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于园

书名:游于园园林的艺术世界
作者:杨振宇/何晓静主编
译者:
ISBN:9787547926970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9-1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
豆瓣评分: 7.8

书籍简介:

【编辑推荐】: ★ 各领域大咖云集: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研究人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阿科米星建筑事务所建筑师、七月合作社创立者集结于此。 ★ 高密度知识输出:陆游的造园理念与实景再现,伯林顿文人圈与西方园林发展史……庭院里的故事,经过细细考证,娓娓道来。 ★ 诗词书画中的园林秘密:古诗词、古画中隐藏的古人造园秘密,在这里揭晓。 ★ 园林建造背后隐含的科学原理:从物理学、自然科学、人体工程学、建筑学、心理学、视知觉等角度,解读“什么是园林”。 ★ 上百幅园林图鉴:120余张精彩作品图片,前人油画、山水画、版画刻稿,后人复原线稿、遗迹实拍图,四色精印,选用特种艺术纸,还原真实效果。 【内容简介】: 远至凡尔赛宫的花园,近至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各处的园林,甚至我们身边的公园……徜徉其中的你,是否曾注意过隐藏其中的密码,这些存世遗迹,仿佛活化石,记录着前人关于自然、文化、科学的思考。 中国美院等高等艺术院校的研究学者,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学府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建筑工作室的设计师,从艺术、科学的理论角度和实践角度,为我们揭示中外园林的秘密,回答关于“什么是园林”的困惑。 从美学上,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细枝末节,以造园者的笔记、历史文献、中西方绘画作品,还原造园思路,带你学会欣赏古典园林之美。 从科学上,结合实例,分析古今中外园林规划中所蕴涵的物理学、人体工程学、自然科学、心理学、视觉等原理,领略隐藏在园林之中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与智慧结晶。

作者简介:

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艺术人文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与文化史、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与思想史、风景画与山水画等。译有《康定斯基回忆录》《批评的艺术史家》等,撰写与主编《沧桑入画》《自然之名》与“艺术世界”丛书等。发表有“滕固和中国美术史的现代写作模式”“王国维和中国现代美术史写作的思想资源”“自然与艺术:歌德与西方风景画中的一个观念”等二十多篇论文。

何晓静,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博士、讲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设计理论与实践、园林史论。

顾 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

毛茸茸,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黄 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刘珊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

胡霜霜,浙江树人大学副教授。

卜雄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与文化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龚晨曦,耶鲁大学建筑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及建筑历史硕士、阿科米星建筑事务所建筑师。

康 恒,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环境设计系硕士、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日本造园设计+枡野俊明中国代理、创立七月合作社(设计公司)。

鲍沁星,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

书友短评:

@ Jade._ 21世纪被称为“读图时代”,园林研究领域随之经历的“图像转向”,将图像作为历史证据的“以图证史”,甚至有学者将图像材料视为与传世文献、考古材料和人类学材料并列的“第四重证据”。园林绘画是与古代园林相关的主要历史图像之一,可视为造园艺术在绘画中的投射。古代画家通过图像传达各种意义,今天则需要借助图像还原和把握这些意义。近年来园林绘画的大量发现,使将其与园林实物、遗址和诗文相结合展开研究成为新的趋势。有学者指出,图像学研究至少需要面对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选择图像?其二是如何阐释图像?”本书为11篇研究造园艺术的论文集,内容专业,图表众多,读者可以通过各位作者对园林构成中的图像史学、园林建筑以及艺术史研究相互对证,对于理解园林文化颇有启发,例如扉页上的园林素描渐变画,真是艺术美的极致享受。 @ qingfan 感谢编辑赠书。书的装帧和开本很舒适。书中选文涉及当代匠人叠山艺术性,也涉及明代匠人叠山的考证。以及英国如画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等研究。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园林研究基于资料、论题而展开。在深度取决于考据梳理明清资料,绘画资料,但结论还是倾向于非常主观的。除此之外,读书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是有价值的园林观点的线索。今日又找了《王季迁读画笔记》里对明代止园图作者张宏的评价,正负评价都有一些:结构甚奇、笔墨平平、好、恶俗。想到曾经高居翰把五代溪岸图看作假画,气坏了王季迁(徐邦达语)。从美学价值到艺术史概念的价值,其间还有些什么需要弥补。 @ 晓林子悦 该书对张南垣的叠山造园营造方法的探讨。张氏之山抛弃了象征式再现而以真山境界为目标,通过“以少胜多”的手法而达到“境生象外”的画意效果,获得“园在山中”的山水体验;《环翠堂园景图》讲述徽州版画。线刻是徽州刻工最具代表性的视觉语言,舍弃了过去版画大面积黑白对比的技法,而在结构造型上强调线饰所带来的美感;止园飞云峰意匠,风景如画;寄畅园实景绘画,以园入画;避暑山庄理水造景探微;国际视野、中西对比,讨论英国造园、景观设计,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版式雅致洁净,字体玲珑,我很喜欢这部作品的制作工艺。 @ 慢半拍 山水常在而心灵桃花源不能永驻,试图重新构建与发掘存在于文献和图像中的园林似乎等同于无限接近某种不可触及的浪漫化的过去。这本书展示了虽然游园之视角一动一静,在东西方文化中,园林类似地作为贵族阶级对雅的集大成追逐而存在。某几篇文章写得很粗糙,不太匹配书本装帧与园林设计本身为我创造的愉悦阅读感受…

书籍目录

寄情山水,梦寻园林(代序) 杨振宇/ 1
园林只在小窗前——陆游园林观念研究 何晓静/ 1
园在山中——再探张南垣叠山造园的意义与传承 顾 凯/ 19
《环翠堂园景图》与汪廷讷的版刻事业 毛茸茸/ 42
望行游居——明代周廷策与止园飞云峰 黄 晓/ 65
中西交流视野下的明代私家园林实景绘画探析 刘珊珊/ 84
避暑山庄理水造境探微 胡霜霜/ 100
“伯林顿文人圈”与18 世纪早期的英国造园 卜雄伟/ 112
再现之再现之再现——英国园林和西古德• 莱维伦茨的几个景观设
计片段 龚晨曦/ 130
野口勇的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康 恒/ 146
国际视野下中国传统庭园避暑营造智慧科学化研究 鲍沁星;朱柳霞; Stephen R. J. Sheppard ;张敏霞;宋恬恬/ 168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游于园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