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别传(上、中、下册)

书名:柳如是别传(上、中、下册)
作者:陈寅恪
译者:
ISBN:978710805404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7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254
豆瓣评分: 9.6

书籍简介:

陈寅恪集之一种,分上、中、下三册。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核心,考察明清之际社会与思想文化之变迁,揭示历史存亡关头的士人心灵和生命形态。作者通过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藉以揭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是作者在“失明膑足”的晚境中,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血结晶。 〔编辑推荐〕 陈寅恪的名著《柳如是别传》撰于暮年,版于身后。作品虽以传记形式写成,实为一部反映明末士人动态的史诗。以甲申前后天翻地覆的历史为主轴,通过柳如是这位奇特女子的经历,展现柳氏身边钱谦益等士人在严酷的命运面前如何抉择自己的归宿,以其对待国家命运的态度为准,予以表扬或贬斥,以达到“贬斥势利,尊崇气节”的目的。这一巨著,为阐扬中国文化的精义做出了新的贡献。 对于这部著作,曾有种种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以作者这么高的声望却去表彰一个妓女,真是匪夷所思。何况柳氏其人,历史上不乏丑诋她的记载,作者是否想做出奇制胜的翻案文章?然则本书自初版至今35年,深受读者欢迎。仅三联版的十数年间即印行七次,销售四万多套,是《陈寅恪集》中关注度最高的作品,具有长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陈寅恪集》十三种十四册,含专著、论文集、书信、诗作、读书札记、讲义、备课笔记及其他杂著,总计约三百五十万字,另附各类图片一百四十余幅,全面呈现了作者平生的著述。 《陈寅恪集》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文献,受到学术文化界和社会各界的长期关注,2001年1月初版。八年后,2009年第二版(精装本)全集整套上市。此次应广大读者的要求,重装再印第三版,单品种销售。 〔学者推荐〕 总之,寅恪之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藉此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绝非消闲、风流之行事…… ——吴宓 我认识、了解得陈寅恪先生,是否可以用这样12个字来概括:儒生思想、诗人气质、史家学术。 ——周一良 《别传》熔史识与情思于一炉,充分表现出义宁之学“史有诗心,诗有史笔”的特色。洋洋80万言,证明陈寅恪先生是在“卧榻沉思”中追寻那种他唯恐失落的民族精神,自觉地承担起华夏文化的托命,决不可与“文儒老病销愁松送日之具”等量齐观。 ——蔡鸿生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 — 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认识和深刻阐述,形成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观”。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书友短评:

@ 薄荷茶 本想十二年后又重读,谁知陆陆续续读了一年才读完。人事非,书依然,也算是重新审视了自己十来年的收获。 @ Rapheal 从诗词意象细考三百年前人物,叹服。风尘血泊,丈夫小人,苍凉之气纵横。以史学价值论,香艳悱恻,案底秘闻,格局非大;而从此论鼎革间生死去留,彪炳古今人格,则此事甚重。 @ 少女素菲 柳如是这个国度里我最热爱的一位女性,没有之一 @ 岛生 如推理小说一般,钩沉史料,由一介风尘红妆铺展开来一卷明末清初众生相。几百年后依旧上演同样的浮世悲欢与死生血泪。此去柳花如梦里,陈子龙真是最配柳如是的,可惜了。一番轰轰烈烈,活过,爱过,恨过,存在过,也燃烧过。 @ 易乙 风尘中不辨物色,何足为天下名士。 @ 大糕子 部分豆瓣读者认为繁体竖版难看 那是自己功夫不够 没资格评价人家的书是四星 @ 阮元 假学儒不如真名妓 @ FelixZhang 柳如是奇女子也。真正的美,在骨不在皮。题旨与意趣深邃幽远,将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融化贯彻全篇。据说,柳如是的行为和品格完美地体现了陈寅格先生所推崇的“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过,这本书实在太难懂了。Mark。值得一生去研读和品味。 @ 马皛白 想挑战下自己,结果高估了。 @ 蚊子 买了,也很真的啃了,不到三分之一,受不了了,太认真了太考据了,不适合喜欢读故事的人。

书籍目录

目次
第一章缘起
第二章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其附带问题
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
附:河东君嘉定之逰
第四章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第五章复明运动
附:钱氏家难
· · · · · ·

  • 赵文敏家藏前汉书,为宋椠本之冠,前有文敏公小像。太仓王司寇得之吴中陆太宰家。余以千金从徽人赎出,藏弃二十余年,今年鬻之于四明谢象三。床头黄金尽,生平第一杀风景事也。此书去我之日,殊难为怀,李后主去国,听教坊杂曲,“挥泪对宫娥”一段凄凉景色,约略相似。癸未中秋日书于野堂。……牧斋此次之割爱售书,殆为应付构造绛云楼所需经费之用。考初学集贰拾下诗集肆“灯下看内人插花,戏题四绝句”其一云“水仙秋菊并幽姿”及“玉人病起薄寒时”,此题后第贰题即为“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八首。然则牧斋售书之日与绛云楼上梁之时相距甚近,两事必有相互关系无疑。象三虽与牧斋争娶河东君失败,但牧斋为筑金屋以贮阿云之故,终不得不忍痛割其所爱之珍本鬻于象三,由是而言,象三亦借此聊以快意自解,而天下尤物之不可得兼于此益信,蒙叟一生学佛,当更有所感悟矣。观下引牧斋重跋此书之语,亦事证也。一笑!有学集肆陆“书旧藏宋雕两汉书后”(参天禄琳琅书目史部)云:赵吴兴家藏宋椠两汉书。王弇州先生鬻一庄得之陆水村太宰家,后归于新字富人。余以千二百金从黄尚宝购之。崇祯癸囗二百金售诸四明谢氏。庚寅之冬吾家藏书尽为六丁下取,此书却仍在人间。然其流落下偶,殊可念之。今年游武林,坦公司马携以见示,咨访真赝。予从叟劝亟取之。司马家插架万签,居然为压库物矣。呜呼!甲申之乱,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庚寅之火,江左书史图籍一小劫也。今吴中一二藏书家,零星捃拾,不足当吾家一毛片羽。见者夸诩,比于酉阳羽陵。书生饿眼,见钱但不在纸裹中,(天禄琳琅书目作“但见钱在纸裹中。”)可为捧腹。司马得此十箧,乃今时书库中宝玉大弓,当令吴儿见之头目眩晕,舌吐而不能收。不独此书得其所归,亦差足为绛云老人开颜吐气也。劫灰之后,归心空门,尔时重见此书,始知佛言昔年奇物,经历年岁忽然复睹,记忆宛然,皆是藏识变现,良非虚语,而吕不韦顾以楚弓人得,为孔老之云,岂为知道…
    —— 引自章节: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 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适发旧箧,此豆尚存,遂赋一诗咏之,并以略见笺释之旨趣及所论之范围云尔。东山葱岭忽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纵回杨爱千金笑,终胜归庄万古愁。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 引自第1页
  •   陳寅恪集(三联2015版)(共12册),这套丛书还有《元白詩箋證稿》《讀書劄記三集》《寒柳堂集》《陈寅恪集:书信集》《金明館叢稿二編》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柳如是别传(上、中、下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