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

书名:钢琴师二战期间华沙幸存记
作者:(波)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译者:
ISBN:978702004342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75
豆瓣评分: 9.1

书籍简介:

他们被羞辱、被凌虐,他们的痛苦只能藏在心里,他们一个个被送去处死,他们想起而反抗,却遭到杀人机器最残暴的镇压……但,有一个人,他躲藏在这座死城里,在悲伤寂寥的空气中弹奏著萧邦小夜曲,他不愿被打倒,不愿屈服!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次大战的真实故事:纳粹入侵波兰,华沙变成恐怖的沦陷区,德军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法大肆屠杀犹太人,年轻的犹太裔钢琴师史匹曼一家人也全葬送在这场战事中,只有史匹曼一人奇迹似的存活下�。靠著发臭的水、渣烂菜,以及对音乐对生命的渴盼,他在断垣残壁里躲藏了五年! 战后史匹曼立刻以近乎冷酷的客观笔触描述战时骇人听闻的故事,但因波兰政府干预,迟至五十多年后才再次出版。本书一发行就备受注目,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后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是囊括国际影展多项大奖。 战争已结束,历史已迟去,但音乐激发的力量、人性战胜邪恶的坚毅精神,和那段黑暗年代留下的教训──永远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生于一九一一年。少时就读于华沙音乐学校,钻研琴艺后又进入柏林艺术学院攻读。一九四五至一九六三年间,担任波兰广播公司的音乐总监,同时也身兼钢琴演奏家及作曲家。二○○○年去世前一直定居在波兰华沙。

书友短评:

@ Tartarus 和其它许多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一样,什皮尔曼的自传同样拥有一种仿佛置身事外的冷静,或者说麻木不仁。而这种源自超越人类承受能力之残酷和苦难的麻木本身亦是战争悲剧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反倒是国防军上尉霍森菲尔德对战争的坚定反思和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而他们的相遇和彼此的结局,显然是二战中最富戏剧性和引人深思的情景之一。 @ #夜明け?# 历史面前一切评论已成虚妄 @ 我坏故我在 原来电影也并非完全是真实的生活 @ Samuel 图书馆借了。篇首的老照片,二战时期的服装和人们真是风度翩翩。片尾看得我难过的要死。郁闷了一下午。 @ alice 在疑惑中创造奇迹。 @ Cool²⁰¹⁸ 看过书,也看过影视化的作品,感受了那种压迫和无力,真的把人不当人的时代,很难受…… @ 夏末 24/30@2020 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话语来表达。 @ 我行我素 “我为孩子们祈祷,愿他们永远不会经历如此的恐惧和痛苦。” @ Rindfleisch 非常震撼 @ 三山 又是一种无力感,如果没有人将这一切记录下来,谁又能想到人居然能有如此丑恶、堕落为魔的一面。更甚,这是由许多个国家所共同导致的,这期间,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吗,就没有一个人是清醒的吗…这是战争,是一场非人道的战争,更确切的说,是人间炼狱。难以想象作者冷静的叙述背后承担了多少。亲眼看着亲人被送往集中营、五年的时间里生活在死亡笼罩的阴影之下、亲眼看着昔日好友的死亡…关于这本书,唯一能让人感受到温情… 又是一种无力感,如果没有人将这一切记录下来,谁又能想到人居然能有如此丑恶、堕落为魔的一面。更甚,这是由许多个国家所共同导致的,这期间,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吗,就没有一个人是清醒的吗…这是战争,是一场非人道的战争,更确切的说,是人间炼狱。难以想象作者冷静的叙述背后承担了多少。亲眼看着亲人被送往集中营、五年的时间里生活在死亡笼罩的阴影之下、亲眼看着昔日好友的死亡…关于这本书,唯一能让人感受到温情的 大概就是好友冒死将作者藏起来以及那位发现了作者后,送给他食物、军大衣的德国军官。然而可惜的是,在书中后记了解到的是,这位确确实实存在的救了许多犹太人的德国军官,并得不到善终。在这一段沉重的历史面前,在一串串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的精确又惊人的数字面前,我已经无法用言语去表达出来内心的种种感受。

引言
一 孩子和疯人出没的时候
二 战争
三 第一批德国人
四 父亲给德国人鞠躬
五 你们是犹太人吗?
六 在赫沃德纳大街跳舞
七 K太太的善举
八 受到威胁的蚁巢
九 集中转运站
十 逃生的机会
十一 神枪手们,起来!
……
附言
附录一 维尔姆・霏森菲尔德上尉日记摘抄
附录二 一座沟通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和维尔姆・霍森菲尔德的桥梁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钢琴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