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

书名: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作者:单田芳
译者:有2011年2月2印本
ISBN:9787500848776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61
豆瓣评分: 8.9

书籍简介:

伪“满洲国”的童年、内战期间举家逃亡、起于草根的评书世家的辛酸和鼎盛、赴京探视被收监的父亲、家庭经历大裂变、“文革”期间受批斗、落实政策、一波三折复出艺坛、赴京艰苦创业等内容首次得到全面披露和忠实再现。单田芳的个人求索历程经历大灾大难,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所经历的颠沛流离,草根群体在追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炼、代价以及所收获的财富和心得,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情真意切,更有家国变局、时代蜕变。这是一部当代艺术大师用血和泪、热情和理性,将亲身参与的历史忠实记录的平民化读本,更是一部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励志经典。

作者简介:

单田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著名评书艺术大师。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生于天津,同年随父母到沈阳,1952年在沈阳廿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表演录制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乱世枭雄》等100余部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开创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正如中国曲艺界名家姜昆相声所说:“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书友短评:

@ 东尼 自从评书这种艺术形式诞生以来,出现过无数的大师,但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影响力最大的,一定是单田芳。可以说两千年出生之前的所有中国人都听过单老的评书,当时随便打开收音机调到任意一个电台都能收到他的评书。因为如此,他也被人称为“永不消逝的电波”,民间更有“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的说法。按我个人而言,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在一个同学介绍下对《白眉大侠》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一天不听浑身难受。后来长大,也慢慢的接触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单田芳的评书逐渐不再是我的最爱,现在我人到中年,逐渐又觉得他老人家的评书真是精彩,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个完整阶段。这本自传囊括了他老人家几乎一生的经历,精彩程度不亚于他任何一部小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结合之前《且听下回分解》那本别人写的单田芳传记一起阅读。 @ 小马 xx是个大舞台,人人都得上台表演

书籍目录

前言
在伪“满洲国”的童年
少年经历大变局
逃亡之路
骨肉再团聚
我家的鼎盛时期
厄运前兆
大难临头
赴京探监
真相大白
家庭裂变
学艺
第一次登台
因言获罪
在工人剧场挨斗
出国龙潭又入虎穴
灾难在继续
在乡下
铤而走险
血光之灾
风波不断
落实政策
两世为人
收获的季节
长春,我又回来了
新的起点
· · · · · ·

  • 上面我曾经说过,1942年真是个多事之秋。我突然发现形势逐渐紧张起来了。至于国际形势哈样我不懂我也不知道,市面上凡属工业用品比如橡交制品、金属制品都严加控制,凭票供给,老百姓不准吃细粮,比如大米白面包括小米,其他的油啊、粮啊,布匹啊、棉花啊都要凭票供给,谁要违犯了就属于经济犯,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有一次我家偷着吃大米饭,事先把门关好,把门插死,刚一掀锅,突然听见有人砸门(中午),我的大师姐月梅脑子里缺根弦,平时挺笨这会儿“机灵劲儿”上来啦,顺手把门给打开了,结果进来的是派出所的警察(片警)。这小子叫什么姓什么我记不住了,反正不是个好东西,勒索群众是他的家常便饭,动不动他就搞突然袭击,可能他发现大响午的这家关上门干什么?肯定有背人的事!这才砸开我家的门,顿时我家里的人全傻眼啦!这小子顺手把锅盖掀开,一看是白花花的大米饭,他把锅盖一摔,回头问我父亲:“你敢吃大米饭?你知道这是经济犯罪不?”我爸赶紧说:“我这是凭票买的!”这小子又说:“放屁!票证刚发下去,还没开始供给呢!你敢瞪眼撒谎?走!跟我到派出所去!”我妈脑袋反应挺快,顺手掏出几张票子,多少我不知道,就塞到警察的裤兜里说:“先生,你高高手吧,这大米是我们过去吃剩下的。”这伪警察把钱掏出来往地上一扔,还真有点铁面无私的样子:“废话少说,有话到派出所去说去。”说着扯着我爸的膀子往外就拽!您可知道真要到了派出所那麻烦可就大了,抽鞭子、挨板子、灌凉水那都是轻的,要真交到日本人手里恐怕小命都保不住。真是不巧不成书,这时门外人影一闪,有个人进了我们家,目睹到了眼前的一切,他伸手把那警察给拦住了:“老弟,都是自己人,算了吧,这位(他一指我爸爸),那位(他一指我母亲),是大大有名的西河大鼓演员。”说着,他把地上的钱捡起来,又塞到警察兜里。对我父亲说,“以后当心,吃大米饭可是经济犯。”说着转身就走了。贵人啊贵人,来者非别,正是我们家的邻居,…
    —— 引自章节:在伪“满洲国”的童年
  • 1962年2月,她落脚到内蒙古的海拉尔市,海拉尔的曲艺团正缺演员,对这个主动上门的女演员非常欢迎,当时答应每个月给她开工资180元,尽管如此,当时粮荒还没过去,在外边生活还要花钱买粮票,一斤粮票大约是三到四元,除去买粮票之外也剩不下什么钱,所以她给我来信说你快来吧,这儿的崔团长对人非常好,也希望你参加他们曲艺团,工资跟我一样也是180元,我接信之后,连考虑都没考虑,立马作出决定,把鞍山的房子托人看管,坐上火车直奔海拉尔。我们一家四口终于在内蒙古团聚了,说来也怪,我在海拉尔的收入也相当可观,海拉尔属于边远地区,说新书可以,说传统书也可以,因此我就拿出拿手的绝活《三侠五义》,结果在海拉尔一炮走红。哪知好景不长,一个多月之后,鞍山市曲艺团的副团长石富居然找到了海拉尔,要求我们回曲艺团,被我们当场拒绝,我老伴儿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回曲艺团可以,你给我们多少钱的工资?”石团长说:“这是国家规定,我无权更改,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往上调一调。”我老伴儿说:“那你就回去调整去吧,多咱调整好了我们再回去,老单也是如此。”石团长赌气离开了海拉尔,通过鞍山文化局和海拉尔文化局向我们施加压力,可是有句话您别忘了,山高皇帝远,海拉尔文化局根本不理鞍山文化局那一套。又过了一个多月鞍山市曲艺团业务团长张树岭也来到海拉尔,毕竟都是同行,我们推心置腹地进行了长谈,张树岭说:“从公家的角度说我是奉了领导的指示来督促你们回鞍山,从私人的角度说咱们都是同行我很想念你们,也借这个机会来看看你们。”当天我请他在呼伦贝尔大饭店吃了烤牛肉,我们边吃边聊,张树岭说:“田芳啊,自古至今,私人不能跟官方斗,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样僵持下去,迟早你要吃亏,再说现在文化局已经把你家四口人的粮食关系冻结了,粮票又这么贵,你们在这儿虽然挣的钱比较多,除去人吃马喂,也剩不下多少钱,还是跟我回去吧。”我当时大发牢骚,嫌工资太少,不涨工资我…
    —— 引自章节:第一次登台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言归正传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