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oshutianxia.com/wp-content/uploads/20231118110152-655899a0318d2.jpg)
书名:人类的第一步直立行走如何塑造人类
作者:[美]杰里米•德席尔瓦(JeremyDeSilva)
译者:胡小锐/钟毅/审校:栗静舒
ISBN:978752174809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60
豆瓣评分: 8.3
书籍简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栗静舒老师 审校&推荐 ——————————————————————————— ×你学到的人类进化示意图可能是错的!人类从来都不是从黑猩猩进化而来的,也很可能从来没有弓着身子在地上行走过。(随书附赠全新人类进化树,纳入2019年以来学界认可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全新人类进化树,为你刷新知识边界) √ 讲述诺奖级成果,历数古人类学科学里程碑 √一线考古故事放送,古人类学简史,无门槛的入门读物 √有科学依据的健康生活指南:每天一万步科学吗?边散步边思考是达尔文、乔布斯成功的秘诀吗?对抗阿尔茨海默病该怎么办?答案是走路! ❓到底是什么塑造了人类? 学会使用火——约150万年前 学会使用工具——约300万~350万年前 学会直立行走——1 160万年前! 👣从7万年前到约1万年前,智人一直没有定居下来,而是走个不停:走出非洲,进入欧亚大陆,去到澳大利亚大陆,穿过北极苔原,进入美洲……直立行走是一次解剖结构的大变革,更是一次造就人类社会性的巨大挑战,一次代价高昂的勇敢冒险!灵巧的手、无毛的身体、硕大的大脑,勇敢选择直立行走,让我们成为人类。 ———————————————————————————————— 人类是哺乳动物中仅有的只靠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直立着探索这个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这本书聚焦人类用双足直立行走的独特能力,探讨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如何塑造了现代人类。 直立行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有信念、有控制地向前倒。这是一个无比勇敢的选择。它不仅仅是一次解剖结构方面的大变革,更涉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多方面身心适应,我们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速度变缓,分娩困难,腰椎、膝盖和脚踝变得脆弱。可是,两足行走为人类学会使用石器和火、大脑容量剧增及其他特征铺平了道路,更是促成了人类的社会性、同理心,深远地影响着科技、语言、觅食和育儿方式的发展。 灵巧的手、无毛的身体、硕大的大脑……勇敢选择直立行走,让我们成为人类。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当下的生活:每天一万步,是噱头还是铁律?边散步边思考是天才们的成功秘诀吗?怎样用散步来对抗时间的侵蚀,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直立行走定义了人类,也将继续塑造我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杰里米•德席尔瓦(Jeremy DeSilva)
古人类学家,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人类学系主任,南非金山大学进化研究院荣誉研究员。他致力于研究第一批类人猿和早期人类祖先的运动,尤其是脚和脚踝的解剖结构;他所在团队发现并描述了人类谱系中的两个古老成员——南方古猿源泉种和纳莱迪人
他曾在波士顿科学博物馆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经常到史密森学会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演讲,并在《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纽约客》《新科学人》《科学美国人》等媒体上发表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
【审校者简介】
栗静舒
古人类学博士,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6年,在坦桑尼亚参与了莱托里脚印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并深入狩猎采集哈扎部落完成了相关的人类学田野调查。
书友短评:
@ 仄三の启蒙 本书作者德席尔瓦指出决定猿猴进化成人类最关键的因素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对于生物界而言甚是另类,只有在水中的鳄鱼,以及个别体型巨大的袋鼠才会选择直立行走。应该注意的是人类选择直立行走并非由单一因素组成,一来是一定高度的氧气摄入能量比底处更多,促进了新陈代谢。二来采集果实与在树上山间猎取食物,直立带来了便利。其三,一部分开始选择直立行走的猿猴的脑容量变大、膝盖承重能力增强,大腿股骨变长,且直立动物在受伤时可以骨头自愈,进而雌性的骨盆、子宫均发生了变化,直立促进进化,进化后更利于直立,由此达成了人类形成的第一步。 @ 無知 人类的第一步充满了故事性,搞古人类挖掘要想有新发现,需要坚持不懈,更需要好运气。比如:埃塞俄比亚古人类学家塞拉西花费十年时间才拼凑完整一块古人类的肱骨碎片;南非古人类学家伯杰9岁的儿子用了不到10分钟就发现了与其花费 关于人类进化和古生物化石研究的科普不少,很多都晦涩难懂。所以,对于人类进化、尤其是直立行走那点事儿,我读了不少、基本记不住。这本《人类的第一步》可能是我读过的人类进化和古生物化石研究科普里面相对更清晰流畅的一本。我很喜欢作者的叙述方式——提出假设、证明或证否、延伸出新的问题和假设,循环往复。这种叙述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强的参与感,有点像老师在上面讲课的时候坐在下面嗷嗷叫着“这题我会!”、“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章是第11章:直立行走的她:艰难的分娩与两性行走能力差异。两足行走的演化研究被一些厌女的男科学家所累,很多假说和(后来被推翻的)结论都带有厌女的味道。在这一章中,作者作为一位男科学家带着我们挑战和破除了这些沾染了性别歧视陈旧观念色彩的“科学”论调、从而更接近客观的科学 @ 无明 还行,n个假说
写在前面的话 一个直立行走如何塑造人类的故事 _ III
引言 我们为什么会走路? _ 001
第一篇 无毛的两足动物:直立行走的起源 005
第1 章 有信念地向前倒:人类的怪异行走方式 _ 007
第2 章 两足动物的黄金时代:从蜥蜴、主龙、鳄鱼到霸王龙 _ 023
第3 章 人类是如何站起来的?关于直立行走的N个假设 _ 039
第4 章 露西的祖先:类人猿和人类之间缺失的一环 _ 057
第5 章 地猿阿迪,迈步向前:从古人类学“曼哈顿计划”到多瑙韦斯猿 _ 079
第二篇 南方古猿时代:直立行走,化身成人 101
第6 章 莱托里脚印:直立行走如何影响科技、语言、觅食和育儿? _ 103
第7 章 走一英里的方法有很多:南方古猿源泉种的特殊膝盖结构 _ 129
第8 章 古人类的迁移:从非洲走向欧亚大陆 _ 151
第9 章 向中土世界迁徙:穿上鞋,去往世界各个角落 _ 167
第三篇 生命之旅:直立行走的昂贵代价 183
第10 章 人生第一步:婴儿如何学会直立行走? _ 185
第11 章 直立行走的她:艰难的分娩与两性行走能力差异 _ 203
第12 章 一眼认出你:步态识别和同步行走 _ 223
第13 章 每天一万步?肌细胞因子和久坐不动的代价 _ 233
第14 章 边散步边思考:达尔文和乔布斯是对的吗? _ 245
第15 章 直立行走之痛:我们脆弱的腰椎、膝盖和脚踝 _ 259
结语 有同理心的类人猿 _ 279
致谢 _ 295
参考文献 _ 301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