男人,并依此过程及结果来时刻评价自己是否像个(理想)男人。“像个男人”在某特定历史节点,将码头工人拉进集体(被)建构的社会生活,让男人在码头内外各种关系与空间里,通过反复的金钱与关系的给予、接受、交换过程,感受与确认自己的能动性。这里所说的“关系”并非人脉,不单指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或社会资本而建构的人际往来;“关系”是能动性的主要内涵。在各种关系与空间里,码头工人可以像个男人般给予、接受及交换,展现了文化所认定的理想男性应有的样貌;同时,在各层次日复一日的一段段关系里,一个个物理空间被男人实践转换为有意义与归属的所在。于是,工人得以在异乡城市生产出自己的地方”,而内在对于“有所伴”的渴望也能在不同的关系与地方得到接应。然而,文化也钳制了这群码头工人彼此的关系形态,甚而注定无以支撑他们生命历程中某些无法回避的时刻。“像个男人”界定了码头工人在日常里存在的形式,潜隐却强力地规定他们如何说、什么可以对谁说,以及什么不可以对谁说。“像个男人”在码头工人陷入苦闷或痛苦之际,像紧箍咒般掐住了他们既有关系的情感往来,闭塞了他们的所有出口,使得他们彼此间的日常情谊之网,无以承接生命中或大或小的不顺处境,注定了码头兄弟无法承载如李正德“很难开口,心里不好受”此类异于日常的生命陷落经验。
    —— 引自章节:“ 像个男人”与伴文化 ……………………… 138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静寂工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