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之路

书名:中国的历史之路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
作者:[英]伊懋可
译者:王湘云/李伯重/张天虹/陈怡行
ISBN:9787308233125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4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48
豆瓣评分: 8.0

书籍简介:

伊懋可在《中国的历史之路》(或译《中国历史的模式》,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1973)一书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论述:中华帝国为何能长期维持统一而没有像罗马帝国那样最终分裂?中国如何执中世纪各国经济之牛耳,并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国家?古代中国如何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从落后于欧洲到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1600—1700 年又远远落后于欧洲大多数地方?作者提出了“高水平平衡陷阱”理论。他认为传统后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已达到没有工业-科学投入情况下的极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农业剩余产品递减,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下降;劳动力越来越便宜,而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昂贵;耕作与运输技术已高度完善,难以再做简单的改进。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剩余来购买新技术,而且这种所谓高水平的发展也抑制了对新技术发明的需求。伊懋可认为“高水平平衡陷阱”是对中国文明之所以出现技术停滞,并且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一种充分解释。 这是一本从一个典型的欧洲人视角来看中国历史发展模式的重要研究著作。书中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同时代罗马帝国或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对比,得出了令人信服或予人启发的结论。作者认为:尽管传统后期的中国出现了技术停滞,但中国人的技术创造力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一旦苏醒,将令世人震惊。本书译文严谨,注释细致规范,堪称上乘之作。 ——郑学檬,厦门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伊懋可此书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和日本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成果做了精练的总结和理论提升。中国学者可以透过本书将那个年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学术断裂重新接续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认识近三四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新进展的学术脉络,在学术逻辑的轨道上,从中国经济史的事实出发建立超越此书的理论解释。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者简介:

伊懋可(Mark Elvin,1938— ),剑桥大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文化史、环境史。代表作有:《中国的历史之路》(另译《中国历史的模式》)、《大象的退却》等。

书友短评:

@ Astoria Zhou 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化以及为何中国没有诞生西方工业革命所引发的转型这一问题,伊懋可提出了高水平平衡陷阱这一解释模型。他认为8-13世纪中国的农业、工业、商业以及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技术与制度变迁,堪称中世纪经济革命。然而14世纪开始,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转折点,其中三大变化或者说是逆转阻碍了中国在物质与精神上对技术创新的进一步投资,主要包括海禁政策阻断和减少了中国的国际贸易,中国边疆拓殖与移民出口的关闭打击了劳动力节约兴创新,以及对于自然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丧失阻碍了科学的出现。尽管帝国晚期也出现了诸如农奴制消亡、农村贸易与工业发展、经济组织规模扩大等进步,但中国仍旧陷入了技术发展的死胡同,其经济发展本质上是量的增长,质的停滞,中华帝国由此深陷某种形式的结构均衡之中,断绝了工业革命出现的可能 @ 沙砾于飞 海外中国研究的一批开山之作,大多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观点或有可商,相关知识更有大量更新,但其问题意识和直探其本的思维方式仍是许多后学所不可及的,只是浅薄者往往不知其理而已。 @ 心若无涯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没有实现发展模式的突破,是因为有刀的皇帝和有嘴的儒生,像两只竹篓里的螃蟹,互相咬着,谁也爬不出来而已。这是个低水平平衡陷阱,一直没玩出政治上的新花样。 @ TH 今天依然有所价值的经典之作 @ Dean Zhao 按需,部分论述有启发。 @ 温谨知微 感觉最有价值的是第三部分,论述得比前面清晰多了,可以看到大致的观点和比较细一些的分析,虽然有时候行文语句还是有点迷 @ 12 论据和结论都不是很清晰 @ 0verdueGye0ul 很难被说服

书籍目录

图表目录 …………………………………………………………………………………… xxxi
上编 世界上最大最持久的国家的形成
第一章 帝国及其幅员 …………………………………………………………….3
第二章 早期中华帝国 …………………………………………………………..10
第三章 公元 3 世纪的危机 ……………………………………………………22
第四章 中国北方的民族融合 ………………………………………………..28
第五章 中期中华帝国 …………………………………………………………..41
第六章 非封建的庄园制 ……………………………………………………….54
第七章 铁、火药与蒙古人 ……………………………………………………70
第八章 明朝的后勤优势 ……………………………………………………….77
中编 中世纪经济革命
第九章 农业革命 ………………………………………………………………….99
第十章 水运革命 ………………………………………………………………..119
第十一章 货币与信用革命 ………………………………………………….135
第十二章 市场结构革命与城市化 ……………………………………….153
第十三章 科学与技术革命 ………………………………………………….169
下编 没有技术变化的经济发展
第十四章 14 世纪的转折 …………………………………………………….193
第十五章 佃仆制的消亡 ……………………………………………………..227
第十六章 农村市场与农村工业 …………………………………………..264
第十七章 量的增长与质的停滞 …………………………………………..281
第十八章 结论 …………………………………………………………………..319
译校参考文献 ………………………………………………………………………………323
译后记 …………………………………………………………………………………………339
图表目录
示意图 1 a 水转大纺车(王祯, 1313) ………………………………………189
b 18 世纪的欧洲纺织机(狄德罗《百科全书》) ………….190
示意图 2 公元 2—1953 年中国人口的分布 …………………………………195
示意图 3 上海行会数量的增长 …………………………………………………..265
示意图 4 农业中的高水平平衡陷阱(受拉达•辛哈的启发) ………313
· · · · · ·

  • why did the Chinese Empire stay together when the Roman Empire, and every other empire of antiquity or the middle ages, ultimately collapsed?
    —— 引自章节:Preface
  • why did China after about 1350 fail to maintain her earlier pace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 while still, in many respects, advancing economically?
    —— 引自章节:Preface
  •   社会经济史译丛(共26册),这套丛书还有《为什么是欧洲?》《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制度变迁的逻辑》《何以为家》《布罗代尔的史学解析》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中国的历史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