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

书名:国学常识
作者:曹伯韩
译者:
ISBN:978710801756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2-12-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45
豆瓣评分: 8.3

书籍简介: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其中,《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文化普及读本,均产生过较大影响。 本书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及艺术,及其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一一做了评述。通过此书,读者可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

作者简介:

曹伯韩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其中,《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文化普及读本,均产生过较大影响。

书友短评:

@ 宝宝怕怕 orzz书挺好,但内容太硬核了,像辞典类,不易读…… @ Leslie Shaw 在写书人看来的「常识」,在如今却可算做「强识」,甚至于许多大学生而言早已是「异域之识」。别的不用说,就是薄薄的一本《论语》,恐怕读过它的人兴许比读过东野圭吾的人还要少。多读经典,多读国学,实可引做一生之财富,不至沦堕为浮躁迷茫。就此而言,本书实为国学读书指南也。 @ 明室 一本深入浅出的国学扫盲大纲,将什么是国学、为什么学国学、怎样学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以及从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到其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逐一做了评述。这么一本薄薄的谓之“常识”书,很易被人轻视,但内容却很有概括性,可谓是比较好的国学启蒙书。。 @ 小七 西学输入前的中国学问也有不少,怎么就后继乏人了呢? @ 星际 最爱三联的小册子了 @ 半痘 orzz书挺好,但内容太硬核了,像辞典类,不易读…… @ lastones 很简,但清晰! @ O 4.2。相当全面易读的入门提要,三联后来放在“中学生图书馆”系列里重出。“我们知道的是,国学这个名词,是因为欧美学术输入才发生的。它的范围,是把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包括进去的。”两个问题,首先所谓“国学”和现在被误用误解的含义之间需要辩正。其次作为基本知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在中学生阶段。但现在一些小学或者更早开始的国学课是有偏差的。 @ piece_zhe 虽然面铺的广,但能看出来作者对很多知识是很陈旧的,或者是现代又有新论,未及更定。囿于时代,全文也是充满了奴隶封建唯心唯物之类言辞,对文史哲思想的评论也是教科书式的,期待有新的改订。

书籍目录

第一章概说
一所谓国学
二国学在清代
三国学的分科
四国学的派别
五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六欧美学术的影响
七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八国学与世界学术
九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一○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第二章语文
一一研读古籍的阶梯
一二所谓小学
一三六书
一四字形的演变
一五字义的演变
一六训诂学
一七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一八方言学
一九字音的变迁
二○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二一双声叠韵
二二反切
二三四声
二四声韵学
二五字母
二六韵部
二七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古物
二八金石之学
二九殷墟发掘
三○甲骨之学
三一古物与社会学
三二无文字的古物
三三古物与考证学
三四古物与古书
第四章书籍
三五传写本与刻本
三六版本之学
三七校雠之学
三八章句之学
三九目录之学
四○图书分类法
四一辑佚及辨伪
四二类书及丛书
四三考证学与读书法
第五章经学
四四《五经》、《十三经》、《四书》
四五《易经》
四六《书经》
四七《诗经》
四八三礼
四九《春秋》
五○《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五一经之传授
五二今文经学与谶纬
五三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五四汉以后的经学
五五清代的经学
五六经学的扬弃
第六章史地
五七所谓正史
五八正史的内容
五九编年史
六○纪事本末
六一别史
六二政书
六三杂史传记及其他
六四学术史
六五史评
六六地理
六七历史哲学
六八新史学的产生
六九新史学的业绩
第七章诸子
七○诸子的学术派别
七一儒家
七二道家
七三墨家
七四别墨及名家
七五法家
七六兵家及其他
七七王充之学
七八魏晋时代的玄学
七九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第八章佛学
八○初期的佛教
八一佛教的中国化
八二流传中国诸宗派
八三小乘诸宗
八四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八五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八六佛学与儒学
八七因明学
八八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八九现时佛学的趋势
第九章理学
九○宋明理学的产生
九一周敦颐与邵雍
九二张载及二程
九三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九四陆象山与杨慈湖
九五浙东学派
九六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九七王阳明之学
九八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九九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一○○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第十章诗赋词曲
一○一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一○二最早的诗总集
一○三楚辞
一○四赋
一○五乐府
一○六五言诗
一○七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一○八唐诗
一○九李白、杜甫
一一○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一一一词
一一二重要词人
一一三散曲
第十一章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一一五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一一六周秦汉的散文
一一七六朝文
一一八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一九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一二○所谓古文义法
一二一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一二二八股文及对联
一二三文艺论评
一二四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第十二章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戏曲的摇篮期
一二六戏曲的成长期
一二七唐以前的小说
一二八宋元明的小说
一二九清代的小说
一三○宝卷、弹词、鼓词
一三一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一三二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第十三章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一三四天文学和历法
一三五数学
一三六物理学及化学
一三七医学
一三八应用技术
一三九科学与迷信
一四○艺术
一四一绘画及书法篆刻
一四二音乐
本书参考书目
· · · · · ·

  •   考证学派所用的方法是欧洲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我们从考证学大师戴东原的治学方法可以证明。梁启超曾举出它的十大特点,大意如左:  (一)凡建立一个主张,必须依靠证据。  (二)选择证据,以时代为标准,时代越古的证据,就越认为可靠。   (三)孤单的证据不能建立确定的结论:其无反证者暂时保存之,得有续证则渐又信仰之,遇有力之反证则抛弃之。   (四)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都认为不道德。   (五)最喜欢集合许多同类的事项,做比较的研究,而探寻其一般的规律。   (六)采用旧的学说,必须明显地引用,反对暗中偷用。   (七)彼此见解不同,尽量发展论争,弟子也可以驳难本师,被批评者并不生气。   (八)论争以本问题为范围,采客观的理智的态度,对于对方意见亦同样尊重,反对谩骂讥讽及牵涉题外。   (九)喜欢专门研究一个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十)文体主张朴实简洁,反对啰啰嗦嗦。   以上这种方法,显然是西洋所谓实证主义的具体应用。胡适也曾经说过清代考据之学的特点有两点:(一)大胆的假设;(二)小心的求证。这两者就是科学方法的要点。
    —— 引自第9页
  • 史部典籍繁多,最占重要地位的就是所谓正史。正史是官修的,每逢朝代更易,新朝政府便简派一批人员(但从前并不一定是这样的),编撰上一代的全史,累积到清朝,这样的史书就有二十四种之多,叫做《二十四史》。
    —— 引自第102页
  •   三联精选(共49册),这套丛书还有《唐诗杂论 诗与批评》《吉本自传》《纪德》《美国学者》《西西弗的神话》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国学常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