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的技藝

书名: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
作者:郭佩宜/主編/王宏仁/主編
译者:
ISBN:9789865727840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时间:2019-1-9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84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田野」不只是去一個地方;「田野」是一種理解的過程 田野是什麼? 田野就是「田野工作」(fieldwork),這個概念誕生於20世紀初,人類學祖師爺馬凌諾斯基在初步蘭群島的研究方式成為人類學方法論和認識論的核心──與當地人共同生活、學習當地語言和文化、參與觀察──人類學學徒必須經歷超過一年的田野洗禮,才能「轉大人」。田野彷彿是人類學的成年禮,但田野過程中,研究者的角色、主觀經驗、與當地的互動、權力位階關係、政治歷史脈絡等,都會影響其對當地文化的認識與詮釋。 如何理解?何謂客觀?是研究者們在異地不斷反思的課題。 20世紀中,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田野中人性面的書寫、研究者的現身,成為另一種思考及書寫趨勢,也引發更多討論及爭辯。到了世紀末,不僅田野地點、研究對象改變了,研究者更來自四面八方,不限於英美主流文化圈;「田野」也不再是人類學的專利,社會學、政治學、地理研究等,只要有機會接觸「他者」,同樣都必須面臨田野的難題。一百年前帶有濃厚殖民意味的田野,似乎有了不一樣的面貌。 田野其實也是「故事」;研究者「走進」別人生活、企圖「說出」一個好故事。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必須面對許多知識養成過程中,甚至是個人成長、人生裡的疑惑,與思考。所以田野不可能只是「工作」,田野的理想是透過經驗的接近,而能用不同的眼光了解對象。所以田野也不可能只是「工作」,因為田野的過程勢必會或多或少轉化研究者對知識、對世界,甚至是對自我的認識。 田野,其實是一種理解的過程;理解他人、理解世界,以及理解自己。 這本書是一群(當年)初出茅廬的台灣研究者所寫下的田野故事。有些場景我們可能很熟悉:永康街的社區改造運動,人類學家不但介入,還得幫忙解決問題;九二一地震後,有些聚落改變、甚至消失了,研究者如何面對研究對象消失的問題?太魯閣族正名運動,內部有什麼不同聲音,部落菁英跟耆老如何看待所謂的「正名」? 有些議題,我們可能也思考過:對大洋洲小島的原住民而言,有權力的外來者就是「whiteman」,台灣去的研究者既不「white」也不是「man」,「文化包袱」不只存在於研究者,也存在於被研究的對象,要如何打破當地人的刻板印象?前進東南亞,面對台商與華商的研究者,看似語言文化親近,但實際上到底一樣、不一樣? 如果你不是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生,也不打算跨進這個領域,但或許你對了解異文化有點興趣,對研究者到底在做什麼感到好奇,這本書是研究的「後台」。書裡有爆笑的窘狀、有悲傷的別離、有恐懼和徬徨的時刻,也有自剖和深邃的體悟。 如果你對於互動、理解、在地、認同……對所有與「他者」有關的一切感到困惑,這本書是一群台灣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最深刻的分享。從初進田野的跌跌撞撞、適應期的文化衝擊與調適、深入田野後的思索,到田野與個人生命的體悟。他們寫的是自己長期田野的經驗,也寫下了他們對生命、對所學的反思。 這本書除了寫給人類學、社會學學徒,在當代,也是寫給所有有機會與異文化遭逢的我們。

作者简介:

郭佩宜/主編

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芭樂人類學》

王宏仁/主編

任職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巷仔口社會學》

張雯勤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趙綺芳

倫敦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Roehampton)舞蹈系

莊雅仲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容邵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龔宜君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

顧坤惠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邱韻芳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人類學碩士班、原住民專班

林秀幸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书友短评:

@ apricot 太真诚了。那些明亮的、结构的和幽暗的、模糊的、象征不明的、情感与物的联结。好好总结这两年的经历,去分层,去开拓吧。 @ Sour records 是讀完慶幸當初沒學人類學的坦白寫實,尷尬癌無法下田野 @ 恶夫 无关“技艺”,很真诚的分享,台湾本土田野的几篇稍微差一些 @ 戚戚 因为最近要写个类似的东西,所以找来翻了一遍。其实田野哪有什么技艺,不过是对经验的感知力,感知过程就是技艺本身了。这样的过程往往关乎田野中的自我,留下最深刻的身体记忆,不断回响,却难以被表述。相比于那些被写入论文的“methodology”,这本书实在真诚太多 @ 醉佐和二向箔 入门田野调查的书籍,不同作者因为不同的课题去到不同的地方,又因为相似的人类学方法而有了共同点。共情性大概是重要的吧?能够融入所要调查的社群,或者能够走进社群里个人的生活,重要的是从他们的深情中找寻到生活的痕迹,寻找到生活的细节,人类学也好,社会学也好,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书籍目录

新版序
導論:非關田野,非關技藝/郭佩宜、王宏仁

第一部 剛到田野就跌一跤
田野中的地雷:我的砂拉越經驗/林開忠
遇見田野,遇見官僚體制/張雯勤
賦格曲一

第二部 田野尷尷尬尬──從文化包袱到文化體悟
我不是「白人」:一個人類學家的難題/郭佩宜
不是穿綠色制服的都是軍人:田野想像的落差/王宏仁
交錯與反照的身影:竹富島民、女兒與我/趙綺芳
賦格曲二

第三部 田野非常政治
政治的人類學,人類學的政治:田野工作的道德想像/莊雅仲
「危險」的人類學家/容邵武
後台故事:做田野與寫文章/龔宜君
從排灣族的命名談起:田野關係的建立與政治/顧坤惠
賦格曲三

第四部 田野和生命的協奏曲
經驗、情感與人類學的詮釋:我與花蓮Truku人/邱韻芳
田野意向與祖先的凝視/林秀幸
賦格曲四
· · · · · ·

  • 分局長說我雖然是本國人,但還是必須先向州秘書處(District Office, 馬來語Pejabat Daerah)申請許可證
    —— 引自章节:田野中的地雷:我的砂拉越經驗/林開忠
  • 她們告訴我如果只是觀光的話,就得在加帛的駐地辦事處(Resident Office)或縣府拿到一紙准證
    —— 引自章节:田野中的地雷:我的砂拉越經驗/林開忠
  •   左岸人類學(共9册),这套丛书还有《芭樂人類學》《辶反田野》《跳舞骷髏》《桑切斯家的孩子們(新版)》《卡塔莉娜》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田野的技藝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