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神学

书名:无用的神学本雅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
作者:夏可君
译者:
ISBN:978755985085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616
豆瓣评分: 7.2

书籍简介:

本雅明的《神学-政治学残篇》是生命神学现代性的真正开始。这个片断文本包含着解构现代神学政治的所有思想种子。本雅明对弥赛亚王国与世俗秩序的绝对区分,使得神学化的政治与政治化的神学都变得不再可能,都变得“无用”了。 从《神学-政治学残篇》开始,本书踏上了“无用之思”的旅程,这事关现代性的生命疗愈与救赎。 本书探讨的问题是现代哲学如何面对现代性危机。所谓“现代性危机”是对资本主义时代总体异化现象的一种描述,既包括现实世界的动荡与苦难,也意指现代世界“祛魅”以来,艺术“灵晕”的消失和人性上的“无家可归”状态。这种状态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表现得特别明显,身处这一时代的本雅明留下的哲学手稿《神学-政治学残篇》就是面对时代危机的深刻回应。本书以此《残篇》为切入点,解析本雅明思想中对政治神学和暴力的批判,特别揭示了其“自然性”思想与庄子“无用之思”的相通之处,并以此线索连通了中后期海德格尔的反思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进而追问当代哲学重新开始的条件,在层层递进的对话中,探寻思想的出路和余地。

作者简介:

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

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述十余部,从“无用”出发,撰有《虚薄:杜尚与庄子》《庖丁解牛》《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以及英文著作ChinesePhilosophyandContemporaryAesthetics,Unthought ofEmpty。

夏可君尝试让“无用”“虚化”以及“余让”等中国范畴,生成为当代世界哲学的核心概念。

书友短评:

@ Sternhaufen 旧的伦理已经崩毁,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已经发生,现代性的技术集中和前现代性的权力集中在此汇聚为一种新的形势,这中间的“逼迫”早已与海德格尔当年所面临的逼迫不可同日而语,是更加严峻了,要求着提出、构建一种新伦理来应对目前的紧要关头。无用的神学既要打破权力集中的前现代传统内牢固的三维空间对人造成的迷惑,又要寻找到不同于既有的四维空间技术虚拟网络带来的虚假全球化繁荣流通幻象之外不受制于权力和利益“算计”、“计算”的新通道,这就走向了一个新融合、新选择,即把中国文人道家艺术传统的自然元素和犹太教一神教的弥赛亚救赎与忏悔元素放进互相转化中,以此来既转化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化形态,又转化出一个新的世界哲学契机。此书代表着汉语思想在向现代转化的途中正真实地思考自身、阻挡新反动,联合起星际的能量来重塑华夏土著。 @ 迷信鉴定员小谈 神神神,一点到晚就是神 @ 有何龟泔 微泔,感觉shark君写地很垂涎。另外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波感觉可以重学一下浪漫派。 @ zbe599 也许有一种高级鸡肋。 @ 橘子柠檬汽水 比较担心作者的精神状态。 @ 忘予 无用的书,目录看着唬人 @ Danniel 起手势就是二元对立的…再吊书袋也浮不起来 @ 欧 从无用的弥赛亚到无用的哲学再到无用的思想本身,夏可君对近现代西方哲学的脉络有效地重新整理,最后以“让”的概念分析回归传统和哲学史的场域本身。就算抛去其自身构建的理论体系,这种观点之下,夏可君对本雅明思想的重新整理也非常具有价值。本书的后半部分我反复看了很久才梳理清晰,看来得好好读读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了。 @ Chans 旁通得过于花哨了,大受震撼 @ 二十梢 像一个看了很多东西,有一些自己想法想要将其联系到一起,又表达不清的研究生写作

书籍目录

序言 打开本雅明《神学-政治学残篇》的七封印
0.1 绝对差异:上帝之国与世俗历史
0.2 心感:逆转的张力与整体性复原
0.3 虚无或无用:救赎之道
楔子 种子或灵丹:生命宇宙技术
一 本雅明的无用教义:弥赛亚性与自然性的双重还原
1.1 未完成的教义论纲
1.2 弥赛亚的还原
1.3 沉默自然的还原

二 歌德的诗性源现象:自然的弥赛亚化
2.1 绝对的文学与自然的幻象
2.2 纯然生命还原为自然化的生命
2.3 泪水的面纱与救赎的密码
三 卡夫卡写作的道家化:弥赛亚的自然化
3.1 诡异之道:“认认真真做某事同时又空无所成”
3.2 三重解释学:本雅明与卡夫卡写作的中国动机
3.3 不可摧毁之物:布莱希特与道家式的友善
四 模仿的神学:无意记忆与现代性的救赎
4.1 艺术作品:在相似与游戏之间
4.2 主体化的无意识与客体化的铭刻
4.3 整体性修复的胚胎:自然化的第三记忆
五 变小且消失于图像的“小门”:弥赛亚进入世界的中国式想象
5.1 布洛赫:弥赛亚来临的中国小门
5.2 阿多诺:世界的内在化
5.3 布伯的《聊斋志异》与佛教式“间薄”面纱
5.4 从变小到消失:姿态的纠正
5.5 童年之门:中国的瓷器图案
六 本雅明的追忆:做一个庄子式的蝴蝶梦?
6.1 凯卢瓦的“石头梦”:自然自身的书写
6.2 本雅明的“蝴蝶梦”:感性的相似性与非感性相似性的
感通
6.3“中国哲学之梦”的思想实验:“第五维度”之为“虚托邦”

楔子 天空、大地与海洋的战争
七 弥赛亚式的判教论:弥赛亚自然化的节奏
7.1 以无用为条件
7.2 弥赛亚式的判教论
7.3 时间的世界政治
楔子 上升与下降的同时性
八 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发现无用与集让的民族
8.1 迟到的中国思想
8.2 从“另一个开端”走向“第二次转向”
8.3 本己与陌异的悖论关系
8.4 为何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被遮蔽了?
8.5 从存有的终末论到庸用的差异论
8.6 从争夺走向让予
8.7 无用的民族:三重“集让”
九 回缩与虚位:与德里达、肖勒姆和庄子一道走向“余让”
9.1 守护圣名的缺失:上帝的缺位
9.2 廓纳(khora):到来的虚位
9.3 余让:虚托邦的敞开
9.4 中国式禅让:至高主权的让与
9.5 庄子的余让:神学政治批判的尝试
9.6 进入廓纳:余让的培育
十 “诡异”:从海德格尔的“差异”到德里达的“延异”及其
超越
10.1 存在论差异:早期海德格尔
10.2 踪迹的延异论:德里达的间隔
10.3 双重约束: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互为条件
10.4 绝境的模态:哪里有余地
10.5“诡异”:有用与无用的庸用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无用的神学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