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识经济学1

书名:反常识经济学1生活中的经济游戏
作者:[美]史蒂夫·兰兹伯格
译者:徐臻
ISBN:978750864085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7-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81
豆瓣评分: 7.3

书籍简介:

在著名经济学家兰兹伯格的眼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琐事无不与经济常识有关。在《反常识经济学1:生活中的经济游戏》里,他不谈经济学大道理,只是以日常经济学的视角讨论那些与我们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 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深入思考,也可以激辩挞伐,但你会发现你能够拨开迷雾,擦亮被假象遮蔽的眼睛了,你会感慨:原来生活是这样的! 通过这本书,兰兹伯格希望告诉大家经济学家如何思考,这种思考与其他人有何不同,它们对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你不打算系统学习经济学,但又希望比别人看得更清楚、更有逻辑,那就读读这本书吧,它至少可以让你识别那些充斥舆论的胡言乱语和陈词滥调。

作者简介:

史蒂夫•兰兹伯格(Steven Landsburg),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现任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兹伯格在《石板》(Slate)网络杂志撰写的“每日经济学”专栏深受欢迎,他也应邀在《财富》《福布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著有《价格理论与应用》《反常识经济学1:生活中的经济游戏》《反常识经济学2: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反常识经济学3:为什么常识会撒谎》《反常识经济学4:性越多越安全》。

写作此类经济学读物需要褪去其高深莫测的面纱,仅仅留下犀利的逻辑分析,当然或许还要加上点幽默和文采。

幸运的是,兰兹伯格的文章三者兼具。

书友短评:

@ 达摩流浪者 存在即合理,博弈,平衡。最后的第24章《我为什么不是环保主义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vs生态学作为一种信仰》,有点震撼到我了。推荐优先选读以下的节选内容:《反常识经济学1》第23章《改进的橄榄球》第24章《我为什么不是环保主义者》《反常识经济学2》第1章《作为父母的经济学家和作为经济学家的父母》第2章《游戏场上的经济课》《反常识经济学3》第九章《了解数学》第十章《赫拉克勒斯和九头蛇怪》第十一章《不完备的人思维》第十二章《逻辑规则和一头肥猪的故事》第十三章《证据的规则》第二十一章《让犹太来切分这块大饼》第二十三章《学什么》《反常识经济学4》第8章《搞定其他的事》第14章《如何解读新闻报道》《附录》中关于“第14章”的一小节补充内容

书籍目录

再版序 // V
前 言 // XI
关于章节的说明 // XV
第一部分 生活的真谛
第1章 诱因的力量:安全带如何成了罪魁祸首 // 003
第2章 理性的谜题:为什么U2乐队演唱会门票总能售罄 // 017
第3章 真相还是推论:如何分开付账或挑选电影 // 033
第4章 无差别原则:谁在意清洁的空气? // 049
第5章 模拟人生的电脑游戏:学习生活的真谛 // 069
第二部分 正义与邪恶
第6章 明鉴是非:民主的雷区 // 077
第7章 税收为什么存在弊端:效率的逻辑 // 095
第8章 为什么价格是好东西:斯密vs达尔文 // 113
第9章 药品与糖果,火车与火花:法庭上的经济学 // 127
第三部分 如何阅读新闻
第10 章 对打击毒品该如何站队:为什么《大西洋月刊》弄错了 // 145
第11 章 赤字方法论 // 161
第12 章 喧哗与骚动:媒体的虚假智慧 // 179
第13 章 数据如何说谎:失业也可以是好事 // 209
第14 章 政策骗局:我们需要更多文盲吗? // 223
第15 章 几则中肯建议:两党制的终结 // 235
第四部分 市场如何运作
第16 章 为什么爆米花卖得比电影票贵,为什么显而易见的答案总会出错 // 249
第17 章 求爱与串通:约会博弈 // 269
第18 章 赢者诅咒与闷闷不乐的失败者:为什么生活总充满失望 // 279
第19 章 股价与随机漫步理论:投资者入门 // 289
第20 章 关于利率的几点想法:扶手椅上的预测 // 305
第21 章 艾奥瓦州的汽车公司 // 317
第五部分 科学的雷区
第22 章 爱因斯坦真的可靠吗?科学方法中的经济学 // 323
第23 章 改进的橄榄球:经济学是怎么弄错的? // 337
第六部分 信仰的雷区
第24章 我为什么不是环保主义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vs生态学作为一种信仰 // 351
附 录 关于资料来源的说明 // 367
· · · · · ·

  •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goods were transported by barges pulled by teams of six men who were rewarded heavily if they arrived at their destination on time. Because each man calculated that success depended largely on the efforts of the other five, teams were plagued by chronic shirking. If everyone else is pulling hard, the team will make it anyway, so why pull hard? If nobody else is pulling hard, the team won't make it anyway, so why pull hard? Everyone makes the same rational calculation, everyone shirks, the goods arrive late, and nobody gets paid.
    —— 引自第173页
  • Barge teams quickly evolved a mechanism for averting such unfortunate outcomes. The six team members collectively hired a seventh man to whip them.
    —— 引自第173页
  •   反常识经济学(共3册),这套丛书还有《反常识经济学3》《反常识经济学4》。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反常识经济学1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