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苏珊·桑塔格访谈录我创造了我自己
作者:[美]乔纳森·科特/[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栾志超
ISBN:978755986027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00
豆瓣评分: 8.7
书籍简介:
【编辑推荐】 ※苏珊·桑塔格:行过人生的高峰与低谷,12小时访谈全记录 她是苏珊·桑塔格,当代西方声名卓著的知识分子; 她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 她的代表作《反对阐释》《疾病的隐喻》《论摄影》,在众多领域引发思想地震; 她是作家,是文学巨星,也是母亲、女人,和孩子。 经历过文坛的无数交锋,她的对手是癌症——这一次,她赢了; 病愈后,她用前所未有的12小时长篇访谈,进一步敞开自己的世界, 展现出感性与理性的无数分身,用谈话谱写自传。 ※一次对伟大灵魂的贴身观看,一场高速对撞的思想现场: 从巴黎公寓到纽约摇滚现场,从癌症经历追溯到“荒漠”童年, 机锋迸发,神采飞扬,闪烁智性光芒。 阅读是——“我轻微的自毁”; 写作是——“有违天性的活动”; 身体是——“一台有一定使用期限的机器”; 摄影是——“反映这个社会所有复杂性、矛盾性和含糊性的核心”; 碎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形式”; 性是——“一个非常黑暗的领域,是邪恶的剧场”; 父权体系是——“错误且压迫性的”; 活着是——“一种侵略”…… ※从“荒漠般的童年”到“自学成才”——我们时代最睿智的文化偶像,揭示铸就自我的秘密 正如“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这位被公认的伟大女性也同样这么认知自己: ——桑塔格之为桑塔格,是由她自己亲手塑造的。 “我认为我创造了我自己。我甚至认为我是自学成才。 我从来不是谁的弟子,也不是谁的妻子、情人或女儿。” ※方脊精装小开本,盈盈一握出行通勤,思想宝藏“小红书” 银盐胶片质感肖像,折射桑塔格对摄影美学的无限思考; 鲜红封皮,嫣蓝衬纸,别致设计,撞色人生。 【内容简介】 1978年,乔纳森·科特受《滚石》杂志委托,先后在巴黎和纽约对苏珊·桑塔格进行了深入采访。 他们论及写作、阅读、阐释、摄影和社会思潮,也谈到性、爱、摇滚乐和当代生活的碎片…… 不同于以往颇具论战性的激进形象,在对话中,她展现出自我的多个分身与生命中无数私密切片, 以及桑塔格之为桑塔格的重点所在: “要平静地去爱,毫不含糊地去信任,毫无自嘲地去希望,勇敢地行动。” 【名人推荐】 无论是对这位评论家、小说家的忠实拥趸来说,还是对第一次接触这位大思想家的读者而言,本书都是极佳的参考资料。 ——《出版人周刊》 桑塔格常被视为一位激进、极端的知识分子,而本书所呈现的,则是对这位已故文化偶像的一次极具感性的访谈。 ——《柯克斯书评》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乔纳森·科特(Jonathan Cott,1942— ),美国记者、作家、乐评人,自《滚石》杂志创刊起,他就是《滚石》的特约编辑。著作包括《我与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共度的难忘时光》《回到暗夜之影:关于音乐的写作和采访,1968—1971》。现居纽约。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美国作家、评论家,当代西方声名卓著的知识分子。代表作包括《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
【译者】
栾志超,长期从事视觉艺术、文化研究的写作和翻译,译著包括《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像艺术》《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霍克尼论摄影》《以眼还眼:魔术、幻术与骗术》等。
书友短评:
@ wodwo “女性主义”出版如日中天的时候,如果桑塔格缺席,那么这场“盛宴”将显得成色不足。“先驱”波伏娃虽然一直不曾缺席市场,但多少过于学术和小众,影响有限。这本桑塔格访谈录的出版,算是恰当其时(颜值突出,惹人喜欢)。作为知名女性主义者,桑塔格以敏锐的思考、持续的激情、广泛的政治文化参与度及积极的行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自己“命定”的理念与职责。这篇访谈开放坦诚地谈及了文学、写作、文化、爱与性等诸多话题,如果不告知这篇访谈的时间背景,宣传是近年访谈,恐怕其语境也不会引人生疑,足见访谈话题之经典,历久弥新。区别于一般的访谈形式,基于勤劳的思考和随笔写作,桑塔格回答访谈问题是以连续段落呈现,内容丰富性、逻辑和深度堪比精研的小论文,让人惊叹。结尾的问题回答尤为精彩,再现了她超越其余身份的知识分子典范本质。 @ sofia “一个好的社会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让人拥有可以成为边缘人的自由。”“我认为大岛渚是对的,《感官世界》说明了如果不加节制会发生什么。他们抵达了极致,而极致就是死亡。”“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是有一些区别的,但这些区别并不大—显然,我们文化中的一切都在合谋放大它们之间的区别。”“我认为我创造了我自己—这是一个奏效的幻觉。”“我认为自由之士始终都应该存在,不管他们有多么不切实际,都要拼了命地去摧毁幻觉、谬误和蛊惑人心的东西—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有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在让事情变得更为简单。” @ 是啊云啊 在桑塔格的日记中,用“心智生命”:“贪婪、欲望、渴求、希冀、向往、不知餍足、狂喜、欲念”表达感到活着的心声。这种状态很少人有,很多人向往吧!始终关注大众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当面对公共媒体时,对采访自然没有其他访谈者那样排斥,甚至,她很喜欢交谈,与他人的对话更能了解自己的想法。 @ 四百击 “我的阅读量很大,但大多数书都没怎么用心去读。我喜欢读书,就像人们喜欢看电视一样,而且我有点读书上瘾。心情沮丧的时候,我会捧起一本书读一读,感觉就会好一些。”谢谢桑塔格为我读书不往心里去找到了借口(不是)。 @ 七线艺术家 读一本书认识一个作家,可能因为作者本身也患有癌症的关系,书里关于疾病的思考还蛮有意思的,我们害怕疾病,害怕衰老,却忘却每个人都是在慢慢走向死亡的过程,用哲学的方式去重新思考疾病本身,与其“我是不是做了什么命运要这样对我”不如“疾病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性和另一种思维。”等等关于性关于隐喻的观点都比较大胆,思考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 Xiao的储藏间 提问者的引导性较弱,但桑塔格的迷人与智性足以撑起这本书,“我想要的是在自己的生命当中完全在场”,非常喜欢这句话 @ 西园寺的猫 关于隐喻的部分真的很有意思 @ Donna Tartt 很自由的灵魂
前言
访谈
致谢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