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战争

书名: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林白
译者:
ISBN:9787530207208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34
豆瓣评分: 7.5

书籍简介:

一个人的战争:长篇小说·新视像读本,ISBN:9787530207208,作者:林白著;李津图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林白,本名林白薇。现居北京。

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曾从事图书、电影、新闻等行业工作。现为自由作家。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玻璃虫》《万物花开》等,另有散文随笔集《林白散文》等多部。被评论界认为是“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1997年出版《林白文集》四卷。部分作品被译成五种文字在国外发行。

画家简介

李津 中国新文人画代表画家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

主要个人展览有:

1990年→“李津画展”→美国费城维兰诺瓦大学画廊

1994年→“李津人物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

1995年→“墙外花――李津水墨画展”→北京翰墨春夏画廊主办个人展

1996年→“李津水墨展”→奥地利维也纳镜花缘画廊

2000年→“李津水墨人物展”→ 瑞典斯德格尔摩拉斯包曼美术馆

2001年→“李津个人新水墨”→北京四合苑画廊

2001年→“李津水墨画展”→澳大利亚Ray Hughos美术馆

出版:

《李津绘画艺术》

《饮食男女――李津彩墨画集》

《李津》等多种画册

书友短评:

@ cress 这版装帧插图有点俗 @ [已注销] 手指游向那一潭水 @ 蚂蚁没问题 又看了一遍。后三分之一写得有些失败,俗了。不只应该当女性文本来读,还要当酷儿文本来读——多米是一个异性恋甚至恐同者,但是她却有homoerotic的经历。这一切都带着“后毛”时代文学的特征——女性特征凸显而非用妇女能撑半边天来抹杀差异;不相信对女性经历与情感可以简单解释,多米欣赏的姚琼,是样板戏的演员;对男性的态度至少在前半本是完全不同于青春之歌的。叙述上的特色:1.我,多米(她),叙述者交替出现… 又看了一遍。后三分之一写得有些失败,俗了。不只应该当女性文本来读,还要当酷儿文本来读——多米是一个异性恋甚至恐同者,但是她却有homoerotic的经历。这一切都带着“后毛”时代文学的特征——女性特征凸显而非用妇女能撑半边天来抹杀差异;不相信对女性经历与情感可以简单解释,多米欣赏的姚琼,是样板戏的演员;对男性的态度至少在前半本是完全不同于青春之歌的。叙述上的特色:1.我,多米(她),叙述者交替出现 2.叙述者偶尔跳出来讲话:“这是典型的女性笔法” 3.整体时间从幼年向三十岁推进,但每一阶段都采用先讲结局再追溯的办法,这样就好像进一步又退半步,再也不是一个有明显目的性和结局的叙述方式了(如青春之歌)。 @ 苗儿 i wasn't exactly sure what to make of this book @ 月下团团尽侍炊 个人的成长史,有普遍性么? @ Waldeinsamkeit 自恋与自虐。 @ 管锥 病态的自恋 @ 拾荒者 千篇一律的女性作家 @ 子木 尽管有些地方明显可见杂糅西方小说技法与理念而未完全吸收呈现出来的缺陷,但当真是当代女性写作的开山之作,触向女性自慰自恋的禁区,描绘女同性恋之间或者说女性之间的亲密友谊以致肉体互观肉体亲密更是美好动人。对成长中自我的弱点与虚荣的剖析更是可见其难得的真诚。写林多米和“我”(人称随意切换)很多地方都让我感觉在写我自己一样,特别是第二章写林多米从第一次发表但后来的写作事业的种种,历历在目,感同身受。可能每… 尽管有些地方明显可见杂糅西方小说技法与理念而未完全吸收呈现出来的缺陷,但当真是当代女性写作的开山之作,触向女性自慰自恋的禁区,描绘女同性恋之间或者说女性之间的亲密友谊以致肉体互观肉体亲密更是美好动人。对成长中自我的弱点与虚荣的剖析更是可见其难得的真诚。写林多米和“我”(人称随意切换)很多地方都让我感觉在写我自己一样,特别是第二章写林多米从第一次发表但后来的写作事业的种种,历历在目,感同身受。可能每一个女性写作者都必须要经历这样的阵痛吧。“也许在我十九岁那年,就已经把一切喜气洋洋看透了,它的背面是物极必反,是祸之所伏。” @ 空舟 “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我懂她的文章。

1 写在前面的话
2 引言
3 第一章
4 第二章
5 第三章
6 第四章
7 尾声
8 新视像读本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一个人的战争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