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

书名:留德十年
作者:季羡林
译者:
ISBN:978730006117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23
豆瓣评分: 8.4

书籍简介: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不书讯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专家。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作为学贯中西、久享盛名的学者,他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文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羡林散文集》等;译作有《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书友短评:

@ 一生懸命养乐多 语言平实,用词和情感完全就是我们平日里写日记的样子,没有后期为了政治而做出的用语妥协,真诚得可爱。 @ poppp 想想作者能在纳粹肆虐的时候活的安然无恙,甚至是学有所成(跟德国同学讲,他们都不相信。但是纳粹还是比较实在的,就是盯住犹太人、吉普赛人和同性恋不放了),按他自己的话是,那是他学术最高产的时代。但是回国后,反而。。。不禁感叹,纳粹都不是xxx的对手。。。 @ steflover 我觉得作者欲言又止的太厉害了,通篇没有真诚的自我剖析,仅叙述了一段段的小故事,看看挺有趣,但疑问好多。人性嘛,不可细想。不过看得出作者不仅语言天赋不凡,国学功底也真心深厚,这点让我这个一味崇洋的人也颇有自省 毕竟人类的情感凝聚于艺术 中国的琴棋书画 在哲理意趣等各方面 都登峰造极了。 总之,我想去理解作者的人生抉择,如说埋首书堆做学问是一种自我的成就和快乐,为何不留在欧洲,如说为了救国救民,出国学… 我觉得作者欲言又止的太厉害了,通篇没有真诚的自我剖析,仅叙述了一段段的小故事,看看挺有趣,但疑问好多。人性嘛,不可细想。不过看得出作者不仅语言天赋不凡,国学功底也真心深厚,这点让我这个一味崇洋的人也颇有自省 毕竟人类的情感凝聚于艺术 中国的琴棋书画 在哲理意趣等各方面 都登峰造极了。 总之,我想去理解作者的人生抉择,如说埋首书堆做学问是一种自我的成就和快乐,为何不留在欧洲,如说为了救国救民,出国学梵文有什么助益,对政治仅仅是避而不谈,算什么态度。对于这类知识分子祥瑞,我不喜欢。基本和我不喜欢钱钟书的感觉类似。 @ 火山超人 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 Carrie 战争时代,作为弱国的一介海外游子地位何其卑微,那些善良生命中相逢的人,感恩与他们的相遇才有了季老先生的学术成就。季老先生乃性情中人,笔中流露全是不舍的情谊。 @ 味精 在读:。。。。。。所谓大师就是一个比一个能装读过:都不容易。。。 @ 叫我小泡泡~ 季羡林人生最值得记录下的二十年在今年都被我看过了。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都看得让人感慨现在生活的幸福。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挡人向上的脚步啊。 @ 且听风吟 吃喝玩乐记事录.JPG @ 未注销 好好学习,平平安安。 @ 晨昏之间摆动 回首往事,最能够记起的还是食物、景色与人。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拿到了博士学位,是给恩师送去了一个奶油蛋糕。不被历史的沙尘压垮,完成对自我的创造,这是最大的幸运。作者的景色描写尤其好,引用的典故诗词都非常惊艳。

第一部分
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活到了将近耄耋之年,古稀之年早已甩在背后了,而且经历了几个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体会,恐怕有很多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

季羡林自述忆当年:《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 楔子
留学热
天赐良机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满洲"车上
在哈尔滨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我刚三岁,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后来读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看到战火蔓延之广,双方搏斗之激烈,伤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之重,我总想像,这样大的大事开始时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才合乎情理。现在,我竟有幸亲身经历了规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要大得多、时间要长得多、伤亡要重得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竟是这样平淡无奇。事后追思,真颇有点失望不过瘾的感觉了。

过西伯利亚
哥廷根
二年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完成学业 尝试回国

第三部分
中国古代俗语说: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当年佛祖规定,浮屠不三宿桑下。害怕和尚在一棵桑树下连住三宿,就会产生留恋之情。这对和尚的修行不利。我在哥廷根住了不是三宿,而是三宿的一千二百倍。留恋之情,焉能免掉?好在我是一个俗人,从来也没有想当和尚,不想修仙学道,不想涅磐,西天无分,东土有根。留恋就让它留恋吧!但是留恋毕竟是有限期的。我是一个有国有家有父母有妻子的人,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山中逸趣
反希特勒的人们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别哥廷根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留德十年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