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熟悉变为陌生

书名:将熟悉变为陌生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作者:[英]齐格蒙·鲍曼/[瑞士]彼得·哈夫纳
译者:王立秋
ISBN:9787305269387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8-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60
豆瓣评分: 8.9

书籍简介:

“原来的做事方式全部失效,新的方式却没有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处境。” *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鲍曼在世最后访谈。 ◎ 当代极具影响力社会学家 × 知名犀利记者,智力交锋,献给我们一代人的思想小书。 ◎ 一份写给当代人的睿智生存指南:关于今天人的境 况,关于我们当下的生活。 —————— 【编辑推荐 】 ※ 一场精彩智趣的“世界级播客”,“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鲍曼生前最后的对谈__ 思想碰撞,棋逢对手,从不同侧面描写人类的生存境况:新中产的不稳定感、互联网同温层…… ※ 畅聊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爱情、家庭、身份、权力、当下与未来……记录1933—2016年重要事件,“二战”“经济危机”“数字时代”“新穷人”……以冷静的局外人与炽热的参与者双重视角,洞察这一流动、变化的世界。 ※ 一本小书,关于鲍曼毕生工作的珍贵谈话 __ 从军队少校到大学教授,从实践者到思想者,鲍曼从未停止思考。他并不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鼓励我们更好地认识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实和真相。 ※ 辛辣的幽默感,史诗般的世界观,化阴郁为光明的罕见天赋 __一直活泼敏锐,始终心怀希望,做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这是鲍曼通过文字传达给我们的力量。“即使知道明天世界会毁灭,我还是会种我的苹果树。” ※ 卡夫卡、弗洛伊德、莱姆、昆德拉、艾柯 在对谈中纷纷现身冒泡 —————————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正在失去爱的能力?疯狂消费后,欲望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满足?每个人为什么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齐格蒙特•鲍曼去世前,曾与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交谈了几天,在他英国利兹的家中,就他毕生的工作进行了四次长谈。 在这场谈话中,他继续以“流动的现代性”来描述我们的时代,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爱与亲密关系、身份、工作与休闲、家庭、犹太性、道德、幸福、社会、宗教、政治。从经济危机到新型穷人,从社会责任到公民权利,从战争阴影到幸福日常,从偶像作家到人格类型……并就这些话题,深入思考,为我们这代悬浮在不安全感的人提供对自己境况的新认知,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世界的思考方式。 这场最后的对谈,让我们对21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鲍曼有了新的了解:他从不回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总是努力质疑公认的智慧和常识,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 ———————— 【媒体及学者推荐】 鲍曼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建立了一个任何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 ——社会学家吉登斯 如果鲍曼能活得足够久,继续他与瑞士记者的对话,让熟悉变得陌生,那这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播客的开篇。 —— Shepherd Express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1925—2017)

出生于波兰,当代西方杰出的思想家。

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者”。

一生出版 50多本著作。代表作品有《流动的现代性》《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现代性与大屠杀》《社会学之思》等。

彼得·哈夫纳(1953— )

记者、作家。长年在美国、波兰和德国工作。

他在苏黎世大学攻读哲学和历史学位。之后,成为一名自由记者,为瑞士、德国和奥地利的媒体工作。1994年获埃贡·欧文·基施奖。1994年获苏黎世新闻奖。

————

【译者简介】

王立秋,云南弥勒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译有《渎神》《潜能》《为什么是阿甘本?》《散文的理念》《导读萨义德》等。

书友短评:

@ 远子 鲍曼比我想象中的要悲观得多。他谈话的风格很平实,却不乏洞见。比如他认为互联网技术与大屠杀事件存在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致力于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将避免人与人之间一切可能的接触视为进步;对消费主义的描述也很有见地:“抑郁是消费社会特有的心理障碍。”在对宗教的反思中,他认为“神代表了人的不足”,所以信神其实肯定了人的局限性。不过当他频繁提及卡夫卡、弗洛伊德、萨特、乔治·奥威尔、米兰·昆德拉、艾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库切、萨拉马戈、维勒贝克等作家时,我就不免对他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套用本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那些阅读同样的世界名著的人创造了一个真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回声室。“与和你说相同的话的人交谈,这不是对话。” @ 黎戈 鲍曼在第7章说了这样一段:我们不再相信事情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过渡到一种新的不足:个体的不足。今天,我们要求个体来解决那些迄今为止一直由政府、国家和共同体解决的问题。换言之,我们期待个体在一个无法改善的世界上寻找一个还能忍受的地方。世界注定要完,但每个个体都必须在这场社会的衰亡中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看了下版权页这本书在德国出版的时间是 今年最喜欢的对谈之一。鲍曼其眼见之处皆给我一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感觉,虽然他比我想象得还悲观。站得高、看得远还看得透的他,一边输出极高浓度的思想和金句含量,一边在时事议题中切换自如的态度和锋芒,非常酷。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以本身社会学家的身份,既是局外人又是参与者的双重视角未有丝毫flop的迹象,所以使得他能够迅速洞悉现代人一切焦虑的来源和“不确定性”的归属,以化繁为简的方式轻轻为我们点出迷津再道出答案。 @ a little Hobbit 短小精湛,真挚迷人。真爱是“我和你”彼此陪伴、成为一体的那种难以捉摸却又无法抵挡的快乐,是在不只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上有所改变的快乐。被需要,甚或不可取代,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这种快乐很难获得。如果你一直处在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利己主义者的孤独之中,那它就是不可企及的。谈我们渐渐失去爱的能力,跟日本的三浦展(《孤独社》)会观点相近,却又是截然不同的思考角度。羡慕作者这么会提问,没浪费老先生浓稠浪漫的智慧。打算把书里提到的几本流动的系列都依次读一下。良好社会将是这样一个社会,它会对自己说:“我们还不够好。” @ 城北徐公 惊闻有人说get到了鲍曼乐观的一面而开卷,比起本书刚上市时,多数推荐引用鲍曼忆及霍尔的那句“我因理智而是悲观主义者,因意志而是乐观主义者”,我更喜欢哈夫纳的回应,“即使知道明天世界会毁灭,我还是会种我的苹果树”,说得真好,在现代性废墟上找出路的鲍曼,何尝不是在荒芜中栽花?后来的谈话中,鲍曼显露了更明确的悲观和坚强:“世界注定要完,但每个个体都必须在这场社会的衰亡中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虽然很丧,但因被鲍曼指出的那种无所乐观的希望,而感到身为一个现代个体与生俱来的某种神性和英雄主义。

书籍目录

前言/ i
说明/vii
·
1 爱与性别
选择伴侣:为什么我们正在失去爱的能力 / 1
2 经验与回忆
命运:被历史塑造的我们怎样塑造历史 / 15
3 犹太性与纠结
适应:犹太人会被什么吸引 / 45
4 智识与投入
社会学:为什么它不应该把客观的和个人的经验分开 / 71
5 权力与认同
现代性:论被迫非己,或变成别人 / 93
6 社会与责任
团结:为什么每个人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 121
7 信念与原教旨主义
世界末日:为什么相信(一个不存在的)神是重要的 / 155
8 乌托邦与历史
时间旅行:今天的“彼岸”在哪里 / 175
9 当下与未来
无用之人:谁是现代社会的女巫 / 189
10 幸福与道德
良好生活:脱掉太紧的鞋意味着什么 / 215
·
注释 / 233
部分参考文献 / 237
· · · · · ·

  • 思想一旦被人们普遍接受,它也就死了,因为没有人会记得它来自哪里。它也因此成为自明之理。……思想始于异端,继而化作正统,最终止于迷信。这是历史上一切思想的命运。
    —— 引自章节:现代性:论被迫非己,或变成别人 / 93
  • 哈夫纳:我出生并成长于瑞士,那时,它还不是民主国家。在1971年前,女人——也就是一半的人口——都没有投票权。同工同酬的原则还没有确立,在各类会议室里,女性代表人数不足。这样一来,难道女人不是更有充分的理由摆脱依赖关系吗?鲍曼:这些领域的平等权利很重要,但必须对女性主义内部的两场运动加以区分。其中之一是想让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模一样。女人也要到军队服役,也要去打仗。她们会问:为什么男人可以杀人,我们就不行?另一场运动则想让世界变得更加女性化。军队、政治、被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男人为男人创造的。今天的很多错误,都是这个事实造成的结果。当然要有平等的权利。但女性是否应该仅仅追求男性所创造的价值观?
    —— 引自章节:1 爱与性别
  •   守望者·人间世(共5册),这套丛书还有《看不见的女人》《初为人母》《难逃单调》《大学,有什么用?》。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将熟悉变为陌生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