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书名: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作者: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
译者:曹大鹏
ISBN:9787801730282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2-04-0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64
豆瓣评分: 7.9

书籍简介: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ISBN:9787801730282,作者:(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著;曹大鹏译 . 本书原名《谁承担后果——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其实也可视为美国文化冷战史,因其所描述的时间跨度起自二战结束直 至苏联解体,史料丰富翔实,从正文后所附的注释和资料来源即可见一斑。作者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是一位居住在伦敦的文献纪录片独立的制片人。她从开始研究到成书,历时七八年,辗转各地,查阅大量资料,遍访尚在人世的当事人,可见其态度之认真。由一个外国人来写美国,大概较少偏见与局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知识界普遍减少了对苏联的偏见,思想上明显左倾,共产党力量壮大,甚至盛传意大利共产党可能执政。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向西"扩张",抵制共产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动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这已是大家都熟知的史实。不过,一般的论述都偏重于政治、军事领域,较少涉及文化艺术领域,而本书恰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领域。本书通过作者的详尽论述,读者会看到美国为进行这场特殊的战争,耗费了多少金钱,网罗了多少人才,费了多少心计进行策划和组织,涉及多少不同的文化艺术种类,又有多少世界名流卷入其中。透过这些触目惊心的论述,我们不难体会到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冲突确实根深蒂固,并可以进一步认清当今一些美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和政客仍摆脱不掉冷战思维的本质。

作者简介:

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生活在伦敦,198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曾经以独立制片人身份拍摄了纪录片《无形的手:关于现代主义的另一部历史》(Hidden Hands:A Different History of Mobernism)。199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重大事件》。

书友短评:

@ IVAN 这本书罗列了大量的文化冷战的资料,展示中情局对西方文人的影响深远和文人们的虚伪双标。实际上,除了一些细节之外,大多数内容尤其是主要观点并不意外,还不如《大流感》这本书里揭露得更加彻底深入。不仅仅是中情局,真的,美国以宗教立国,本质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明。怎么可能要求身处其中的大多数知识分子置身事外呢?美国的文化冷战斗士们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对纳粹主义豢养出来的妖孽,他们极力主张把艺术和政治区别开来;而一旦涉及共产主义,他们就不愿意把两者分别对待了。 @ vegetarian 割文化韭菜也是割韭菜的一种亚流派,珍爱人生,远离文艺B @ 大学南路凉拌菜 全面而又狭窄。把冷战前二十年中情局和文化自由大会等等一系列文化方面的隐蔽行动都事无巨细地回顾了一遍,时不时陈列一系列人名书名刊物名,但对这些时间具体影响和历史背景下的交互与意义毫无着墨,宣传这一最应该收到反馈的领域在本书里成了一个个尽头站,使得本书更像一个长篇新闻稿而不是历史研究著作。作者似乎是纪录片导演,那也合理了 @ 持戒小僧 作者是一位纪录片制片人,虽然花费多年查阅了大量资料,但作者显然不具备驾驭这些材料的写作能力,全书充斥各种人名和不必要的细节。作者犯的也是大部分非专业写作者尝试历史性书籍写作的通病:大量无章法地罗列各种史料和引用历史人物的话语,毫无专业性梳理和概括。翻翻即可,无法细读。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一具优雅的尸体
第二章 命运的选择
第三章 沃尔多夫饭店里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四章 民主国家的“民主情报局”
第五章 十字军征讨的理念
第六章 “代表大会”行动
第七章 “糖果”
第八章 美国节
第九章 联合部队
第十章 真理运动
第十一章 重新统一思想
第十二章 “X”杂志
第十三章 极度恐惧
第十四章 音乐与真理,不可过度
第十五章 兰塞姆的弟子们
第十六章 美国人
第十七章 复仇女神
第十八章当虾米学会了吹口哨
第十九章阿喀琉斯的脚踵
第二十章文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二十一章阿根廷的凯撒大帝
第二十二章笔友
第二十三章文学领域的猪湾事件
第二十四章从“堡垒”上看到的景色
第二十五章不祥的预兆
第二十六章得不偿失的交易
后记
注释与资料来源
· · · · · ·

  • 纽约。 1949年3月25日,星期二。阴冷而潮湿,冰雪融化,街道泥泞。位于派克大道和50街交叉处的沃尔多夫·埃斯托里亚饭店外,一支人数不多的纠察队在来回走动,在人行道上形成一个缓慢移动的圈子。饭店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在一年中这样一个季节里,这是罕见的现象。特别是在一间预定的房间里,更是让人感到头痛。饭店10层的1042房间是一间豪华新婚套房。一整天,从这个套房开出的服务定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已经有厚厚的一摞。要求安装额外的电话,接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传到了饭店的电话总机房。需要更多的台灯,每一样东西都不够用,需要增添。要求客房服务的电话连珠炮似地打来,让服务员送汉堡包、色拉、鞑靼式生拌牛肉末、零点小菜、干红葡萄酒、瓶装啤酒,再送几桶冰块来。这可不像是平常的度蜜月。当服务员跌跌撞撞地冲进套房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奇特的场面。房间地板上的电话线就像蜘蛛网似的拉开,在电话线的终端,打电话的人弯着腰激动地对着听筒喊叫。每一块可资利用的面积不是被人占用就是堆放着一摞摞杂乱的纸张。套房里烟雾弥漫。两个秘书正根据口授做着记录。浴室里已经放上一台油印机,一名助手在机旁操作,浴室的地面也堆放着散发着油墨气味的纸张。来访者在人堆里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在一片嘈杂声中,参加聚会者当中有几个人神情紧张地看着服务员把大托盘在床沿上放稳,一边伸手索取小费。付账的是谁呢?是纽约大学的哲学教授悉尼·胡克(Sidney Hook),订下这套房间的正是此人。他对花费猛增似乎毫不在意。与胡克同在新婚套房里的有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和她的第三个丈夫,记者鲍登·布罗德沃特(Bowden Broadwater),小说家伊丽莎白·哈德维克(Elizabeth Hardwick)和她的丈夫诗人罗伯特 洛厄尔(Robert Lowell),尼古拉斯·纳勃科夫,记者评论家德怀特·麦…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沃尔多夫饭店里的马克思主义者
  • 饭店外面的示威者活跃起来了,当来宾通过转门走进大堂时,他们向客人提出责问。当莉莲·赫尔曼(Lilian Herman)、克利福德·奥德茨(Clifford Odets)、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和达希尔·哈米特(Dashiell Hammet)来到时,他们对这些人喊道:“你们这些懦夫!”……这次抗议是美国军团、一些天主教和爱国团体组成的右翼联盟组织的。抗议者不满的是,这次大会虽然是由全国艺术、科学和专业工作者理事会主办的,其实只是由苏联人在幕后操纵的。他们声称,这些共产分子在这里聚会并不是为了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友善的思想交流,而是通过宣传丑化美国。实际上他们还是说对了。这次大会是共产党情报局倡议举办的,是一次在美国后院里操纵舆论的大胆举措。苏联代表团团长是苏联作家协会主席法捷耶夫,团员中有作曲家德米特里·萧斯塔科维奇,这是这个代表团的骄傲。他们都被安置在沃尔多夫饭店的客房里。随同代表团的克格勃“保姆”和党的干部可以为这次“剧院政变”弹冠相庆了。饭店外面的示威者说得有理:赤色分子并不都是躲在床底下的,他们已经上了床了。悉尼 胡克和新婚套间里那群人同饭店外面的示威毫无关连,他们认为,“把揭露共产党外围组织的任务交给反动分子去完成是很危险的”,尽管如此,他们来到这家饭店却是出于同样的用意。前马克思主义者和托洛茨基分子曾经同现在的美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一样围着共产党的轨迹转,此时他们却一道来到饭店楼下参加苏联人操纵的会议。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确实被称为“令人最感兴趣的苏联的一部分”。不过,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把一个深感痛楚和沮丧的纽约从苏联怀抱里拉了出来,重新回到了美国”。胡克和他的朋友们已经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激进主张,政治上站在了中间或右的立场。即使在此时,他的其他同僚却还对共产主义抱有同情。编辑和评论家贾森·爱泼斯坦(Jason Eps…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沃尔多夫饭店里的马克思主义者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