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理论

书名:怎样做理论
作者:[德]沃尔夫冈·伊瑟尔
译者:朱刚/谷婷婷/潘玉莎
ISBN:9787305208508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9-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54
豆瓣评分: 8.4

书籍简介:

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艰涩和深奥,往往令很多教师和学生望而却步。因此,著名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写下了这本举重若轻的导读,简洁流畅地解释了文学理论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么多理论流派;对部分影响很大的流派进行了阐释,包括现象学理论、阐释学理论、格式塔理论、读者接受理论、符号学理论、心理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文学人类学理论、艺术经验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勾勒出每一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梳理了该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读者接受理论的创始人,著有已成为经典的《隐含的读者》(1974)和《阅读行为》(1978)。在本书中,伊瑟尔使用不同的批评理论,对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斯宾塞的《牧人月历》、艾略特的《荒原》等作品进行了多视角解读。他对诸多批评理论把握准确,解读客观,供读者去选择自己喜爱的流派。通过此书,他消除了学生对批评理论的畏惧,展示了不同的批评理论在文本解读中所具有的阐释潜力。

关于译者

朱刚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批评理论研究。

谷婷婷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潘玉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主讲英语阅读、演讲等课程。

书友短评:

@ qwqwq 不是我期待的,但是妙书。对于理论人更是。需要一点门槛,因为类似于伊格尔顿,叙述中明里暗里有较强的立场倾向;极其独特的立论观点——如何从审美上升到认知——看到结论才明白,所以出现如格式塔、人类学、经验主义便不奇怪了。我的期待是读到一本类似同系列的《理论入门》的理论史著作,但这本书更倾向于对理论的研究,章节展开是评述而非概要,其中表现出德语中批评的缺乏和美学的张大所带来的区别于英美理论史的权衡:与其说应用是对文本的批评,不如说是对解读文本的理论方法的批评;与其说是认知文本,不如说是聚焦于对文本的认知过程。正是通过对文学理论处理文本的审美倾向和认知能力的强调,将关注点确立在如何从审美上升到认知之上,而不是如何解读文本或理论的迭代,向内转,向超越去。我的评价:一股子德味儿。 @ 粥粥 挑肥拣瘦地把第一章和最后两张看完了。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看,为了实现对现实的干预和未来的预测,不惜把人作为代价,看作一个孤立稳定的原子。而社会科学的意义之一就在于,赋予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以人类意志和存在。否则,所有得出的结论,都将指向灭亡和无意义。 @ title 好好好好好 @ Rottentail 已购 @ 吃点好的 很不错的入门 @ tunmii 伊瑟尔的温柔如沐春风! @ 小拉 第五章很不错。要是作者能写上600页涵盖更多理论,总体会更好

书籍目录

ⅰ/ 前言与致谢
1/ 第一章 导论
1/ 为什么需要理论?
5/ 硬理论和软理论
9/ 理论模式
11/ 理论与方法
13/ 理论与话语
16/ 第二章 现象学理论:英伽登
17/ 分层次的作品结构
25/ 理论中引出的方法
26/ 实例
32/ 第三章 阐释学理论:伽达默尔
34/ 理解
44/ 理论中引出的方法
45/ 实例
50/ 第四章 格式塔理论:贡布里希
53/ 图式与矫正
61/ 实例
67/ 第五章 接受理论:伊瑟尔
68/ 对批评现状的反应
70/ 文本/情境、文本/读者之间的交叉
81/ 第六章 符号学理论:艾柯
83/ 图像符号
88/ 审美的个人言语
92/ 实例
97/ 第七章 精神分析理论:艾伦茨威格
98/ 创作过程
104/ 实例
109/ 补编——“镜像”:拉康
12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威廉斯
127/ 反映论
130/ 生产论
138/ 实例
142/ 第九章 解构主义:米勒
145/ 解构主义的运作
151/ 解构主义应用实例
156/ 第十章人类学理论:甘斯
159/ 生成人类学的基本原理
163/ 人类学文学观
171/ 第十一章 杜威的《艺术即经验》
172/ 审美经验
178/ 循环性
179/ 实例
183/ 第十二章 肖瓦尔特的“建立一种女性主义诗学”
184/ 作为读者的女性
187/ 作为作家的女性
189/ 修改和增添
192/ 第十三章 正确认识理论
193/ 知识图景
196/ 理论的构造
200/ 理论的多样性告诉了我们什么?
202/ 第十四章 后记——后殖民话语:萨义德
203/ 话语的基本特征
206/ 后殖民话语的策略
209/ 作为帝国话语的小说
214/ 抵抗的模式
217/ 后殖民话语的秩序
221/ 术语表
226/ 附录 1 约翰•济慈:《希腊古瓮颂》
229/ 附录 2 埃德蒙•斯宾塞:《牧人月历:二月》
242/ 附录 3 T.S.艾略特:《荒原》“火的训诫”
248/ 索引
· · · · · ·

  • 三个主要概念支配着现代理论的目的:结构、功能和交流,在相关理论的范围内,这三个概念或多或少相互吻合。结构这一概念使我们能够对作品的构成成分进行分类,并且能够描述意义是如何产生的。但意义是一个抽象观念,只有功能赋予它具体的形态,因为功能牵涉艺术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题。而这种关系又是一个抽象观念,只有通过交流加以具体化,通过交流,接受者可以了解到这种相互作用传达的是什么信息。现代理论扩大了关注的焦点,因为艺术作品不再被看成孤立的东西,相反,我们总是将它与语境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看待。因此,必须始终考虑到人类主体以及受艺术直接影响的人类感官诸能力。艺术作品永远无法独立于这些能力之外,相反,它将这些能力激活并调动起来,使其对我们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对我们存储的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作品也对产生它的背景施加影响。这一背景囊括了文化准则、普遍见解以及其他文本等,并借此对它们的结构和语义进行重新编码。一般来说,现代理论的重点是艺术作品、接受者的主观意向和背景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将艺术体验变成认知,而后者因为受标准支配,所以为增强意识、改善感知能力以及传达不能被证伪的知识提供了机会。此外,理论致力于解释艺术具有的社会与人类学方面的功能,并最终可用作绘制人类想象力的工具,想象力毕竟是人类用于维持自身存在的最后一招。
    —— 引自章节:9/理论模式
  • 作品的语言和结构、它所传达的信息、它的符合关系的组织方式、它的不同展现模式以及这些模式间的相互交流、对其语境现实的干预、文本的加工和接受、以及对作品固有假设的揭示。
    —— 引自第3页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共179册),这套丛书还有《九鬼周造著作精粹》《资本论的哲学》《艺术哲学》《语言与生命》《意识的奥秘》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怎样做理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