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作者:[美]黄仁宇
译者:
ISBN:978780195745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42页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分为五章,前四章通过蒋介石日记,分别介绍了蒋介石一生引起争议最大,也最为复杂的四个时期的情况。第一阶段是从黄浦建军到北伐而清党,这是蒋介石又无名小卒到一跃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主角的时期。 第二阶段是中原大战及“围剿”红军时期,这也是他维护个人地位,力图达到中国从表面到实质统一的时期。其中也穿插了“九一八”事变。松沪会战及何梅协定等对日事件的处理,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了蒋介石的著名理论“攘外必先安内”。 第三阶段是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珍珠港事变发生之前的时期,黄仁宇先生具体分析了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面对战场上的一系列失败,如华北失陷,南京失陷,汪精卫投降等等的心态。而其中,还有他与中共产生的摩擦和斗争,包括著名的“皖南事变”,黄仁宇先生分析了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尤其揭示了它们发生的必然性,其结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四阶段是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由于罗斯福的扶植而一跃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并由于美国的参战,使得中国的抗日战争前景变为极为乐观,但同时,蒋介石与美国仍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蒋介石为何如此行事,原因何在?在长期的抗战过程中,蒋介石的心理有何反复?黄仁宇先生都给出了相当详细的答案。 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的第五部分,黄仁宇总体上分析了蒋介石与毛泽东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地位。具体来说,正是由于蒋介石所处历史地位的局限性,使得他无法完成中国社会的彻底改造;而毛泽东则正好从蒋介石的事业入手,通过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了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社会也因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其后从军,1950年退伍。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先后在南伊利诺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任教,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明代的漕运》《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地北天南叙古今》《中国大历史》等书。曾参与《中国科学与文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书友短评:
@ 然犀 我对黄仁宇有“耐药性” @ 陈陈 同意文末作者所说,对蒋介石的道德之评议前先注意他亲身之经历。在那样特殊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蒋能够形式上统一中国,建立一个高层机构(统一的军令;货币和中央银行;新型教育制度),并坚持抗战八年最终拖到日本先垮掉。我们也只能惊叹于他的胸襟和气魄 @ 孔飞刀大叫兽 我这老乡还是很不容易的,李敖说他:“民主无量,独裁无胆”,更多的或许是无奈吧,多少年之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会越来越客观公正的~ @ 伊卡洛斯 人生实一大冒险,无此冒险性即无人生矣。不行不能知。惟行而后乃能知其知之真伪与是非也。——不要怕,不要悔。 @ 艾弗砷 这也是写历史吗?黄仁宇的笔下简直是天马行空啊,满嘴放炮啊。黄又用他一贯的“事后诸葛亮”历史观和“胡想乱猜不论证”的治史方法为广大爱好历史的童鞋写下反面教材 @ 代洲 将视野拔高,从而可能看见“大历史”,这是黄仁宇一贯强调的史学观。蒋介石的种种行为放在如今看来有着诸多不合理和违背历史潮流,但放在当时历史环境中则有太多无可奈何,“抗战之前,蒋看来已经夺取政权,但其背景仍是一盘散沙。实际上,中国在组织上讲,有如胡适所说仍是一个中世纪的国家。因此,一个农村社会很难产生一支新型现代化的军队”,蒋介石所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依赖农业社会内人与人之交往乃注重“双边关系”之办法… @ 水甜一色 结尾一章非常精彩,全书的立场在1945前蒋的统一努力上。不过结尾看出了一点韩丁「翻身」的影子,一看前文果不其然。 @ Black Tulip 朝廷也不容易啊,蒋公更有蒋公的不容易。且不说作者所谓的“大历史”,也抛开蒋公的个人哲学和行事方法不谈,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直至胜利、重新获得国际地位,这都是至为正确的也是后人乘凉的。 @ 长得黑的北极熊 奈何共军有高达 @ 在路上 絮絮叨叨,黄的大历史范式简直令人厌烦。民国史事的细枝末节却意外得好看。
第一篇 黄埔建军、北伐、清党
第二篇 安内与攘外
第三篇 不畏鲸吞,而怕蚕食
第四篇 “四强之一”及其负担
第五篇 卷尾琐语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