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书名: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作者:张帆
译者:
ISBN:978730126263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9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12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如何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讲述完毕,《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作为教育部立项的重点教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的特点是:注重贯通理解,兼顾断代知识;提供*新研究成果和个人史识,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并兼顾生动性;在以朝代顺序为主线的同时,突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阶段性特征;关注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自不同的地位。《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出版以来,受到大学文科师生的喜爱,十几年畅销不衰。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元史专家,曾经在我社出版《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

书友短评:

@ 聚洲 五代总的特点是政局动荡、政治黑暗、法治败坏、经济凋弊,故宋人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发论必以“呜呼”开端,称“五代之乱极矣”。50余年中,皇帝更换14人,分姓八姓。其中后唐三姓,后周两姓,皆因收养义子所致。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君主皆为沙陀人,然民族特色不明显,基本已汉化。由于政权更迭频繁,大臣“视事君犹佣者焉,主易则他役,习以为常”,其典型代表为冯道。道历官唐、晋、汉、周四朝(中间还曾仕于辽),临难不赴,遇事依违两可,唯以圆滑应付为能事。然时人多称其贤,“至谓与孔子同寿”。不过五代虽乱,其间亦有短期的稳定、恢复与创造。如由于“天子惟兵强马壮者为之”,诸帝遂多重视禁军建设,唐中叶以来外重内轻现象逐渐扭转,逐渐为北宋的统一和集权奠定了基础。 @ 尊賢容衆 历史学教材 @ 豆友197914385 好书!但是似乎作者不喜欢王阳明 @ momo 不敢想象如果高中的历史教材是这本书,我将是一个多么开朗的小女孩 @ 预支牛奶 翻书架补标一下,去年面试前猛看的书hh真乃适合考试之书,好就好在是真简而不省。 @ 四肢愈合 还行,挺好的 @ 南光坊天海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早期华夏文明的形成
一 史前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古史传说
二 早期国家:夏与商
夏朝的有关记载
对夏文化的探索
商朝的兴衰
三 商朝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殷墟甲骨文
青铜文化
第二章 西周与春秋
一 西周的兴亡
周朝统治的确立:周灭商与周公摄政
西周的盛世及其衰亡
二 周朝典制
井田制
宗法制
国野制
礼乐文化
三 春秋历史概况
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
华夷之争
社会状况的变化
孔子及其思想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
一 政治形势的变化:割据、兼并、统一
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战”的特点
七国兴衰与秦的统一
二 各国变法运动
各国变法概况
商鞅变法
官僚制的建立
三 士阶层的崛起与百家争鸣
战国的士阶层
百家争鸣
周朝其他文化成果
第四章 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秦
一 法家思想与秦的立国
前期法家及商鞅学派
吕不韦调整治国方针的尝试
韩非法、术、势并重的政治思想
二 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君主集权的官僚制统治
整齐制度
其他措施
三 秦的暴政和速亡
秦朝的暴政
秦朝的覆亡与楚汉之争
第五章 西汉前、中期政治:从黄老无为到“霸王 道杂之”
一 黄老无为思想与西汉前期政治
无为而治方针的确立
文景之治
二 汉武帝的功业
加强集权
开拓边疆
垄断财利、统制经济
武帝晚年的政策转变与“昭宣中兴”
三 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霸王道杂之”的统治特征
第六章 王莽改制与东汉兴衰
一 王莽改制
王莽篡位的历史背景
改制及其失败
二 东汉政治述略
东汉的建立及初期统治
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
清议与党锢
东汉的边疆形势
第七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上)
一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魏政治概况
蜀与吴
二 西晋的短暂统一
统一局面下的危机
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
三 东晋的偏安之局
士族当权与东晋统治集团的内争
侨寓流民与东晋的军事形势
第八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下)
一 十六国的割据
从西晋灭亡到前秦统一
北方的再分裂与北魏的统一
二 北朝概况
北魏前期统治
魏孝文帝改革与六镇起事
从东、西魏对峙到北周灭齐
三 南朝概况
宋与齐
梁与陈
第九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 与文化
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与手工业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消长
赋役与户籍
人身依附关系
门阀士族的兴衰
二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经学与玄学
佛、道二教的传播
史学与文学
艺术与科技
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一 隋朝的兴亡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隋朝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崛起与武周政权
开元盛世
三 隋唐制度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征兵制
三省六部制
科举、铨选与考课
律令格式
第十一章 割据倾向的再现:从安史之乱到 五代十国
一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二 安史乱后的唐朝中央
财政经济改革
元和中兴
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
边疆形势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三 五代十国
唐朝的覆亡
五代的更迭
十国概况
后周时的统一趋势
第十二章 北宋变法
一 宋初“防弊”之政及其新弊
防弊之政的制定
积贫积弱局面
因循苟且与“异论相搅”之风
庆历新政及其失败
二 王安石变法
变法的经过和内容
变法的效果和评价
变法余波:北宋晚期党争
宋朝的文官政治
第十三章 两宋与辽、夏、金、蒙的对峙
一 辽、西夏的统治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辽朝统治概况
北宋与辽的关系
西夏建国及其与北宋的和战
二 南宋与金朝、蒙古的对峙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后的宋、金(蒙)关系
南宋的内政
第十四章 金朝与大蒙古国
一 金朝历史概况
金朝建立与疆域的奠定
从宗室共治到皇权独尊
金朝的鼎盛与衰亡
二 大蒙古国
蒙古的崛起与建国
蒙古的对外征服战争
大蒙古国的内政及其对汉地的统治
第十五章 元朝百年统治
一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从大蒙古国到元王朝
大一统的重建
二 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忽必烈时期治国方针的变化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汉化迟滞的若干具体表现
三 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元朝的民族关系
元朝的对外关系
第十六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 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与手工业
商业与城市
赋役与户籍
经济重心的南移
租佃制及其他人身依附关系
统治集团身份的变动
二 隋唐宋元时期的文化
从经学到理学
宗教
史学与文学
艺术与科技
第十七章 朱元璋与明初政治
一 明朝的建立及开国制度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
官制的变化
卫所制度
学校与科举
二 洪武时期的重典统治
四起大案
大明律与大诰
强化社会控制
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
三 从靖难之役到仁宣之治
诸王分封与靖难之役
永乐政局与仁宣之治
第十八章 明朝中后期政治述略
一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皇权
中后期的皇位继承
皇权的行使与“家天下”特征
二 内阁与宦官
内阁政治
宦官专权
三 士大夫集团与党争
明朝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
党争概况:从大礼议到东林党议
第十九章 明朝边疆局势与清朝的兴起
一 “南倭北虏”及其他问题
明初边疆形势及对外政策
北部边防的压力
倭患与明后期沿海形势
西北与西南边疆
二 满族的崛起
明朝东北局势与后金的建国
后金(清)对明战争及其势力的发展
三 清朝的统一
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
清兵入关
清朝统治的确立
第二十章 康乾盛世及其余波
一 君主集权的巅峰
大权独揽、勤于政事的清朝皇帝
储位争夺与秘密立储制
奏折制度与军机处
督抚制度的固定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二 文治与武功
发展生产的措施
笼络士大夫与开局修书
巩固国家疆域的斗争
因地制宜的民族统治政策
三 盛世的危机
人口压力
吏治腐败
秘密宗教会社与反清起义
外部环境的潜在威胁
八旗与绿营
第二十一章 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 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与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繁荣
赋役与户籍
土地关系与依附关系
乡绅阶层与宗族制
二 明清时期的文化
学术思潮的演变
史学与文学
艺术与科技
西学东渐
后 记
· · · · · ·

  • 十国政治的特点,基本上是乱而后治,治中有乱。唐末大动乱波及全国,大小军阀混战不休,南方社会所受破坏也相当严重。如江淮、剑南在唐朝最称富庶,有“扬一益二”之称,乱后均遭到严重毁坏,十室九空,饿殍狼藉。十国创建人大都是各地军阀混战的获胜者,多出身微贱,颇知民情,据有一方后基本能实行保境安民、休养生息政策,使所占地区得以较快地从战乱中恢复。很多地方数十年无战事,此为中原难以企及之处。吏治亦有所整顿,可谓乱而后治。治中有乱的表现,是各国建立后虽一时粗安,然嗣君多不得人,昏庸、荒淫、残暴之主比比皆是。且政局不稳,骨肉争位相残,内乱频作。剥削较重,百姓虽暂免刀兵之苦,复困于诛求之苛。总体而言,唐末南方所受战乱破坏仍较北方为轻,加上在南方诸国治下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故南方经济于恢复之中亦略有发展。各国为自保之需,皆致力于发展农业,垦荒并兴修水利。如吴越濒海之地海潮为患,钱僇主持兴修捍海石塘,泽及后世。传言海潮汹涌,筑塘受阻,钱缤派部下用强弩射退潮头,工程始毕。北宋范仲淹谓五代时南方割据诸国“各兴农利,自至丰足”,而统一后“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太半堕废,失东南之大利”,以致江浙之米比十国时“其贵十倍”。其余如手工业和商业,恢复、发展的程度都超出北方。早在唐朝,南方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已十分突出,经五代十国,此趋势有增无减。宋初地理书《太平寰宇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59县,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南方。至北宋统一南北,于后周、北汉治下的北方得户约百万,而于南方诸国原辖区得户230余万。消长之机,于此可见一斑。
    —— 引自章节:十国概况
  • 地皇三年二月,刘玄即位,定年号为更始,刘被任命为大司徒,刘秀任太常、偏将军。
    —— 引自第91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