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谜

书名: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作者:李开元
译者:
ISBN:9787508673325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76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秦始皇短短49年人生却迷雾重重。 秦始皇的爸爸是吕不韦?昌平君有着怎样的双重身份?秦始皇的表叔怎么成了末代楚王?秦始皇的后宫为何集体失载?坑儒是秦始皇背了几千年的黑锅? 史学界福尔摩斯李开元,基于田野调查、文物出土和墓葬挖掘, 重返秦国历史现场,打捞历史碎片,糅合史学、考古学、医学以及法学等多元学科视角,运用吊线跟踪、混合洗牌等刑侦手法,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复活被严重误读的秦国历史,还原被历史妖魔化的秦始皇,深度解密秦史失落的真相。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集两千年以来秦始皇种种奇案于一身,从人人都好奇的角度切入,试图用八卦的方式破解那些掩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给史学界饱受争议的话题一个全新而合理的解答。史书没有记载的真相,李开元教授让你知道。 【编辑推荐】 ◆比小说还好看的历史推理开山之作。 ◆史学界福尔摩斯李开元继《秦崩》《楚亡》后又一力作! ◆罗振宇、马伯庸、杜君立激赏推荐! ◆媲美《大秦帝国》《哈佛中国史》,精彩不减! ◆一代被后世严重误读的帝王,一本破解秦始皇谜团的历史拼图。 ◆从微小细节和缜密推理中,深度解密秦史失落的真相! ◆新史学叙事典范,糅合史学+推理+考古+医学+刑侦+法学,构建一幅多学科交叉对话的图景。 ◆内行人写给外行人看的历史书。 ◆击中迷恋《时间的女儿》《大秦帝国》读者的心。 ◆确实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一样精彩! ◆一个人深度理解另一个人,一个时代零距离触摸另一个时代。 ◆这本书真的是在讲历史吗?还是在讲如何看清这个世界! ◆要警惕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一切,包括怀疑我们自己。 【名人推荐】 中国会讲故事的学者本就不多,像李开元教授这样,把一段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狗血宫廷权斗,讲成科学严谨、立意高远的悬疑推理故事的学者 ,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似乎还是仅见的一位。 ——罗振宇 因为时代的局限,我走得少,受时代的恩惠,作者走得多。多走,走出治史写史的特色来,这是难得。多走,走出行走历史的理念和风格来,这就可贵了! ——田余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上好的历史学家,尤其是海外华人,其作品共同特点是文体自由、在逻辑合理前提下的想象、文采飞扬至字字珠玑…….黄仁宇、李开元,莫不如是。 ——江筱湖(资深书评人) 在李开元先生的著作中,充满了打破常规、追寻真相的执着勇气……令人肃然起敬。 ——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作者) 李开元的书为什么受到欢迎?在他出色的语言表现背后,蕴藏着多年学术研究的深厚功底,更有打破常规的开拓情怀,所以能够再叙历史,营造一个古今交汇,鲜活生动的新世界。 ——刘复生(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者简介:

李开元,四川成都人,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在秦汉史研究领域极负盛名。受侦探小说启发,将刑侦推理引入历史写作,所著的历史推理作品比小说还要好看,被誉为史学界福尔摩斯。

北大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后留学日本,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任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师法司马迁,景仰苏轼和罗素。致力于恢复历史学的人文精神,倡导研究与叙述并重、文史哲贯通的学风。作品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等。

书友短评:

@ 輞川 最后一章趣味横生,浮现出秦楚关系的冰山一角。 @ 启风 李开元老师真是厉害,为什么陈胜吴广要打扶苏项燕旗号,这里有了解释 @ Z 历史是永恒的谜,因为我们不能再回去。最合理的推测,也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李先生从秦的楚外戚集团切入,对秦始皇生父,嫪毐之乱,扶苏自尽,始皇后之谜,以及同期的重大事件提供了完全不一样的思考,结论有待论证,但确实填补了太多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空白疑点。这些考据推理的方法论值得学习借鉴。 @ 蝌蚪往人 算是有理有据,写法也引人入胜。对秦朝的看法改观了不少,秦朝的崛起和崩溃,和雅达利的崩溃类似,都是锐意进取到肆无忌惮,最后崩坏的过程。秦灭六国,大家无不感叹华夏早熟乃至早衰,不过六国和秦国比起来,也真是不争气呀。 @ 好烦的小海君 这是思路重于结果的一本书,可以仔细地读一读。 @ edwededwed 是否准确先不论,这种历史探案推理的方法我蛮喜欢五星鼓励 @ 这只小羊在乎 后面很一般前面不错 @ 嬴珵 电子书一天看完,过度的部分都划走了,因为之前看的关于政哥的相关内容很多,里面我觉得有新点子的就是昌平君的部分,附录年表和后面昌平君子婴的写作方法我喜欢 @ 绝对误差 以秦始皇的生父、母亲、幼弟、继承人等等为线索,揭开了秦楚十八代联姻结盟和秦王权与外戚关系的被隐去的历史,好看,就是有时候会感觉作者思维过于跳脱。。(比如在二世对赵高的信任问题上)。把考据写成推理小说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喜欢最后一章的论述 @ 直到世界尽头 挺有逻辑性的,时间有点久了,有时间需要再读一下

书籍目录

再版序 ⅶ
自 序
在推理中享受历史的乐趣 ⅹⅲ

第一案 谁是秦始皇的父亲 001
是他,创立皇帝制度,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是他,挟雷霆之威,第一次统一了天下。他,秦始皇,姓嬴名政——且慢,据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吕政?原来,他的出生是一件两千年来的无头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大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无数学者参与讨论,却一筹莫展:史料如此缺乏,而最原始的记载《史记》却自相矛盾。问题出在哪里?
(一) 吕不韦真的是秦始皇父亲吗?
1 司马迁惹的祸 002
2 嫌疑人名单 005
3 发现了“奇货”007
4 “奇货”的价值 011
5 最高商业机密 014
6 华丽的家族 017
7 公关第一步 020
8 华阳夫人的眼泪 025
9 初审的意见 027
(二)鉴定和取证
1 法律鉴定 029
2 刻玉符的意义 033
3 医学鉴定 035
4 太史公忽悠人 038
5 第三条证据 040
第二案 弟弟和假父的故事 043
秦始皇的青少年时代,历史记载几乎空白;唯一的线索就是他有三个弟弟:一个突然在前线投敌叛国,两个被秦始皇活活扑杀而死。秦始皇与弟弟们,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生死情仇?年轻国君,如何面对亲情背叛、人伦惨剧?夹杂其间的,又是怎样的政治阴谋?
(一)弟弟为什么叛变投敌?
1 弟弟临阵倒戈 044
2 邯郸脱逃路 046
3 成蟜的身世 050
4 三种外戚势力的博弈 052
5 嬴政委政于谁? 055
6 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动 057
7 寡居的帝太后 061
8 献面首嫪毐 065
9 嫪毐为什么封侯? 067
(二)假父到底想要攻击谁?
1 嫪毐之乱 071
2 四大疑问 074
3 他想攻击谁? 077
4 动乱的余波 080
5 茅焦劝秦王的历史意义 082
第三案 寻找秦始皇的表叔 087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这一年,秦楚两国政局都发生大动荡:前者有嫪毐之乱,后者考烈王去世,其大臣被杀。此时,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出现了:一位神秘的楚国王子,在秦国为秦王浴血奋战。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位王子的名字。他,是谁?他为什么留在秦国?他跟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谁接替吕不韦做丞相?
1 神秘的昌平君 088
2 又一桩质子事件 091
3 被抛弃的母子 094
4 历史学的探洞调查 099
5 昌平君的官职是什么? 103
(二)铜戈的秘密
1 发现铜戈 107
2 你买哪一站票? 110
3 破解“丞相状” 114
4 填补历史的空白 119
(三)丞相的反叛
1 挖出历史来 125
2 “□山”在哪里? 128
3 混合洗牌 131
4 打出后三张牌 134
5 一箭双雕 137
6 被隐瞒的历史 140
7 王翦复出 145
8 两封发自战场的遗书 148
9 一场失载的战争 152
10 昌平君之死 154
第四案 秦始皇的后宫谜团 157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秦始皇。可是,有谁知道,他的皇后是谁?难道赫赫有名的始皇帝,竟然没有皇后?更为吊诡的是,不仅是始皇后,秦始皇后宫中所有的女人,都没有留下姓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历史抹去了她们的身影?
(一)秦二世与他的母亲
1 世上有无始皇后? 158
2 唯一的线索 161
3 不幸的儿女们 163
4 发掘公子公主墓 167
5 废长立幼的打算 170
6 秦始皇为什么宠爱胡亥? 173
7 指鹿为马的人性解读 176
8 胡亥的母亲是谁? 182
(二)扶苏与他的母亲
1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太子? 185
2 “坑儒”事件的始末 187
3 黄牌警告 190
4 召回扶苏 192
5 一着险棋 196
6 不可理喻的自杀 199
7 扶苏的复活 201
8 藤田教授的推测 204
9 谁是王后? 206
谜 底 穿透历史的迷雾 209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书,然而,关于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宫廷,司马迁要么自相矛盾,要么干脆没有记载。为什么会这样?历史是怎样写出来的?《史记》中没有记载的历史,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大秘密?
(一)司马迁误信的故事
1 新的嫌疑人 210
2 《史记》是历史学的第三世界 212
3 献有孕之女故事的全本 215
4 从女性视角看历史现场 218
5 从男性视角看历史现场 220
6 献女故事的前提崩溃 223
7 请动护宝槌 225
8 谁是假货的受益人? 227
9 移花接木的线索 231
10 古代的“文化大革命” 234
11 莫做“耳食者”239
(二)《史记》失载了的历史
1 又是司马迁的错? 244
2 《穰侯列传》的启示 247
3 魏冄身世之谜 249
4 奇特强悍的宣太后 252
5 发现《诅楚文》刻石 256
6 破译秦楚“十八代诅盟” 258
7 秦楚“袍泽之亲” 261
8 二十一代联姻结盟的秘史 263
9 秦始皇后半生的禁忌 266
10 如芒在背的楚系外戚 269
(三)顺天逆民秦统一
1 一切历史都是推想 273
2 重新寻找秦始皇 276
3 推倒重来的工作 278
4 颁奖台上的强势明君 280
5 天意难测民意重 284
结 语 我为什么写历史推理 291
后 记 303
致 谢 309
附 录
附录一 大事年表 314
附录二 秦始皇年表 317
附录三 秦王婴父子列传 326
附录四 昌平君列传 332
附录五 焚书坑儒,半桩伪造的历史 338
参考文献 353
· · · · · ·

  • 秦哀公派遣秦军救楚时,曾经亲自赋诗《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诗,被保留在《诗经·秦风》里,大意是:谁说没有衣裳?与你同穿一件战袍。君王要起兵, 我修整戈矛, 与你共同对敌。谁说没有衣裳?与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 我修整矛戟, 与你共同备战。谁说没有衣裳?与你同穿一件战裙。君王要起兵, 我修整甲兵, 与你共同赴阵。比喻同一战壕的战友之情的“袍泽之亲”的语源, 就是出自这里。历史侦探奉命补写《秦外戚列传》到这里的时候, 情不自禁, 生发一句概括性的感慨: “秦楚袍泽之亲, 于兹为盛矣!”
    —— 引自章节:谜底穿透历史的迷雾
  • 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贯穿着中国历史。屈原伤怀自沉,逆天顺民。秦始皇统一天下,顺天逆民。秦末大乱,刘邦顺天顺民,建立郡国并行权制的西汉联合帝国。历经王朝更替,演化到了近代,袁世凯复辟称帝,是一场逆天逆民的短命闹剧。两千年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由统一帝国和民众暴乱交替而来的王朝循环,也是源出于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天意和民意,是我们洞察历史的两束光源,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两个视点。从这个角度观察开去,我们不但可以将秦帝国和秦始皇看得更清,也可以看清历代的王朝和帝王,看清他们的明处和暗处,他们的光辉和黑暗,看清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他们的伟大和渺小。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秦谜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