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语言

书名: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之比较
作者:[日]栗山茂久
译者:陈信宏/张轩辞
ISBN:9787545800210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58
豆瓣评分: 8.7

书籍简介:

《身体的语言》从古中国和古希腊医学的歧异出发,阐析了古代中、希两大文化的身体的“表现性”,不同的文化感官以及各自对人类存在真相的探求。古中国与古希腊的差异,不但是理论上的,也源自身体感受的方式不同。 歧异之一在于“脉”。古中国与古希腊的医生最后都以手腕为诊断的部位,两个文化的医生把手放在类似的地方,所得到的感受竟然有天壤之别。古中国的“切脉”与古希腊测量脉搏的差别在哪里? 歧异之二在于“观察的方式”。古希腊医者着迷于肌肉的身体,探究着人体器官被创造的目的;古中国医者则在观察脸部表现所反映的内在感受与意向,探索体内变化所流露的皮肤色泽,思索色泽中深沉的意蕴。 歧异之三在于中、希医学对“血液”与“风”(呼吸)的不同看法。中、希医学皆将血液视为生命的来源,但对“放血”疗法,态度却大相径庭;在古中国,从汉代到清代的医籍里,“风”持续性地扮演着人类疾病的主要来源,而在古希腊,自希波克拉底以后,“风”却主要指体内气息、内在力量或灵魂。这些差异显示了什么意义? 以上便是《身体的语言》全书要旨。据此,作者提出以下这个建议:比较研究身体认知的历史迫使我们不断重新检视我们认知与感受的习惯,并且加以想象不同的存在方式——以全新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在《身体的语言》中,作者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让我们得以直观地体验那古老而新奇的中、希医者的世界。

作者简介:

栗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教授是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曾在京都的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講學與研究多年,專攻比較醫學史。大約三年前栗山教授被哈佛大學挖墙角,目前任教於東亞系與科學史系主任、赖肖尔文化史讲座教授。

书友短评:

@ y 宏达且精微,关键是行文节奏如此从容,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之感。感知方式包含些什么?What goes into perceptual style?pulse究竟是什么?脉搏又究竟是什么?脉位又是什么?以身体感受为基准,探究语词背后的渊源,这种探究的方式真的很重要,值得仔细阅读反省其探究方法。 @ 风独 中医与西医,中国与古希腊,脉搏与切脉,分解的肌肉控制与望色,血与气。 @ 魚山飯寬 经典的文化比较读物。以医学为论点,扩展到东西方哲学发展历程。 @ 特洛布里恩岛民 如果要看存在的身体的话应该也要分析死去的吧,没有的话有点可惜 @ 绫懒遥 以日本文化的视角看中国与希腊(代表东西方)的医学,令人耳目一新。许多内容对不太懂中医的人来说是不错的科普,说到底还是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等各种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因素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差异,然而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诊疗方式却殊途同归。跟某人开玩笑说,作者文献功底很扎实,尤其是先秦史学的不错。也对古代的“医疗人类学”有了一点兴趣,很多学科的发轫未必是现代以来嘛。然而某人说这是个很难入的大坑,那就走着瞧咯。 @ 公子蒙 挺有启发 @ 🌺五月雨永远 中希比较医学 @ 小奥 中國的切診並非植根於對動脈脹縮的想象。經脈與脈搏不同。脈非但不是血管,也不是脈搏;至少不是西方解剖學所認知的血管與脈搏。 @ 黒色de白马 李建民说栗山的文字像是京都的锦丝织品与友禅染,不错的。触摸和观察相对应,表述和聆听相对应,身体即自我。一些颇有意思的观点:对肌肉的推崇是对自由意志的推崇,五行是一种流转的权力观。 @ 話有不言齋主人 从感官、认知(perceptual style)的角度分析身体观念,思想史的进路。

书籍目录

中文简体版出版说明
导读:身体感的历史
前言
第一部 触摸的方式
第一章 领会生命的语言
第二章 文字的表现性
第二部 观察的方式
第三章 肌肉与自我认知
第四章 颜色的表现性
第三部 存在的状态
第五章 血与生命
第六章 风与自我
后记
参考书目说明
· · · · · ·

  • 雖然將血液視同生命力會阻礙放血療法之發展,但血液品質與生命品質的關連則使得血液成爲重要的治療對象。血液過多、血液不足、血液過熱或過冷、流通順暢或凝結阻塞、血液分佈不均、劣質血液——這一切都會影響一個人所能做的事、他的感覺、他的人格。上述的狀況中有些能夠以放血加以治療。
    —— 引自第183页
  • 這種長久以來對於明確的追求,最後終於導致脈搏測量簡單化為計算搏動次數。
    —— 引自第55页
  •   经典与书写(共10册),这套丛书还有《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存在的急迫》《道学导论》《海德格尔《哲学献文》导论》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身体的语言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