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百年

书名: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作者:雷颐
译者:
ISBN:978754956267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4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60
豆瓣评分: 7.3

书籍简介:

容闳、梁启超、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燕树棠、陈翰笙、闻一多、张申府、瞿秋白、冯英子,这十二位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犹如历史星河中的寂寥星辰;他们的人生经历串联起自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军阀混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至一九四九之后沧桑巨变的百年。师夷长技,德先生与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科玄之争,民主与专政,治学与问政,为传统与现代接榫……明灭浮沉之间,他们所展现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抗争奋斗史,是苦苦寻觅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与家国前路的探索史。

作者简介:

雷颐,著名历史学者。1956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数年。后当兵,又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同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研究员,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何以至此》、《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取静集》、《被延误的现代化》、《历史的裂缝》、《历史的进退》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书友短评:

@ 霍斯特-威塞尔 本书以近代12位知识分子为切入点,讲述了在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大变动的时代,知识分子们以救国、新民为目标而产生的一系列主张、论战和行为,并结合知识分子的个体命运,演绎出一个时代的变革。包括对传统和儒学的批判、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各种“主义”、主张的流行和知识分子各自受到的思想制约。让我感觉十分有意思的是,作者对胡适“整理国故”与当代国学热的比较。胡适提倡“整理国故”,其主旨是想为现代“科学”在中国“寻根”,证明中国并非自外于世界普适价值,或者说,是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而努力。九十年后的“国学热”,其主旨是强调、证明中国文明、文化的“特殊性”。同为“国学”,二者指向正相反对,“能指”(signifier)相同,但“所指”(signified)完全相反。 @ 王元恪 太论文了,感觉在看晦涩难懂的博士论文…… @ 西鄙人 张申府在《胡适等之政治主张与我们》中讲“知识分子”只是“皮上之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叹。 @ 亚里士缺德 蔡元培,胡适,梁启超,丁文江几篇条理清晰,深受启发。冯英子 张申府几篇没什么意思。看不下去

书籍目录

【导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沧海一粟”
第一章: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第一人”——容闳的独特意义
第二章:梁启超与现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变
第三章:为传统与现代接榫——蔡元培思想透视
第四章:胡适与“整理国故”——兼论当代“国学热”
第五章:价值重建与政治困境——以丁文江为中心
第六章:在学问与政治之间——傅斯年思想矛盾试析
第七章:被遗忘许久的思想资源——燕树棠思想浅析
第八章:“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以陈翰笙为中心
第九章:现代知识分子闻一多的历史命运
第十章: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张申府
第十一章:瞿秋白的身后命运
第十二章:“老报人”与“杂文家”冯英子的个人史
【注释】
· · · · · ·

  • 把国家与政府区分开来、其潜台词是,对政府的批判与否定并不意味着爱国与否。进一步说,创造国家的人民有权监督、更换作为执行机构的政府。
    —— 引自第102页
  • 马克思·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每个权力体系“都会试图建立并培育人们对其正当性的信仰”。
    —— 引自第160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孤寂百年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