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谁是你

书名:谁是我,谁是你伽达默尔谈策兰《呼吸结晶》
作者:[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德]保罗·策兰
译者:陈早
ISBN:9787532184347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2-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66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呼吸结晶》是策兰晚年一部重要诗集,甚至曾被策兰声称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伽达默尔对此作了一次细读,从诠释学的角度,围绕策兰诗中的叙述者与倾听者,在“何谓你,何谓我”的辨析中,在“何人斯”的主题沉吟中,逐次领读二十一首诗,再现策兰这部杰作的神秘与美妙,以及其下可能的深意。 大哲学家谈大诗人,用心倾力,可遇不可求。 以思解诗,从哲学的进路趋近诗。一部解读诗歌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经典小册子里,不止跟着体会其中的诗与思,更能感受到两种智慧相逢的光风霁月。 现象学与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详解策兰最好的诗集,为海德格尔最喜欢的一部伽达默尔著作。 纸上造物“诗歌课”书系第二本。 设计师此井为纸上造物创作的第四部作品。阐释的正文封印在策兰的21首原诗中——原诗如镌刻在内外双封上,以光亮闪烁的白,粼粼的银,沉沉的黑,呈现策兰这组诗里那种极致的明暗,明亮的悲哀与幽微。

作者简介: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1900-2002),出生于德国马尔堡,德国哲学家,罗马科学院院士。 诠释学巨擘,代表著作《真理与方法》。

保罗·策兰(1920-1970),生于罗马尼亚旧省(今属乌克兰),1970年4月一个深夜在巴黎投水自尽。被认为是里尔克之后最伟大的德语诗人,最伟大的现代主义抒情诗人之一。“1945年发表的《死亡赋格》一诗以对纳粹邪恶本质的强力控诉和深刻独创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战后德语诗坛,之后出版多部诗集,达到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度,成为继里尔克之后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一位自始至终顶着死亡和暴力写作的诗人,为这个世界贡献了最杰出的关于死亡、绝望与神秘的诗歌。”

书友短评:

@ Kyofusho 此时终于理解了阅读所需的「勤奋性」,除却纯粹的消遣外一种艰难而迷人的求索历程。初读想当然的傲慢,坚信「诗歌不可阐释」,但越向后越懂得了谦卑求知的不易。读毕,与策兰的距离未有更近,但却实实在在更懂了诗歌本身。对诗的解读来自「勇气」与「迷恋」,前者是伽达默尔所言的通过「尝试说出」,扩展文本的共振空间,而后者通过此句「我认为策兰是真正的诗人,他艰难而困顿地,甚或全心忏悔着,流浪在通往呼吸结晶的路上」便可知。本书除了面对策兰,更深刻的引导在于<后记>,这里有关诗歌语词的本质,结论是:诗歌早已抵达人群。 @ 序跋 在伽达摩尔带有分寸感的现象学还原中,策兰的语词是其所是地向我们展开。我曾思考,如何透过诗性语言通达作者的内在世界,是借助创作背景的补充,还是经由一种感官情感的复制?而伽达摩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通过一种切近的观看,揭示被掩埋的意象之线,在共通的语境中寻找诗的连续性。也许对诗本质的全然掌握本就是妄想,而伽达摩尔想让我们明白,任何一次阐释的尝试都是另一次创作,是诗的生命的有力延续。我感觉,这种探寻是轻盈的,就如同一次呼吸的结晶。 @ IshmaelArp 去了普通读者书店,随手拿起本眼熟的就坐着看完了,很符合今天的天气。一些笔记:未来以北的河流 以石写成的影子名字:被赋予时绝非我们所是之物(试探)我们翻译,却没有原文(君特艾希)纷繁错行向时间虚掷的语词之月忏悔者之雪——人型雪——呼吸结晶鬼火般的锤子 把一切以世界的节拍歌唱 敲击时间 像之灾(类比于实显)天空的船骸(倒立时,脚下深渊的天空)切细的眼 光的陡峭的情感石化的祝福在垂直的狭窄的白日深壑中向上撑篙的小舟 渡送着 所读之伤:所读之物的痛苦与伤—拾穗般拣选出的痛苦诗人作为存在的典范,诗展示了人类的可能性的多样性诗歌中的我不是诗人,诗人本身对诗的解释,会破坏诗的多样的阐释力,使得诗歌倒向诗人私人的面向不用被包含了太多衍生义的词汇,尽可能的简洁 @ ketos 在未来以北的河流中/我撒下网,你/迟疑着压上/以石书写的/影子:人类生活将活入的一切未来,也不仅是对将来之事不确定的敞开,而是因曾在,以及如何保存曾在而确定——就像一部用经验与失望写就的书站立,于空中/伤疤的影下。/不为 – 任何人 – 任何物 – 而立。:见证了什么?没必要思索具体答案。答案会有很多。但“站立”永远如一,为每个人被害者结为迟来的,不 –/沉默的,/灿烂/同盟。/晨—铅锤,镀了金,/紧追你共同 –/宣誓,共同 –/挖掘,共同 –/书写的/脚跟。:与被纳粹伤害的人的休戚与共,而自己却未被纳粹杀害,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遭受迫害的人们,为他们、为人类的未来承担起责任 @ act 绝书

书籍目录

前言
修订版前言
正文
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 · · ·

  • 你尽可以雪待我:每当我并肩与桑树迈过夏,它最嫩的叶就尖叫。
    —— 引自章节:正文
  • 这艰涩的文本,就像整组诗的序曲,异常突兀地开始了。诗中有种尖锐的对立。雪,抹平一切的,冰冷却也和缓的,不仅被接受,而且受到欢迎。言说者身后的夏日,显然因太过喧闹、因无度的绽裂和开放而难以忍受。言说者身后当然不是真正的夏,一如言之所向的你未必意指冬天、未必奉上真正的雪。相比于满溢时节,贫瘠的冬反倒惬意。言说者与没完没了抽芽的桑树并肩穿过夏。桑树无疑代表着繁芜的能量,新芽的源源不断象征着不可止息的生命欲望。
    —— 引自章节:正文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谁是我,谁是你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