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乡土景观

书名:发现乡土景观
作者:[美]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
译者:俞孔坚/陈义勇/莫琳/宋丽青
ISBN:978710012634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28
豆瓣评分: 8.3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论文集之一,文中杰克逊对“景观”进行了开创性的全新定义。对他而言,“景观”并非纯粹自然之物,而是一个人与环境整合的空间,是社会生产的结构,是为人的集体服务的背景和舞台。他研究的对象不限于原始的风景、农田和牧场, 他也关注市镇中的文化景观,街巷、停车场、高速路、购物中心都是他笔下的景观议题。他最大的影响力,就在于通过景观,将日常生活经验、环境、地域认同连接在一起,突出了文化与景观的情感交流与相互建构。

作者简介:

书友短评:

@ 听风者 调研途中在桂林刀锋书店偶然遇到,刚好是很及时的理论补充,虽然谈论的是欧美的乡土景观,但在这个欧美文化已然以现代化面貌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时代,书中的问题也有太多与当下有关。其实作者提到的“景观二”在中国完全可以对应于差不多同属近世的田园或园林风光,只是很遗憾,我们与欧美相比,尽管同样曾经达到过一定程度的“成熟”,却因为未能及时得到发展和继承。结果就是如今在遍及世界的“景观三”的那种失序扩张中迷失。然而欧美却已然如作者在书末召唤的那样,重塑起了这个时代景观三的新模式。不知道何时我们才能摆脱朝向中世纪时“景观一”的堕落,那种无目的or过度政治目的混杂的状态正是当下的写照,或许除了尽可能的重拾“景观二”,去继续走完通往成熟的路径,我们别无选择。不懂秩序,也不可能懂得自由。 @ 孙 在乡土景观的空间模式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空间乃是供家庭生活和耕作的一小块土地。其他空间都只是修饰或延伸。在政治景观里强调空间的可视性(可视意味着永恒,例如城墙)引起人们对其内容的关注。变动的边界是栖居景观的标志,政治景观毫不考虑所在地的地形及文化特点,而栖居景观则视自己为世界的中心,远比任何边界都能更加有效地排外。机动性和嬗变性是乡土景观的核心特征,但却是在无意识的、不情愿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个乡土景观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忠于传统习俗的展示。就像詹姆斯·科纳所言:我们应该区分栖居的风景与更加客体化的、如画的景观。从设计的角度而言,该区分意味着更加注重景观设计之生产性的、性能的内涵,更加关注设计造成的潜在结果和效应,更加重视景观设计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酉山 虽然我不太吃创造/演化=>政治/栖息景观这套论述的二元划分,但书中还是有不少精妙的观察感悟。仔细想想vernacular一词其实并不是中文语境中的乡土,但也想不出另一个更好的翻译。可能也像原文中对待vernacular landscape一样,需要扩充原本含义吧。不敢相信全书竟然只在一处引用了文丘里,而且还没引到重点。觉得本书可以和向vegas学习一书一起看。另外Jacob Grimm竟然翻译成简雅各布??错的离谱 @2020-02-25 16:32:33

书籍目录

前言
景观词义解读
Land和Scape两个音节
两种理想景观
边界
集会所服从于功能(集会广场及其功能)
道路
神圣的与世俗的空间
可视性
论公路
另一种景观
自然空间
林地的兴与衰
变化与永恒
自然,驯化与野生
栖居地与习俗
清教徒视角的景观
偏爱平面空间
乡村的新成分:小镇
乡土
可移动房屋及其起源
石材及其替代品
工艺风格和科技风格
公园的起源
军事视角的景观
新田园视野
结语:三种景观
注释
索引
· · · · · ·

  • 景观不再是形成品质的场所,不再是承载传统职责的载体,而是购置或免费获得特定资源的场所。
    —— 引自章节:两种理想景观
  • 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少的简单,并且日程固定,这种关系仅仅发生在周末或假期,受城市工作的约束而非季节的影响。因此,与自然的这些关联被渴望,被规划,被长久记住。自然环境成为一种体验的场所,而非体验本身。那么体验本身是什么?和野外探险的区别是什么?现代景观体验不是孤立的;不是静观的;与关注自我意识的培育相比,它并不将环境看作一种独特的现象。
    —— 引自章节:两种理想景观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共209册),这套丛书还有《东方的文明》《俄国史教程(第3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第三版)》《法国文明史(第二卷)》《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发现乡土景观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