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书名: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作者:[法]吉尔·德勒兹
译者:董强
ISBN:9787563366996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00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在福柯打开的新视野中,德勒兹是将疆域拓展得最宽的一位,文学、电影、绘画,不一而足。而这本论培根的作品,是德勒兹将哲学触角引向绘画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可以管窥德勒兹的基本哲学观念,尤其是德勒兹的思想方法。 德勒兹认为-弗兰西斯·培根的绘画以纯粹的形象取代了具象绘画,从而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拯救了形象在20世纪的命运,在他之前,塞尚已经开始了类似的探索,而从更广的艺术史角度来讲,这一探索可以上溯到古埃及艺术。这一探索的本质,是用一种具有触摸能力的视觉,取代了纯粹的视觉,其间有哥特艺术与巴洛克艺术曾经偶尔达到了这样的视觉。

作者简介:

吉尔·德勒兹,法国哲学家。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系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年到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授,1969年接替米歇尔·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1995年11月4日,因难忍肺疾折磨,从巴黎住处的窗户坠楼自杀。德勒兹的影响遍布人文科学的各个角落,代表作《反俄狄普斯》和《千座高原》业已取得世界性的声誉。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赴法国留学,旅居巴黎12年。早年师从世界文学大师昆德拉。1995年合作创办法国第一家以介绍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出版社“中国蓝”。1997年成为以法语写作的外籍作家,同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起受聘北京大学法语系。主要著作有:中法双语诗集《远方的手》(1997),法语诗集《松绑的手》(1997),法语专著《亨利·米肖的现代诗与绘画》(1998),专著《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北京,2004)等。回国后致力于翻译法语文学与美术著作,逾二十余部,包括《小说的艺术》、《波德莱尔传》、《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西方1500年视觉艺术史》。目前正在主持翻译《西方绘画大辞典》(即出)。

书友短评:

@ [已注销] 虽然某些分析太过细节以至于给人晦涩的印象,必须投入大量精力以跟踪德勒兹的思维线索,而且也不见得完全必要,但提供了一些从未触及的角度去观看一件作品,相当有启发性,值得一读。 @ 十四 得承认一个前提,值得谈论的话题早就已经谈论完了。当然,像蚂蚁那样舞动触须嗅出同类,的确是交谈的一种功能。但另一种则对人更重要,让话题变精深。这不单单指完备的体系化,有时候仅仅是插入一条“妙语”,多一个贴切的比方,或者创造一组概念。正如在数学中,常仅以“难度”来衡量题的重要性。 @ myhardcandy 终于看完了。#小抄儿# 非意愿记忆:现时的感觉与过去的感觉,它们的交合、纠缠根本不需要记忆:比如欲望,但还有更深刻的,比如艺术。培根说他不喜欢照着真人画,而是更喜欢借助照片和记忆,绘画这个动作于是变成了”回想“。所有的东西都在打斗、搏斗。构成了搏斗或纠缠的,是在两个身体中的不同感觉的交合,而非相反。睡眠、欲望、艺术:这些都是纠缠与共振的场所,是搏斗的场地。 @ 大佑 5.0 值得反覆讀,貌似是讀過德勒茲寫的書中最好讀懂也最容易拓展的一本。雖然內容很薄,但章章都是真義!! 「我們永遠不滿足的,總在發情的眼睛」 @ Eco “《感觉的逻辑》可以被看做是自《知觉现象学》以来人们读到的,人们可以想象出来的最怪异的书。在《知觉现象学》中,身体-有机体是通过一个原初意指网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原初意指则是从对物的知觉中产生的;而根据德勒兹在论述,幻象构成了物体不可穿透的、无体的表面;正是从这个残酷的拓扑过程中,某种东西被塑造出来,它虚假地将自身呈现为一个具有中心的有机体,并在它的边缘分布着逐渐远离的物体。不过,在更本质的… “《感觉的逻辑》可以被看做是自《知觉现象学》以来人们读到的,人们可以想象出来的最怪异的书。在《知觉现象学》中,身体-有机体是通过一个原初意指网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原初意指则是从对物的知觉中产生的;而根据德勒兹在论述,幻象构成了物体不可穿透的、无体的表面;正是从这个残酷的拓扑过程中,某种东西被塑造出来,它虚假地将自身呈现为一个具有中心的有机体,并在它的边缘分布着逐渐远离的物体。不过,在更本质的地方,读者应该发现《感觉的逻辑》是最大胆的,甚至是最傲慢的一部形而上学专论。”——Foucault,《哲学剧场》 @ 梦遗少年. 看不懂 阿巴阿巴 @ 阿柚 居然是德勒兹的第一代表作。不过确实有许多独到之处,但读下来感到他自己也是一个艺术装置,条分缕析的按照强度的差异来解剖培根的画,后半部对塞尚和培根的比较很有学术想象力,论证的也很好。 @ 阿卅 继续好好读书,感到困难的部分还太多了 @ DietCoke 晦涩难懂,又震撼 @ 鹿野 培根说:我才不是这么想的

德勒兹的第三条道路——《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文版导读
法语版序
法语版前言
一 圆,圆形的活动场地
圆形与它的类比物
形象与形象化的区分
事实
“不可争辩的事实”
问题
绘画的三个元素:结构、形象与轮廓
平涂的作用
二 关于古代绘画与具象的关系的思考
绘画、宗教与摄像
关于两个错误理解
三 田径运动
第一个运动:从结构到形象
隔离
田径运动
第二个运动:从形象到结构
身体逃脱:可憎
收缩、耗散:洗脸池、雨伞与镜子
四 身体,灵与肉,变成动物
人与动物
不可区分的区域
肉体与骨头:肉体从骨头下滑下
怜悯
头部、脸部与肉
五 概括性思考:培根绘画的不同时期与各个方面
从叫喊到微笑:耗散
培根连续的三个时期
所有运动的共存
轮廓的功能
六 绘画与感觉
七 歇斯底里症
八 画的力量
九 交合形象与三联画
十 朴记:什么是三联画
十一 绘画,在绘画动作之前……
十二 图形表
十三 类比
十四 每位画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概括了绘画史……
十五 培根穿越了什么
十六 关于色彩的思考
十七 眼与手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