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美好生活

书名:教育与美好生活
作者:[英]伯特兰•罗素
译者:张鑫毅译
ISBN:978720814414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5-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教育与美好生活》这部教育名著篇幅不长,除一个简短的引言之外,总共十九章,分三篇。该书的前两章构成了第一篇,综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民主可以说是罗素教育思想的一条门槛式原则,他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所追求的未来的教育体制必须给每个孩子提供现有的最佳机会”,“如果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普及,我们就无法将其视为令人满意的”。正是基于这种精神,他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英国贵族式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公学制度多有反思和批评,希望采用蒙台梭利等现代教育家摸索出的理论和方法破旧立新。不过,他并未一概否定古典人文教育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是指出这方面的教育一定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方法上有所改良,“人类知识的总量和人类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不断增长,因此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了找时间学习新东西而改进其教育方法”。罗素推重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自由。他认为,绝不能像旧时那样通过恐吓、强迫甚或体罚来管束和训导儿童,而应该培养儿童的自律和主动。一方面要借助现代心理学知识来把握和利用儿童的心理特性,另一方面要传授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来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品性和美德的养成绝非依赖外在强制,也不能诉诸意志控制,而是取决于儿童早期确立的良好习惯,“好习惯几乎可以自动产生大部分美德”。在罗素看来,理想人格的基础是活力、勇敢、敏锐和理智等四种品性。他特别指出,传统教育的一大缺陷是轻视理智,而没有理智, “教育者们常常因为热衷于灌输所谓的正确信念而疏于对理智的训练”。即便时至今日,这样的提醒仍旧值得我们谨记。 第二篇包括十一章,考察的主题是品性教育,即道德教育。罗素对此所作的讨论是异常全面而具体的,他的许多见解尤其可以供中国的家长们借鉴。例如,他认为,道德训练应该在婴儿的出生之日就开始,这样最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律能力,“即便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要把他当作一个将会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的人来尊重。不能为了贪图一时便利或照料孩子的乐趣而牺牲他的未来”;例如,要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学习操作性或控制性的技能,而非通过跟他人进行身体竞争”;例如,父母的关爱是孩子应得的权利,而不是一种需要偿还的债务,父母对子女的回报“应该当作纯粹的额外收获而怀着感激之情去接受,就像春天里的好天气,而不应该将其作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来期盼”。 第三篇共六章,罗素探讨了智力教育。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要限制乃至排除道德因素对智力教育的影响,“在道德问题上花费大量时间或心思,应该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孩子所需的其他美德应该是纯粹的智力训练所自然产生的结果”,“所传授的知识应当是出于智力上的目的而传授,而不是为了证明某个道德或政治结论”。但他认为,智力教育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这些品质:好奇心、开放心态、相信知识难求却可得、耐心、勤奋、专注和精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素对精确的强调。他赞成将精确作为理智生活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因为“我们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的精确程度可以大体衡量我们对真理的忠实程度”。为了追求精确,值得忍受枯燥,“学习精确知识容易使人厌倦,但这是每一种卓越所必不可少的”。越是深入和高阶的教育越需要精确,关键在于领会那些枯燥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养成一种理智上的冒险意识。罗素还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等三个方面对智力教育展开了细致讨论。

作者简介:

罗素(Bertrend Russell,1872-1970),出身于英国贵族家庭,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在98年的生涯中,完成了40多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与政治等。他的首要事业和建树是在数学和逻辑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书友短评:

@ 借我五毛钱 反复读,反复喜欢//对于幼年、童年、少年至青年的成长历程进行了细腻的观察(主要是前两个阶段),通过结合同时代社会实践家、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培养美好品质”的主张,叙述了如何培养最具“人性”的人。基本上这些观点哪怕到今天依然能闪烁光芒,文字儒雅随和,几乎都能赞同。 @ WinsonL 知识教育,品行教育。 @ 柳熙啊 一本好书总能让人不断思考🤔有关于教育方法、德行教育、知识教育,和现在我们所讨论的追求的是一样的……是学校要求读的书目,作为一名师范学生受益良多啦 @ Yume 极具启发非常棒的一本书。虽然写的早但内容依然适用。致敬这些智者。 @ 刺猬的优雅 罗素之乌托邦式教育理念,罗素的思想超前,如今看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 农 不得不说罗素是有先见之明的我们的教育里惩罚的部分占据了太多 赞扬则少之又少 二者本应该是教育中的珍稀品 却一个泛滥成灾 一个寥寥可数

书籍目录

【目录】:引言001
第一篇教育与美好生活
第一章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003
第二章教育的目的025
第二篇品性教育
第三章出生之年053
第四章恐惧063
第五章游戏与想象079
第六章建设089
第七章自私与财产097
第八章诚实104
第九章惩罚111
第十章同伴的重要性120
第十一章爱与同情127
第十二章性教育142
第十三章幼儿园152
第三篇智力教育
第十四章一般原则165
第十五章14岁前的学校课程180
第十六章最后的学年192
第十七章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201
第十八章大学208
第十九章结论216
· · · · · ·

  • 如果我是招收高年级学生的学校的负责人,我会认为,回避和鼓吹时事热点都不足取。使学生觉得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处理社会所热议的问题,固然是件好事;这让他们感到学校教育没有脱离现实世界。但我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我在学生面前应该以身作则,对现实问题采取一种科学的态度。我期望他们能拿出真正的论据和真正的事实。这种习惯在政治上尤为可贵,也尤为稀缺。凡是狂热的政治党派,都会故弄玄虚,以确保其教义安枕无忧。激情常常扼杀理智;相反,在知识分子身上,理智也常常扼杀激情。我的目标是同时避免这两种不幸。激情和理智都是可取的,只要它们没有破坏性。我希望基本的政治激情是建设性的,并要设法让理智服务于这些激情。但理智所服务的这些激情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而不能纯属空想。当现实世界不足以令人满意,我们往往都会托庇于一个想象世界,在那里,无需艰苦努力就能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实质上是癔症,也是民族主义、神学及阶级神话的根源。它体现了当今世界中几乎普遍存在的一种人性弱点。克服这种人性弱点应该是后期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有两种克服办法,二者都是必要的,虽然它们在某种意义上相互对立。一种办法是,提升我们对自己在现实世界中能达到什么目标的判断力;另一种办法是,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在破除我们幻想方面的作用。两者都包含在这一原则当中:要客观地生活,而不要主观地生活。
    —— 引自第196页
  • 这些人的儿子从他们的母亲那里习得了恐惧,必须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恢复勇气。
    —— 引自章节:第二章教育的目的025
  •   世界教育名著译丛(共10册),这套丛书还有《教育的目的》《论儿童教育》《家庭中的儿童与人格塑造》《爱的教育(全译本)》《有吸收力的心灵》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教育与美好生活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